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彩塑艺术的写实化特征研究
时间:2020-10-04 11:06:0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摘 要:宋代彩塑艺术以其写实化特征,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塑像取材、技法表现与人物心理刻画上体现了写实性特征,反映出中国彩塑艺术的民族化、世俗化变革,为元明清时期雕塑艺术的世俗化特征奠定了现实基础。
关键词:写实化;彩塑;宋代
宋元时期的禅宗打破了世间与出世间的界限,进一步将佛教世俗化和社会化,发展为佛性的物化,主张在日常生活中顿悟见性。具有人本精神的宋代佛教塑像体现出宋代佛教艺术的审美特色,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人间性,人们更多地关注造像的外在形象和与之对应的精神性,因此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无论是在塑像取材、技法表现还是在心理刻画上,都显示出写实化特征。
1 塑像取材的写实性
佛教在宋代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对宋代及以后的中国文化艺术思想体系的建构与整合产生了深刻影响。宋代学术发展的总脉络形成了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新格局,社会各阶层崇尚佛教者比比皆是,“自宋以后,佛教已入中国人之骨髓,不能脱离。”[1]随着民间佛教与居士信仰的发展,佛教在社会生活上的影响巨大,佛教人间性的思想也渗透进生活的各个领域,投射在艺术题材上,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写照,神大多以世俗中的普通人物形象刻画出来。
“宋代艺术重写实,影响到塑像的取材,诚如近人论著说记得,塑像虽作为侍奉神而产生,面貌身形或据当时宫廷嫔妃妇女而成,所以弱骨丰肌,符合宋初当时社会审美标准。脸形清秀圆润,并于神情间看得出不同年龄、性格和感情。”[2]山西晋祠圣母殿彩塑俨然是宋宫廷生活的写照,按照宋代宫廷设计安排。圣母邑姜屈膝盘坐于神龛宝座之上,凤冠蟒袍,仪容端庄,细长的双眉之下,眼睛略微下视俯视众人,表情从容娴静,眼神自有不怒而威之势,左臂微微上抬,身着霞帔,衣纹精致自然,显示出宋代统治者的尊贵与奢华。身边两侧站立侍从,依据宋代宫廷侍从的“六尚”(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来刻画人物,遵循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正如荀子所言:“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有称者也。”尤其是宋明理学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将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推向了顶峰。晋祠圣母殿的场景与人物塑造是封建等级社会宫廷生活的缩影,反映出佛教造像艺术的生活来源。山东长清灵岩寺千佛殿罗汉塑像被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刘海粟题词“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灵岩寺始建于十六国时期,至宋时,琼环长老重建千佛殿,修造辟支塔与罗汉像,使灵岩寺达到了历史的辉煌期,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域中四绝”。高僧崇拜自唐以来盛行,灵岩寺罗汉像根据宋代僧人形象进行艺术加工,40尊罗汉像坐于80cm高的砖砌束腰座上,均为坐姿,罗汉像顶距座面高度在105至110cm之间,风格写实,人物心理表现得生动传神,且无一雷同,塑造出40个不同形象、不同性格的罗汉形象,每一尊都像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真实僧人。
2 技法表现的写实性
宋代绘画注重写生和写实技法的探索。李成、范宽、郭熙等山水画名家表现群山远近隐现之态,惟妙惟肖,花鸟画家崔白、李迪对鸟禽野兽刻画细致入微,人物画家李嵩、苏汉臣、李唐等的风俗人物画、历史人物画也体现出极强的写实技法。这也影响了雕塑艺术的技法表现,细腻、逼真、写实,反映出宋代理性文化特征,以现实性来引导艺术创作,形成符合客观审美的写实化特征。
灵岩寺罗汉像在塑像比例、技巧手法上极为精炼,罗汉身材比例与常人比例极为相似。体貌特征大部分都具有山东男性的特点:长形方脸,颧骨分明,身材魁梧。人物衣饰考究,细部制作精良,衣饰图案有花草、果实、神兽、水波、火焰、宝相花、如意草案等,体现出世俗服装的样式与特征。在衣服纹理与褶皱的处理上,随着人物动作、体态的变化,雕塑出深浅不一、具有节奏与韵律感的纹理,轻盈、自然、流畅,既表现出纤巧的衣服真实感,模仿袈裟的丝质质感,褶皱翻飞更像袈裟在迎风飘动,又表现出人体肌骨的动态与形状,身材适中,手足比例相称,人体姿势把握准确,动作自然。40个罗汉形象无一雷同,动作各异,骨骼肌肉的塑造十分精准,艺术家注重面部与四肢的塑造,体瘦者可见其筋骨突出,勇猛者可见其怒目筋凸,额骨、颧骨等部分面部肌肉变化丰富,是写实主义的佳作与典范。
