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歌剧发展的基本脉络
时间:2020-11-22 07:51: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新时期艺术观念审美趣味和风格样式多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歌剧这一代表音乐文化最高水平的综合艺术形式,在中国这块有着深厚戏曲底蕴的土地上散发着自己独特的异彩,并逐渐在自身的风格特征、价值趋取向以及形式规律等方面呈现出稳定的发展趋势,同时中国歌剧的创作演出日益突出和审美对象的思想意识接轨、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接轨。因此在这种发展态势之下,建立中国特色的歌剧事业、提高当代歌剧音乐创作质量、加强人们群众审美层次等等势必将我国歌剧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中国歌剧;文化背景;发展阶段;中西交融
17世纪初,意大利的弗罗伦萨诞生了一种划时代的用音乐来表现的戏剧,它的全部或大部分剧词需要唱、念白和适当的器乐伴奏,同时剧中还将音乐、美术、文学、戏剧、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来辅助融合,并且结合在一起而形成了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在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富丽奢华风尚的孕育之下欧洲歌剧走向了它的辉煌。中国的歌剧形式于20世纪初随西方音乐传入逐渐发展起来,经历近百年历程,是中国音乐家们结合了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习惯,在逐渐接受西方音乐文化观念的时代背景下的一种艺术题材形式的尝试。其中糅合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特别是戏曲音乐,歌舞音乐,以及欧洲歌剧等多种艺木形式,是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和音乐相结合、相交融的产物,代表了音乐文化的最高水平。
一、中国歌剧与欧洲歌剧、中国戏曲的渊源
中国歌剧的创造、出现是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它的出现到发展走过了“旧剧”改良、西式大歌剧、儿童歌舞剧、歌舞表演“小歌剧”、乐剧、音乐剧、小歌剧、民族剧、小调剧、话剧加唱、秧歌剧、新歌剧、民族歌剧等等各式各样的歌剧变体形式,才走到今天中国歌剧的基本样式。虽然早在13世纪,我国就出现了类似歌剧的原始雏形——戏曲,但17世纪初才出现的欧洲歌剧,这种“舶来品”在中国歌剧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向导性的作用。曾经中国的京剧被称为Beijing Opera或Peking Opera,然而我国的传统戏曲与欧洲歌剧有着很大的差别,如:我国戏剧中一支马鞭走圆场,代表的意义是走过了千山万水;或是小姐丫鬟手执圆扇在舞台上上下扑扇,则喻是在园林中扑蝶等,这都是一种以虚喻实,以抽象的表演来表达时空转换自由的方式。从美学上来看显然西方重写实、东方重写意,这两种在不同的歌剧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戏剧形式,深刻而又形象的展示着不同民族的人文情怀、审美意识,同时还折射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
中国的传统戏曲于12世纪走向成熟,并首次实现了它的辉煌。这种写意型的戏剧样式在表现手法上主要依赖程式化的舞台表演,辅以念白、对白、动作科范、舞蹈等,并不注重舞台背景的衬托效果。音乐上多采用曲牌体、板腔体结构,不同的剧情通常采用基本相似的唱腔,也就是把许多流行的曲牌(即固定的乐段)按照一定的规律编排联缀成与剧情、感情相应的整体旋律。在舞台上呈现出一种浓郁的抒情基调,并表现为强烈的民俗形态。
1919年开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中国音乐家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新而不同观念的同时,还需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大胆的创新,将以歌唱为主的欧洲音乐戏剧形式引入中国戏剧殿堂,从而构成中国特色的歌剧形式。中国歌剧在体裁、音乐结构、编排等方面大量采用了欧洲歌剧的样式,在唱腔上、旋律、表演等方面则紧密结合中国戏曲的唱、念、做、打以及民间曲调,从而形成了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和音乐相结合、相交融的产物。因此欧洲歌剧、中国戏曲和中国歌剧之间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关系,如图:
当这种新生事物开始适应周边文化氛围时,中国歌剧就开始走自己的“百花齐放”的发展道路。
二、中国歌剧的民族文化背景
