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
时间:2020-03-29 08:02:1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摘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次理论创新。对“以人为本”的理解目前存在许多模糊的认识,从价值视域、理论视城及实践视域正确、全面解读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7)07-0060-03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发展模式,以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协调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与人的关系,完善人的生存环境,逐渐增进人民福祉为手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它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凸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它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目的是要用新的发展理念培养出能实施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者、实践者和有道德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一、价值主体视域中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辨识
以人为本是一个历史命题,也是一个永久常新的话题。以人为本,首先是人类探索世界本原的一个哲学命题。中西方古代先哲们都在试图回答和解释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主宰世界的力量是什么,人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在古代哲学的舞台上,答案可谓五花八门:一是“物本”说,即把某种物质形态视为世界之始基,倡导“以物为本”;二是“意本”说,即以某种意识和精神现象作为世界之本原,倡导“以精神为本”;三是“神本”说,即确认“神”是世界的创造者;四是“人本”说。因此,在古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本”是与“物本”、“意本”、“神本”等相对的一个哲学概念。“人本”观一经提出就具有其进步性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正确的认识世界的重要起点。迄今为止,在学术界,人们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尚有许多分歧和误读,也有人把“以人为本”看作西方哲学的专利,这是因为在历史和现实中有过不同阶级所提倡的以人为本,运用以人为本这个原则的主体不同,因而赋予这个价值原则的内涵也就会有差异。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以人为本相对于“神本”或“物本”来说是进步,但是这种“民为邦本”或“以人为本”无非是统治者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实现王道或霸道的政治理想;在近现代的西方人本主义那里,以人为本作为启蒙主义思潮突出了人是目的的理念,对一切反人道主义的专制暴政是有利的冲击;而马克思的以人为本与共产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这个全人类的美好理想相联系,是人类价值观的最高形态和进步。虽然资本主义以其高度生产力和商品货币关系使束缚于封建土地关系的劳动者得到解放,但是资本社会特有的社会关系的异化依然奴役和束缚着人,从资本奴役中解放全人类是马克思的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指向。由于作为出发点的人是抽象的,西方人本主义者的以人为本就只是一个抽象原则。而马克思接受了近代古典人本主义人是目的的理念,扬弃了它的抽象性,把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意味着人和环境的关系必然成为观察人、研究人的前提。
二、理论视域中的“以人为本”: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变革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思想源于《资本论》中关于人和人的本质等思想。其一、马克思把对人性的理解进一步科学化和精确化。在《资本论》手稿中,马克思反复强调:一是人具有“生产者的素质”,它作为“内心的意象”构成了人们生产活动的“动力和目的”。同时,人又具有能动性,它作为一种“自然力同自然物质相对立”,人的能力是实现需要的手段,是生产力和一般社会能力的主体内容。二是人作为社会的存在,人性是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统一,其构成要素是人的个体性和群体性。人的群体性存在形式与动物的群体性存在形式是有本质区别的。动物的群体性存在是由生理上完全特化了的个体所构成的有机群体,无法体现出各自的独立性,而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人是在对群体的依赖中体现出各自的存在与个性。三是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存在,人性又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这也是人与动物本质的区别。其理性的一面表现在人是有感觉和有思维的,其非理性的一面表现在,每个人有不同的情感、兴趣、爱好和意志,只有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才能实现对世界的认识、掌握和改造。其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认为,首先,人的本质是一种关系范畴。这一本质特性的揭示,决定了要认识人,只能从主体与客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出发。基于这一出发点,他批判了从抽象的“人本身”、单纯的环境和独立于人之外的实体来理解人的本质错误。其次,人的本质是一种动态的范畴。决定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是随着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不断改变而改变,社会结构也是随着这种改变而历史地更替。因此,对人的本质的考察也应随着这种改变而不断变化,要把人放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和特定的历史结构中加以考察,而决不能把人看作一成不变的东西。三是实践是考察人的本质的基础。实践是整个唯物史观的本质,也是马克思对待人的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人的本质之所以既是一种关系范畴又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归根到底就在于人的社会生活和整个历史的发展都是在实践中完成的,是实践的过程。人与人之间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实践的即以活动为基础的关系”。人的本质既是由社会关系和历史过程所决定的,又是在自己的活动中所创造的。这种社会制约性和主体创造性的统一就是实践。
第二,“以人为本”思想源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命题。在马克思以前,人本思潮并不乏见,费尔巴哈就是人本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重视人,把人和自然视为哲学的最高对象,但他不理解自然,不理解人,更不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欧洲近代人道主义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实践的人道主义”。其基本精神就是要把人从受奴役、受压迫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是一种“宣布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的理论,从始至终贯彻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不是以人为出发点,而在于以什么样的人为出发点。唯心史观的错误在于它们是从“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因而它们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没有看到人的本质体现在人的“感性活动”之中,特别是体现在人们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则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说到底,就是把人的物质实践活动、现实生产劳动作为出发点,把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把旧唯物主义重物轻人的传统理论彻底改变过来。以实践一人一世界的思维逻辑来重新解释世界,构筑世界。他实际道出了一个最深刻的真理,即人及其实践活动乃是世界之本,把对人
的价值和全面发展理论置于由他实现了的哲学变革的基础之上。
