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一个顺应时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观
时间:2020-09-09 08:50:2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总体国家安全观
—— 一个顺应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和产生背景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总体国家安全观是2014年4月15日,习主席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的概念。它包括11个方面: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构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的安全治理方略。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全面系统的安全观。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
(三)我国国家安全观的演变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产生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国家安全观虽然保持着比较强的延续性,但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因而有较大的变化。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一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阶段是以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80年代末,这一阶段是以综合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前,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自信心的不断提高,这一阶段形成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内容的新国家安全观;第四阶段是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阶段形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标志着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日臻成熟和完善。
近三十年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我认为有三个,政治领域,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经济领域,随着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发展国家中国加入WTO并快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大陆地区从2016年起就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还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获得了空前发展;技术领域,无遗就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无论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各个领域都在飞速变化之中,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2016年5月17日,习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顺应这样一个历史潮流而产生的科学的最新理论。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义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承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的历史使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最高利益,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当代中国正处于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当口,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主席指出:“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是对前人的责任,也是对后人的责任。”越是接近奋斗目标,前进阻力和风险压力就越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时刻准备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和重大挑战,深入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这既对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也为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新机遇。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滞缓或打断。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唯物辩证法在国家安全领域的最新实践和创新。
总体国家安全观突破了以往我国“安全观”的偏于某一方面的历史局限性,历史上我国的安全观要么过分强调政治安全而忽视了经济安全,要么过分强调军事安全而忽视了文化安全,要么过分强调国际安全而忽视了国内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创造性地把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全都统一于国家安全这一概念体系之内,并且进一步细化了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和核安全等11个方面的子系统,明确了子系统的内涵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唯物辩证法在国防安全领域的一个实践性创新。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观。