在有深厚传统戏曲文化背景下发展西方歌剧艺术,中国的歌剧人们肯定会面临许多问题,而我国一批音乐家、戏剧家、导演等,积极投身到此改革中来,他们面对的是两个艺术传统,一是:中国戏曲传统;二是:欧洲歌剧传统。中国歌剧于民国时期开始发展,但中国观众却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戏剧审美习惯,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不满足于传统戏曲的传统形式。因此将中国特色的中国歌剧改革进行到底,才是艺术表现文化的要义,是中国歌剧的出路,百余年的中国歌剧发展中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20年代初-1949年:探索期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之下,我国近代新音乐文化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众多的音乐家开始对艺术歌曲、大型声乐体裁作品进行了探索,声乐演唱的水平也逐步提高。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号召在学校教育中得到了积极的反应,因此“儿童歌舞剧”受到了广泛的推崇。1920年,黎锦晖创编发展了这一体裁形式,八年间先后完成了《可怜的秋香》、《葡萄仙子》、《月明之夜》、《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最后的胜利》等十二部儿童歌舞剧,他的作品旋律流畅、口语化的演唱和简单的表演形式中积聚着浓郁的儿童气息,深受家长和小学生们的喜爱,在学校中广为流传。因此这些儿童歌舞剧的创作为中国歌剧的形成和发展积累了最早的宝贵经验,是中国歌剧的雏形,并揭开了中国歌剧发展史的第一篇章。
30年代后,中国歌剧的发展呈现了多途径的探索发展方向。先是从阿隆·阿甫夏洛穆夫的歌剧《观音》、陈田鹤的歌剧《荆轲》、钱仁康的歌剧《大地之歌》等等,直到黄源洛制曲的《秋子》,都是对欧洲歌剧形式的的探索,按照欧洲歌剧的形式而设计。而另一个方向则是向着改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而摸索,1936年山东省歌剧院院长王泊生主持创作和排练了中国题材歌剧《岳飞》,这部歌剧的配乐形式上采用中西混编乐队以民乐为主,内容上保留类似昆曲的唱腔和舞蹈等。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这部民族英雄题材的歌剧,受到各地观众的关注与欢迎。这一时期类似这种歌剧创作方式的作品还有山东省歌剧院的《苏武》、凯歌剧社的《红梅阁》等等,这些将中国传统戏曲改革为后来中国另一歌剧形式——中国新歌剧的铺开了道路。这个阶段还有一种“话剧加唱”、小歌剧的形式,如:田汉编剧、聂耳作曲的《扬子江暴风雨》、魏如晦编剧、陈田鹤、钱仁康作曲的《桃花源》、《军命进行曲》等等。值得一提的是40年代,1942年在延安展开了整风运动,学习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文艺工作者们在旧秧歌剧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演出,掀起了新秧歌运动,主要代表作品有《兄妹开荒》、《牛永贵负伤》、《夫妻识字》等等,这种用民间艺术形式发展、创造出新的民族艺术形式的尝试,为之后的中国歌剧创作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这些创作的手法和形式都是中国歌剧在最初探索阶段中有开创精神的艺术性的有益尝试,为中国歌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1949年-1966年:发展期
到了40年代中期,由于之前文艺工作者对中国歌剧创作上的多途径探索,使得中国歌剧有了良好的突破基点。1943年诗人邵子南将民间传说“白毛仙姑”改编剧本,1945年由丁毅作词编剧,马可、张鲁、李焕之、瞿维等人创造性的从新的角度、新的形式创作了大型歌剧《白毛女》,这部歌剧我国歌剧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也标志着我国歌剧创作、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部歌剧中作曲家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剧情的发展来创作音乐,演唱方式有对唱、重唱、合唱等与剧情结合紧密这些探索性的实践,都对歌剧主题起到了渲染的作用,从而烘托出真挚的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白毛女》之后文艺工作者们继续尝试用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创作,先后有《刘胡兰》、《赤叶河》、《红霞》、《王秀鸾》、《柯山红日》、《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等数十部歌剧问世,这些歌剧基本上都采用《白毛女》模式,并在其基础上更新一些元素,民歌音调为素材,戏曲式的表现手法等等,中国歌剧进入空前的发展阶段,许多唱段至今成为了经典。
(三)1976年-80年代:振兴期