第三,我党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丰富内涵,为当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我党三代领导人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在总结国内外发展道路上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在准确把握新时期和新特点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新的探索,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写下了具有创造力的新篇章。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只有从受压迫、受剥削的境遇中解放出来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发展的理论命题。指出,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一句话,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他认为,要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破除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的束缚,才能保障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他进一步强调,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残酷地束缚着中国人民的个性发展,束缚着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破坏着广大人民的财产。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制度的任务,则正是解除这些约束和停止这种破坏,保障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他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实现人的个性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人的发展包括个性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看成是一致的,他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消灭了剥削,实现了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为人的个性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这一目标达到之后,他更关注人民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邓小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他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贯穿在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中,并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创新。一是始终把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他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既规划了生产力目标,又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目的和归宿,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即“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二是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把社会主义教条化,加上“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平均主义盛行。他反复强调,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思考。在邓小平看来,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主体性和价值取向。为此,他以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依据,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前两条突出了生产力目标,后三条强调的是人民利益目标,他所说的“共同l富裕”就是“使所有的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代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阶段,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集中的代表。在新的实践中,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的人本观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使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江泽民一方面把发展先进生产力放在首位,另一方面又开创性地将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了新时期的新特点,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它既是对马克思“人始终是一切实体性东西的本质”思想的升华和创新,也是对重物不重人,只求速度不求人的全面发展等片面发展观的否定。它与费尔巴哈所主张的“人本主义”和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有着本质区别。费尔巴哈所强调的“人”是抽去了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仅把“人”理解为生物生理上的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是唯心史观的体现。民本思想的核心是围绕君主与臣民这一对关系展开的,它所强调的民,只能是臣民和子民,在实践中不可能有人民的影子。“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其理论基础,它所强调的“人”,是以现实、具体的人为根本,是唯物史观的体现。随后,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它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其核心内容是作为社会主体人的和谐。它凸显了人在社会和谐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了社会和谐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了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新时期的又一次继承和弘扬。
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党的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不仅作为一种理论,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又作为一种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不仅当作一个目标。而且看作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使这一学说不断得到理论升华,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
三、实践视域中的“以人为本”:科学界定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新中国成立前,无产阶级为了夺取政权,进行过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对推动社会发展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但人们仍然习惯于用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办法去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了处理各种社会问题的指导思想。“文化大革命”更是走到了极端,青年学生高举“造反有理”的旗帜,盲目地批判和否定一切,人与人的关系十分紧张,人的自身利益,人的自由、幸福不能谈、不敢谈,人的自身发展成了禁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改革开放后,中央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战略决策,并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路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的生存状态有了很大改善。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和新特点。同时伴随着深刻而剧烈的社会转型,各种社会问题和人民内部矛盾逐渐凸显出来,有些矛盾还呈加剧之势,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果不及对、妥善地解决,将会延缓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重构社会结构,协调社会关系,化解各类矛盾,激发社会各成员的创造活力,使其各尽所能、和谐创业、和谐兴国,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马克思根据社会关系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由低向高的三个历史阶段: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阶段。根据这个分析,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基本上是人类第二时代的“全面发展”,离第三大时代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非常遥远。但是,从结构方面看,由于中国社会具有二元性和过渡性,人的发展也呈现着梯次推进的样态。中国人同时实现着三个转变:从传统的人到现代的人、从片面发展的人到全面发展的人、人现在的生产劳动必然王国申的“自由”到未来超越生产劳动必然王国的“自由”,展现着中国人的发展进程。
责任编辑:秦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