中国特色就是中国和别的国家不一样的地方。中国是世界上周边关系最复杂的大国(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世界性大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陆地边界22000多公里,海洋边界18000公里。其中,我国与蒙古的边境最长4700公里,其次是中国与俄罗斯4300公里。邻国众多,是我国地缘环境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邻国越多,安全形势就越复杂。我国陆上有邻国14个,海上邻国6个。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邻国。俄罗斯有15个邻国。美国只有两个邻国,北边是加拿大,南边是墨西哥,东西是太平洋和大西洋,所以它的安全环境比我国简单多了,根本不存在周边国家安全隐患。同时,我国处于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由最新的统计数据可见,世界上11个人口超亿的国家,其中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日本等6个位于我国周边地区,任何一个国家发生战乱和灾害,都将波及我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经济发展最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国眼中,中国的崛起已经不是一个将来的可能性问题了,而是一个必须面对和正在出现的现实性问题了,一些西方国家不愿看到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与其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中国赶上和超过他们,不断加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力度,加紧策划“颜色革命”,千方百计进行战略遏制和围堵;我国周边领土主权争端、大国地缘竞争、军事安全较量、民族宗教矛盾等问题更加凸显,在家门口生乱生战的可能性增大;各种敌对势力遥相呼应,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三股势力”有所抬头,不断向内陆地区滋生蔓延,范围不断扩大;我国长期形成的外向型经济还没有根本改变,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对外贸易顺差过大,经济摩擦日益增多;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安全状况极不乐观;我国能源消耗较多,相当一部分需要进口,对外依赖度不断加深,能源安全风险加大;我国是世界上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而且周边几个国家都拥有核技术或核生产能力,核威胁阴云重重;我国是一个网络大国,面临的境外网络攻击和威胁十分严重,已成为黑客攻击的最大受害国;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群体性事件频发多发,影响着社会稳定和谐,等等。国家安全形势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多位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以确保整个国家的安全稳定。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我国以往国家安全观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实践提炼总结而来的,自提出以来,在指导我国国家安全的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
在政治安全领域。
加强完善了顶层设计、战略谋划和制度建设。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来,中国国家安全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重构,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对于维护国家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一,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强化总体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体制。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构建总体安全战略和总体安全体系的第一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主席明确指出:“我们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工作。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已是当务之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领导机构开始正式运转。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优化了中国国家安全领导体制,为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复杂的国家安全问题提供了领导保障。
第二,制定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加强总体国家安全体系的法治建设。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新《国家安全法》)。新《国家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新《国家安全法》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个领域的国家安全任务进行了明确界定,共7章84条,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新《国家安全法》的通过和实施,标志着中国的国家安全工作步入了法治轨道,为统领国家安全各领域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新《国家安全法》涵盖了国家安全各个领域的内容,很多都是原则性规定,重点解决国家安全各领域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亟待立法填补空白的问题,为今后制定相关配套法律法规预留了空间。例如,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就是针对具体安全领域——网络安全领域进行的立法。新《国家安全法》对网络安全做出过原则性规定:“国家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能力。”《网络安全法》对此进行了具体化,此法制定的目的就是:“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
在军事安全领域。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近年来,中国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实现了建国以来军队编制体制一次脱胎换骨的阵痛式改革。(涉及敏感信息,具体内容略)