文革十年之后我国的歌剧事业逐步走上正轨,在《伤逝》、《第一百个新娘》等歌剧后,《原野》一部誉为“来自中国的普契尼的回声”,首次轰动了西方的歌剧舞台。此时的中国歌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是中国歌剧振兴的时代。音乐形象的视觉化、人物心理的呈示化、音乐素材更加注重揭示人物的情感冲突,歌唱形式上多运用宣叙调,作曲上采用多调性原则等。这些歌剧探索中的新元素为建立歌剧的民族化道路铺平了道路,使中、西方歌剧特点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符合中国观众的歌剧审美要求,得到了观众的共鸣。
(四)80年代-现在:多元期
80年代起,中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多元期,各种新元素、新题材、新创作手法的歌剧层出不穷,不但国内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走出国门也得到国外观众的关注,产生一定的影响力。随着“2008年中国歌剧论坛”在京的召开,广大的歌剧创造者将要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与个性的中国歌剧的发展途径作为中国艺术界的当务之急、迫在眉睫的大事件。《苍原》导演、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曹其敬在《苍原》与中国歌剧座谈会中也谈到:“歌剧就应该是一戏一格,不应该有什么模式,……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关系,探索就应该允许有失误。”因此在中国歌剧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的音乐人、观众要用宽容、等待、理解、期待等的心态来支持它的发展与变革。
三、中国歌剧之中西交融
在世界音乐文化呈现出一片多元化气息的今天,以欧洲古典音乐为中心、以欧洲歌剧创作为模式的音乐审美标准以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更加无法解释歌剧在中国这片有着千年戏剧史的土地上结出的一朵中国歌剧奇葩是什么样式的?这种音乐文化的的多元概念,体现了不同文化及教育背景下的多层次审美水准,也是观众们在相同或者不同时期里,对歌剧多元风格的多层需求。中国歌剧必须建立自己的时代特征,树立独特、独立的艺术审美风格,才能在目前多元艺术文化发展的当代艺术大潮里,形成自己的艺术美感。而参与歌剧综合美的各种艺术元素,在歌剧的发展的特殊规律中“歌剧创作的全部难点,歌剧综合美感生成的全部奥秘,正在于歌剧艺术家对于歌剧构成诸元各层次、各系统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的自觉把握和自如驾驭之中。”《荀子·劝学篇》中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中国歌剧正是在这种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矛盾对立与统一的过程中曲折前行着。音乐是世界的语言,是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精神的艺术形式。在音乐审美中,积极的世界性之交融,即是既不局限与民族性、勇于并善于吸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精髓,为己所用,与本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同时又为世界的音乐艺术提供新的东西,以其民族所独特的东西去丰富和发展世界性。这种积极的世界性才是我们真正所需要追求的。从审美受众对象来重新审视中国歌剧的发展趋势,那么歌剧的接受者、当代观众的审美理想与审美需求应当占据该发展趋势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第1版.
[2]卢广瑞.《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鉴赏》[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
[3]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4]居其宏.《歌剧综合美的当代呈现》[M].重要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5]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版.
[6]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6月第3版.
[7] 胡天虹.张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歌剧创作研究述评》[J].沈阳音乐学院文化学刊,2008年06期.
[8]王霭林..《<苍原>的成功及其对中国歌剧创作的启示》[J].乐府新声,1996年 01期.
[9]高扬录音整理.《<苍原>与中国歌剧座谈会纪要》[J].中国戏剧,1996年 03期.
[10]吕海霞.《“文革”前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