圣母殿侍女像的肢体身材适中,服饰美观,袍服衣纹塑造也体现出高超的技艺,长裙袍服依据个人姿态层层坠下,表现身份地位的绶带与玉佩也各不相同,彩塑体现出准确的人体比例和解剖关系,手法纯熟。侍女人物造型灵动,尽显窈窕之态,生动写实;肤色白净,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口,头微微低垂,青丝梳理成红色包髻,脸和手等裸露部位细腻润泽,身着半高领衬衣,外披短袖长襦,衣纹处理简洁自然流畅,身前的饰带垂落于衣衫下缘,裙摆之下可见隐隐露出的鞋头,身体曲线与衣饰表现与宋代人物画十分接近。
3 人物心理的写实性
宋代佛教雕塑的人本情怀也体现在神性向人性的回归,佛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更多地体现出和凡人一样的世俗情怀,“雕塑除外形上表现为世俗的写真风外,与之相呼应的内心活动的特征,即身体姿态手势、瞬间表情的捕捉与刻画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3]晋祠圣母殿的雕塑艺术家通过对圣母邑姜与身边的侍从、侍女的面目表情和肢体动作的精准塑造,表现了人物的年龄、性格、神情、心理状态,或质朴纯良、或天真无邪、或温柔妩媚、或严肃稳重、或忧郁迷茫,她们在举手投足间尽显人物的真性情,富有生气,传达出内心活动与精神状态。侍女表情生动,唇边浅笑,面色带有些许羞涩。仔细审视侍女的动作,她双手紧紧执着一方巾帕于胸前,似乎内心有心事放不下,又似乎在力图忍住些许不快,种种情绪纠缠在一起,内心活动复杂。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人物心理的熟练把握与高深造诣。灵岩寺降龙罗汉凝视梁上的蛟龙,与西面的伏虎罗汉相对,皮肤黝黑,面部特征更像梵僧,双目圆睁,颧骨高突,眉头紧蹙,气势雄浑,孔武有力。双桂堂神通破山和尚体貌类似山东一带的大汉形象,体态魁梧,身着宽大的袈裟,顶高额阔的他双眉微蹙,左手平托一方帕,眼睛盯住自己的右手,似是拿起什么东西,专注之情溢于言表,神情关系处理得极为微妙。雕塑创作具有极强的写实主义精神,通过艺术家的生活经验与艺术加工,表现出神性人物的世俗神态,通过佛教形象表达世俗情感,刻画罗汉的内心世界,或横眉冷对、或严肃端正、或温文儒雅、或凝眉微蹙,人物心理各异,真实生动。
4 结语
与唐代的恢宏壮丽相比,宋代佛教造像体现出的写实性与世俗化特征反映出宋代美学的现实美。“如果我们能在外来文化传入之后去自觉地在它和原有文化之间找寻某些结合点,使外来文化较快、较好地适应所传入民族或国家发展的需要,这不仅会使原有文化得到发展,而且原有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下也会使其发生改变某些发展方面的可能。”[4]贵族化的经院佛学日渐式微,佛儒道交融的美学思想融入社会各个领域,引导人们更为关注现实生活,将艺术创作从崇高的理想主义转向通俗的现实主义,更加符合大众审美趣味。宋代佛教造像在表现上显示出写实性特征,塑像取材于真实人物形象,技法处理细致入微,心理表现上将神灵刻画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写实性的艺术表达造就出宋代佛教造像艺术的鲜明特征,也反映出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佛教艺术的民族化、世俗化变革,改变了以往佛教造像“大设灵奇”的规律,更加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宋代佛教造像艺术也成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中清新独特的一大篇章。
参考文献:
[1]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2] 沈從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432.
[3] 吴为山.吴为山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1:229.
[4] 汤一介.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看中国文化发展的若干问题[A].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240.
作者简介:汤箬梅(1980—),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通讯作者:陈玮,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办主任,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