军事科技和武器武器装备水平突飞猛进。中国军事科技和武器装备这些年实现了井喷式发展,不但在很多领域接近或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更是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第一的杀手锏技术。陆军方面,除了早就领先世界的火箭炮技术外,我国坦克装甲车辆的整体技术水平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历经几十载卧薪尝胆的不懈努力,以99A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车组和两栖突击车车族的技术水平已位于世界前列,刚刚研制成功的新型VT-5轻型坦克更是达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三代坦克水平。空军的三代战机歼10、“枭龙”等以大量装备部队并形成了战斗力,现在四代机歼20的研制成功并列装部队,使得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研制成功并正式装备四代机的国家,而且美耗时15年才装备4代机 中国仅用6年就列装歼20。无人机技术方面,中国目前已经接近世界领先水平,在智能无人机编队等个别方面甚至已经超越了美国,美国新美国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战略学家彼得·W·辛格认为:中国(在无人机技术领域)已经从落后者变为世界领头羊之一。海军方面,中国不但已经拥有了一艘中型航母辽宁号,002号航母也即将下水,而且将要运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电磁弹射技术,是除美国之外第二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据报道,我们的电磁弹射技术比美国的还要先进可靠,创新性地研制出了全新的综合电力推进系统(这要感谢我们中科院马伟明院士)。还有今年6月份刚刚下水的被誉为“世界现役最先进的驱逐舰”和“首款搭配了超过三种相控阵雷达的”055型万吨驱逐舰(这艘军舰每艘造价高达50亿人民币,用张召忠将军的话来说就是“世界上最顶尖的驱逐舰”)。性能居世界先进水平、被誉为“中华神盾”的052D驱逐舰早已经大批量装备海军,总数远远超越了日本海上自卫队,数量逐步向美军神盾舰队靠拢。还有专门为航母配备的新型核潜艇,未来中国的航母编队的“豪华阵容”,可比肩当今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一个集群的战力就足以击毁一个中等敌对国家的全部海军!
此外,在军民通用技术方面也是成果斐然,例如:被誉为当代中国新四大发明的高铁技术(新四大发明是指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的"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填海造岛技术(被誉为造岛神器的“天鲲号”挖泥船,一个星期可以填满一座水立方体育馆。)、以北斗卫星系统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为代表的航天技术领域以及刚刚研制成功的海上浮动核电站技术等都是领先世界的技术,在量子通讯技术方面更是遥遥领先于世界(墨子号量子通讯试验卫星实现1203公里光子纠缠,刷新世界纪录——中科大潘建伟教授)。从以往西方国家单方面对华技术封锁,变成了在很多领域中国对西方国家实行技术封锁。
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对国家安全的最有效、最直接的保障。军事实力的突飞猛进让每位中国人感到骄傲的同时,带来的是十三亿中国人日用而不知的最宝贵的东西——和平。
(三)在文化领域。
习主席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因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无数的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核心“以人为本”也是出自春秋时代的著名政治家管仲之口(《管子卷九》“霸言”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我们除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外,还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虽然有强大的文化根基和强劲的文化发展势头,但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中国目前还只是一个文化大国而不是一个文化强国,我们文化软实力的表现与物质硬实力的日益强大并不相称。这里面有我们自己底气不足的原因,也有西方反华势力长期通过“文化战”对我进行洗脑的原因。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文化战争的主要战场。习主席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今天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西方反华势力妄图以这个‘最大变量’来‘扳倒中国’,我们在这个战场上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文化安全领域我国近年来主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发力。
多管齐下,重树文化自信。"欲人勿疑,必先自信"。长期以来,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信心不足,甚至抱有强烈抵触情绪,认为西方文化代表着先进的现代文明,与之相比,中国传统文化都是糟粕之学。这种思想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42年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声,中国门户大开,面对着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入侵,大清帝国如纸糊的房子一样漏洞百出,最终灭亡,中华民族陷入了百年屈辱的泥潭之中,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反思,以“五四运动”为高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思到了一个空前极端。再往后经过了十年文革,传统文化再次遭到毁灭性打击。改革开放后,国家专注于经济发展,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隐蔽斗争准备不足,最终发展成了1989年的反革命暴乱,这段时期,传统文化被丢弃之后,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在形成之中,国人陷入了思想文化的迷茫期,西方文化趁虚而入,在中国大行其道。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已成熟,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家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也开始重视起来,社会上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有所减小,但依然有着不小的市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把文化安全放在了国家安全的高度。近年来,各级党和政府加强和改进了网络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并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主要负责领导亲自抓、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同时,党和政府加强了对各种类型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管治力度,在一些领域采取了专门行动,特别是网络虚假新闻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由于中国崛起的速度超出了预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迫不及待地利用在华经营多年的内部势力发动了网络战,打掉了一大批西方反华势力安插在国内的网络大V和意见领袖。利用中菲黄岩岛事件和中日钓鱼岛事件引发的爱国主义浪潮,揭露了不少居心叵测的网络意见领袖的丑恶嘴脸。同时,由于互联网消息的公开性和快速传播性,西方背地里敌视中国的种种行为和其内部暴露出的种种制度性弊端也不断地被中国广大网民所熟知,有效打破了西方国家的伪善面目和长期以来营造的三权分立民主制度的完美神话。
