•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文化失觉”与成功焦虑症

    时间:2020-11-22 07:51:0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导读 近日,演员陈道明愤怒指出,如今泛娱乐的文化生态、唯票房的剧本创作、纯圈钱的文企上市和没教养的艺人涉毒,深刻反映出当前的“文化失觉”现象和文艺浮躁风。并连发三问:文艺工作者如何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如何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如何提升学养、教养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陈道明的话甸甸戳中文艺圈的要害,甸甸有杀伤力,更值得整个演艺圈反思和警醒。

    鲁迅曾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浮躁的文艺,不可能成为引导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甚至有可能吹灭那一盏盏灯火,原因就在于有些垃圾文艺污染了整个文艺环境,败坏了世道人心,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反作用。

    泛娱乐化正稀释文艺圈的文化价值

    目前,文化界的浮躁症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对金钱和名利的膜拜;二是对成功的焦虑;三是非艺术因素的干预。比如,有些创作者完全以市场思维取代文化思维和审美思维,炮制一些无诚意、无品位、无价值的平庸之作和精神上的“烂尾楼”:有些文化人患上了“成功焦虑症”,不想着板凳要坐十年冷,却总盘算着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实现加官晋爵:有些单位在任务、指标等经济压力下,盲目追求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将艺术创作者沦为追求数字的奴隶和流水线上的“计件工”。这些艺术之外的因素裹挟着创作者的心灵,使创作无法抵达艺术最本质的核心。

    不少文娱人士也谈到过浮躁,比如演员张国立坦言:“浮躁,本身就是一道障碍,只有克服,才能更好地向前。”秦海璐说:“文艺创作不能浮躁,下基层不是一日游。作为演员,角色塑造需要充足的时间。”

    浮躁体现在哪里?除了下基层一日游,还体现在快餐式创作。导演冯小刚曾透露,现在不少电影编剧拿着煤老板给的一纸提纲,一两个星期就能写出一部电影剧本。萝卜快了不洗泥,过于追求速度,就难以保证品质。东拼西凑,泥沙俱下,哪有精品可言?

    浮躁,体现在盲目跟风。今天,这种类型的电视剧火了,接下来便扎堆开发这种类型的电视剧;明天,那部影片火了,同类型的影片很快就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比如郑晓龙导演的《甄嬛传》曾经荧屏大火,类似题材的电视剧就井喷,以至于郑晓龙提醒“这不是一个健康的发展,不要盲目跟风。”

    浮躁,还体现在舍本逐末,忘了本职工作。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毯星”,备受质疑。从名气营销看,这种做法并无不可,但有本末倒置之嫌,以至于有业内人士建言,一些演员经常走红毯但却忽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基本功,没有好作品却经常走红毯,难道不觉得你的脸和红毯一样红吗?

    文艺界的浮躁绝非仅这几种,还体现在方方面面。窥一斑而知全豹,也正因过于浮躁,文艺创作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存在不少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怎能避免“文化垃圾”?脱离大众、脱离现实,能不迷失?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能有精品?

    文艺圈为何出现“文化失觉”现象?

    当市场经济深入我们的生活,艺术的市场化也在加深——艺术市场的存在,并无“原罪”可责,但是,作为特殊的精神产品,艺术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商品市场。市场是为艺术而服务,也就是说,艺术并不能完全成为商品化的产物,而只能是艺术的自然附带价值、衍生价值。因此,艺术与市场要保持一定的界线与距离,不能让艺术完全充满了铜臭味,成了商品的附庸。若如此,艺术就会低下高贵的头颅,就会将通俗变庸俗、把欲望当希望,从而脱离了艺术的本质审美意义,对艺术追求的浅尝辄止,进而会滑入轻浮的层面,艺术的浮躁风气,就会荡起于水面之上。

    艺术浮躁的本质原因,主要是一些艺术工作者在市场化中迷失了方向,把艺术当作求名获利的工具,从而让艺术创作偏离了方向。为求名,就会“功夫在诗外”——在评奖中拉关系、走后门:甚至不少人自费出书,却不管有没有读者:有的人将作品花在过度的推销、宣传上,用在签售上的时间比创作时间还多;有的人机械式、重复化写作,还有的甚至出现抄袭现象……如此等等,都是文艺工作者心态浮躁的表现。

    当心态浮躁,就不愿沉入艺术之河,艺术创作中缺乏深思熟虑,思想漂浮、精神游离,造成作品立意不深、意趣不雅、境界不高。表现于艺术活动中,就难以沉入生活底层,深入生活,往往会成为一句空话,偶尔的所谓“采风”,大多变成了“一日游”。这样的艺术创作态度和作风,当然不可能挖掘到生活中深埋的艺术宝藏。

    艺术的浮躁,其问题的根子,主要是在对艺术的方向把握上出了问题。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只有写人民、为人民,才会有真正的读者,才能成就出艺术佳品、传世经典。在思想上浮躁,就会出现为艺术而艺术、为商品而艺术的偏离:方向盘打错了,当然就会歪到河里去。当一个人树立了为民为国为世立言著说的理想,就既不会将艺术锁进象牙塔中,也不会总囿于个人卿卿我我的小圈子,进而能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亲近大地、深入百姓,写出人民的冷暖感受,道出人民的心声,展现时代的风貌,启迪人民的觉悟,营造梦想的空间……

    精品佳作需要什么条件支撑?

    艺术要攀高峰,必须摒弃浮躁。浮躁意味着悬在表层,与深刻分离,它是严谨创作的大敌和敬业精神的腐蚀剂。导致浮躁的原因是距世俗世界太近,离意象世界较远。尤其是进入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以来,文艺创作进入了大提速、大跃进时代,有人几个月能拍摄一部电影,一年能写几部长篇小说。速度这个充满激情的词汇,如今在某些层面上已转化为浮躁、喧嚣、焦虑、跟风的代名词。但正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说,艺术家的长处在于能在艺术创作中摆脱实用生活的束缚,把事物摆在某种“距离”之外观看,艺术所摆脱的是日常繁复错杂的实用世界,它所获得的是单纯的意象世界。

    纵观文艺发展史,凡是留得住、传得开的艺术精品都不是快餐文化。我国历朝历代的文化精英和大师,无不是一批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潜心钻研的“苦行僧”。我国文学家钱钟书撰著《管锥编》时,夫人杨绛为他整理笔记本,整整费了两天工夫,装了几大麻袋。

    如此看来,寂寞耕耘、心无旁骛、戒骄戒躁,是文艺精品创作的不二法门。“只有文化,才能让浮躁的社会和城市宁静下来”,这句话是对文化事业的褒奖和砥砺。今天的文艺人,仍需要坚持“诗意栖居”的浪漫主义思想和超越世俗的文化理想。同时,社会上也需要提高文艺工作者的待遇,使他们能以十足的艺术定力和精神定力抵御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正确对待艺术与市场、耕耘与收获的关系。

    责任编辑/卓琳

    相关热词搜索: 焦虑症 成功 文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