各级政府通过官方媒体大力提倡正能量和传统美德。长期以来,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类似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越来越少,出现了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弘扬民族精神、革命传统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今年《战狼2》的出现就是一个鲜明案例。《战狼2》虽然不是主旋律电影的第一次商业化尝试,但肯定是最成功的一次尝试,引发了中国全民观影狂潮,票房近57亿人民币,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奇迹,被称为“战狼现象”。众所周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海军力量的快速发展,这些年加强了对我国海外利益的重视和境外公民和机构安全的保护,例如,积极营救被绑架劫持人员,从局势动荡的利比亚、马里、南苏丹、也门、尼泊尔等国撤离滞留同胞等。这部电影通过巧妙的艺术手法把这些都表现了出来,激发了中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央视也不失时机地多次报道这部影片,在影视舆论阵地上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
重点突破,聚力文化输出。我们早就意识到文化输出的重要性和意义,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尝试。孔子学院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案例。2012年以来,新覆盖了34个空白国家,新增116所孔子学院和541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已在14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16所孔子学院、1076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各类学员总数达210万人,从覆盖国家、分支机构、教师数量和学员数量四个指标来衡量,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之一。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文化输出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四)在国土安全领域
处理周边涉及到领土领海主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近年来的力度明显加强,显示出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决心。习主席强调:“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我们下面以中印刚刚发生的边境对峙事件为例进行说明。首先,简单回顾一下事件的过程。2017年6月16日,中方在洞朗地区进行道路施工。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270余人携带武器,连同2台推土机,在多卡拉山口越过锡金段边界线100多米,进入中国境内阻挠中方的修路活动,引发局势紧张。印度边防部队越界人数最多时达到400余人,连同2台推土机和3顶帐篷,越界纵深达到180多米。最终,经过双方2个多月的斗智斗勇,8月28日,对峙事件以印方撤回越界人员和设备而结束。虽然中印双方都宣称自己取得了胜利,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场对峙事件的胜利方是中国而非印度。原因很简单,中方一直的要求很明确,就是印方撤回越界人员和设备,很显然,中方的要求得到了完全满足。而印方的要求则很难说得到满足,因为印方的要求比较模糊,刚开始是打着为不丹维持主权的旗号,要求中方停止修路,当不丹明确表示中国军队没有进入不丹领土后,被打脸后的印度只剩下要求中方停止修路这一要求了。而这一要求并没有被实现。因为,对峙结束一个月后,中方施工人员就在军队的保护下重新返回了洞朗高原,开始在该区域附近进行道路扩建工作。
印度为什么反应这么强烈,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贸然派兵越界阻挠中方修路呢。在这里简单分析一下:中国在中印战争中对印度有两个战略压制点,一是西藏阿里 HYPERLINK "/doc/2630414-2777433.html" \t "/doc/_blank" 地区的狮泉河机场,中国战机起飞后只要十几分钟就可以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上空,一是洞朗直出几十公里,截断印度本土与东北领土相连的“西里古里咽喉”。洞朗就在原锡金王国与不丹王国之间,位于中国亚东县南部,靠近印度本土与东北六邦(如果算上印度侵占藏南地区,就是七邦)连接的咽喉地带“西里古里”。洞朗的战略地位的如此重要,也就不难理解印度的过激反应了。
双方采取的措施:1、舆论战方面。中方强烈抗议印方军队越界进入中国境内,要求印方无条件撤出越界人员。印方则宣称中方修路威胁了印度的安全,侵入了不丹领土,要替不丹维护主权(印度国防部次长巴姆拉宣称“中国军队应该待在他们先前待的地方,他们不该入侵不丹的领土。);但是,很快不丹政府就公开否认了对峙区域位于不丹境内(这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也是我国舆论战和外交战的一个重大胜利。不丹约79%的进口来自印度,90%的出口是由印度提供市场。印度是不丹最大的贸易伙伴、援助国和债权国,不丹货币与印度卢比挂钩,石油消费全部来自印度,生产的近9成水电由印度控制,而水电出口收入就占到了不丹财政预算的30%。在国防方面,不丹的全部军费、大部分装备和给养、所有的训练都由印度提供,印度在不丹与中国的边界要地均有驻军。)。印度在将洞朗地区“划为”不丹领土失败后,又将脑筋动到中印边境分歧上。印度外交国务秘书苏杰生声称,中印两国拥有很长的边境线,且未达成任何划界协议,因此两国可能会不时产生分歧。2、外交战方面。印度外长斯瓦拉吉声称所有其他国家都支持印度的立场。事实是没有一个国家公开支持印度,包括背地里暗中支持印度的美、日两国也没有在公开场合支持过印度的主张和要求,只是强调双方不要单方面改变现状,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印度时报等媒体报道称,日本驻印度大使承认洞朗高地为“不丹的一部分”,日本支持印度立场。与此同时,日本驻印度大使馆称,平松大使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仅仅强调了不应“以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的重要性,否定了“日本支持印度”的报道内容。),印度的前宗主国英国公开表示选择中立,世界上其他国家大多保持沉默;连印度自己的媒体都承认“印度没有取得关键邻国的支持,这场危机也让多年来两国关于边界问题的谈判成果化为乌有,这些都意味着印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宣告失败。”在舆论战方面,印度可谓完败。为了挽回颜面,印度打出了藏独牌,“西藏流亡政府”头目洛桑孙根于7月5日访问中印边境拉达克地区,第一次将具有“藏独”标志意义的“雪山狮子旗”插在了班公湖湖畔。3、军事准备方面。解放军陆、空、火箭军包括武警部队分别举行了针对性很强的实战演习,海军舰队则进入印度洋。同时,在中印边界西段的班公湖地区,双方军队再次发生冲突,双方士兵互相投掷石块和群殴。印军则大量购买补充武器弹药,大量调集精锐部队前往洞朗地区。中国的铁杆盟友巴基斯坦也不失时机地在印巴边境与印度发生了习惯性冲突,让印度感受了一下两线作战的真实压力。
这场中印双方“1962年以来时间最长的对峙”虽然结束了,但是有必要对此进行一个深入的总结和剖析。
首先是中国应对策略合理性。中国在这次事件的处理中,充分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思想。在这次事件当中,不乏一些“爱国人士”热血沸腾地宣称用战争来快速解决问题,这种建立在对狭隘武力战争迷恋基础上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在世界各国都很常见,因为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武力战争是国与国之间解决矛盾利益的最有效和最常见的手段。战争作为政治的延续,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而经常的手段。但是战争是个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有效实现国家意志,维护国家权益,运用不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但无法有效实现国家意志,反而会损害国家权益。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战争的形态发生了巨大改变,虽然人员的伤亡大大减小,但战争物资损耗却倍增,对于掌握军事优势一方格外如此。即使掌握着全球“铸币权”的超级大国美国,也不轻易亲自发动大规模战争。其实这种慎战思想古已有之。《孙子兵法》中就提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当代中国著名军事学著作《超限战》更是把战争的内涵、外延、形态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书由于准确预言了“9?11”事件的发生,在美国及西方引起震动。被美国西点军校和美国海军学院分别列为学员必读书目和正式教材,这也是继《孙子兵法》之后又一部被西点军校列为必读书目的中国军事著作,被意大利陆军总监米尼上将称为当代军事名著。近年该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已被美军写入最新作战条令)。该书从超军事角度提出了外交战、网络战、情报战、心理战、技术战、走私战、毒品战以及模拟战(威慑);从非军事角度提出了金融战、贸易战、资源战、经援战、法规战、制裁战、媒体战以及意识形态战。……提出了“非武力、非军事、甚至是非杀伤、不流血的方式也同样甚至更可能有利于实现战争目标。创造性地修正了“战争是流血的政治”的说法,同时也就改变了人类一向把武力战当做解决冲突的终极手段的定见。在2012年爆发的中菲黄岩岛冲突和中日钓鱼岛事件中,中国最高当局在没有流一滴血的情况下,就实现了国家的安全目标,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传统智慧和当代实际相结合的完美案例。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在这些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在中印对峙事件中,我们通过舆论战、外交战和威慑战实现了对印度的预定安全目标,这就证明了我们手段和指导思想的合理性。
其次,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中国获得了丰厚的战略回报。
顺势完成了中国最后一块薄弱而又敏感边境线的军力部署。完成了中程导弹等高端敏感武器的高原部署和大规模军队的调动,提高了对该地区的把控能力,加强了整个西部地区的安全部署,大大提高了西藏及新疆地区的安全程度,排除了这一潜在的国家安全隐患。此外,今后可以放开手脚建自己的国防基础设施,不必在意印度的感受。例如,我们一直想在雅鲁藏布江上建设大型水电站(雅鲁藏布江的水电和优质水源资源,世界罕见。中国墨脱县境内大拐弯,可以修建两个三峡功率的世界最大水电站!这样一个水电站的年产值,可能超过现在西藏自治区一年的总GDP!可以让西藏自治区的人均收入,短时间内翻一番,赶上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让整个西藏的财政,由国家常年补贴,变成可以有盈余向中央财政交税,可以说意义非常重大),使西藏地区彻底脱贫;以前因印度激烈反对而无法建设。
加强了对该地区的实际影响,延缓了印度在南亚地区的战略扩张,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更坚实的条件。
(3)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唤醒了被长期和平环境麻醉了的国民的危机感,对深化军改、发展国防力量提供了一个有效刺激。
(4)进一步摸清了邻国和世界大国的底牌,为我们制定下一步国家安全战略提供了一个更清晰、更精准的参考标尺。
俄罗斯保持中立。俄罗斯对印度的态度,一向暧昧,俄罗斯即希望把印度拉入上合,以对抗中国的主导地位;又想继续从印度方面获得军火的巨额订单,维护自己在南亚集团的影响力。在对峙期间,一方面并没有取消和印度的例行性联合军演,一方面声称和中印对峙无关。
对峙事件,更测试了美国的态度和美印这种“新蜜月关系”的成色。美国除了对峙一开始,气势汹汹的在印度洋搞了一次海军联合演习外,就再也没有什么支持印度的大动作。印度方面总的来说,对特朗普政权是非常失望的。
亚洲最让印度看重的“大国日本”,居然整整两个月没有发声,印度好不容易做了日本驻印度大使的工作,出来说了两句贴心话,结果第二天又被日本政府否认了。
至于当年中印边界问题的“始作俑者”——大英帝国(印度迄今为止还是英联邦国家)也是公开声称“作为第三方不会介入(中印)争端”。
至于其他国家,对印度能躲就躲,连不丹都想借机跳出印度的掌控,别的邻国还能说什么?尼泊尔副总理兼外长马哈拉公开表示:关于中印两国在洞朗地区的对峙,尼泊尔既不会受中印两国的影响也不会卷入。
最后,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来,经过实践检验,是符合中国实际、具有时代特色的科学理论,是可以有效保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的综合性、指导性理论,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它的精髓,这样才能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上始终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