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减负意见和建议四篇
时间:2020-09-08 08:10: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对基层减负的意见和建议四篇
【篇一】
基层减负年已过大半,多地采取措施解决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督导检查过多过滥等问题,成效显著,然而仍存在三点问题,影响基层减负实效,亟需关注解决。一是“应减未减”。有的部门决策随意、闭门指挥、强迫命令,导致执行无序,产生问题后又要求基层整改;有的部门从基层随意抽调人员,导致基层人力欠缺;有的单位“只讲奉献不谈权益”,长期不执行年假制度;有的活动并不要求延伸进基层,上级部门却依然下达给基层。二是“时减时增”。基层需要整治“展示牌多”的现象,但有的部门考核办法又规定要“制度上墙”,基层只好视情况把牌子“有时摘掉,有时挂上”;有些责任是“不出事时减了,出了事仍跑不掉”,例如环保污染、交通安全、卫生防疫等,基层没有执法权,无法整标治本,但按照“属地原则”,一旦出事,基层相关单位就得跟着“背锅”。三是“此减彼增”。正式发文少了,但“便签”“通知”多了;纸质报表少了,但“电子报表”多了;检查考核次数少了,但单次检查考核内容多了。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法,导致基层工作量并未真正有效精简。
基层对此建议: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给基层减负是自上而下的工作,关键在上层,落实在基层,上级部门要切实端正思想,切实转变作风,科学筹划工作、合理安排任务、据实提出要求,同时以群众满意为根本准则展开检查考核,从根本上避免“蒙眼决策”、“坐而论道”、“看痕取优”、“依文排名”等问题。要进一步增加关怀。要健全完善对基层干部的容错纠错机制,加快基层干部的交流轮转,打破基层干部的晋升瓶颈,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同时,要维护基层干部的应有权益,严格落实年休假制度和节假日加班补休制度,进一步激活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活力。要进一步强化惩处。为基层减负是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大举措,对于在“减负”中阳奉阴违甚至“抗命不遵”的现象,纪检监察部门要扩大线索来源,及时发现问题,迅速作出处置,用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严肃的惩处来确保基层减负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篇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在纠正“四风”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全国上下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特别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不可否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今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要求各级政府要坚决反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四风”治理多年,有的赴基层调查研究不深入不细致,依然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有的空耗不少文件纸张和会议时间,做出的政策设计和决策部署难以符合基层实际,依然不接地气、上下脱节。同时,基层还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等问题,甚至在疲于应付上级各类会议检查上弄虚作假,这些问题危害甚深、基层群众反映尤其强烈,基层减负实属必要。因此,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一经印发,即在广大基层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特别是《通知》明确将今年定为“基层减负年”,让大家对未来更好地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谋发展、抓落实上充满了期待。但是,有了好的政策,更需要不偏不倚地贯彻执行,避免出现上级部门借此机会流露“缓缓气、歇歇脚、养养神”等倦怠思想。
要避免对具体工作当甩手掌柜,借机“减负”又“减责”。为基层减负,减掉的是给基层带来的“无用功”,绝不意味着降低工作标准。“减负”看似是做了减法,实则是做加法,是对强化各项工作贯彻落实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通知》的思想认识,切实认清应担负的职责使命,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在主动作为中履职尽责,在勇于担当中砥砺前行,拿出“真功夫”,切实干出一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绩,不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要避免一味减少“文山会海”的“量”而忽视“质”。文件、会议是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必要方式和手段,但如果仅仅为了完成“减量”任务,而没有注重“增质”,则会失去治理“文山会海”真正的目的和意义。要结合实际、摸清底子、找准病根、对症下药,一个一个突破,一项一项整改,做到宜精则精、宜撤则撤、宜并则并。特别是要切实解决那些印发文件、召开会议只图形式、层层加码的问题,使基层党员干部真正从“消肿”“减负”中得到实惠,从而集中力量办好基层急需办好的事。
要避免将督查检查考核“机械合并”或“一刀切”。“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50%以上”是《通知》要求的硬指标,这就对许多常年单独就某项工作面向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进行督查检查考核的部门作出了新的要求。要着重在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科学化上下功夫,完善督查检查体系,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创新督查检查考核办法,尤其是要注重结合互联网平台加强工作创新运用,杜绝一味地以“多部门联合”“凑人数”式开展工作或生拉硬扯不同工作使用同一张“试卷”作答。
要避免对基层党组织的指导监管进行“远程操作”。基层党组织不仅是战斗堡垒,也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通知》明确提出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教育,着力解决党性不纯、政绩观错位的问题;要加强组织领导,为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提供坚强保障。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指导监管,坚决摒弃不顾实际、只管清单式的问责,或因错误理解“减负”而可能出现的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邮件甚至一个口信的“远程操作”,强化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一要求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根基,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为基层减负,党中央、国务院以上率下,传递出的是坚定的意志,是强烈的使命和担当,是坚决消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通知》精神,把部门和职工都摆进去,真正来一次大排查,真正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华而不实的东西丢掉。只要上下齐心协力,强化统筹协调,不断激发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崇尚实干、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不断提高工作落实成效,为基层减负必定指日可待!
【篇三】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 ,明确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此通知一经发出,基层同志大力赞扬,可沉下来细想,为基层减负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我也想给提几点建议。
从我们这个地区来看,当前基层最大的问题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部门下达工作任务很少考虑基层同志们的难处,以乡镇来说,乡镇的每一个部门和科室,都承载着大量工作任务,对接着县里多个科局单位,同时还直接服务群众,为群众办理大量事务,人少事多,有的活还很急,基层工作人员疲于应付。
基层面临的的第一个问题是人少。干活的人更少。多数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基层,待遇低离家远都是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才出路与上级单位相比较为狭窄,很多人在乡镇一干多年,工作岗位交流都很困难,虽然当前此种问题已经有了改善,但是效果仍然不够明显。
第二个问题是工作杂而多。上文已经过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细数现在基层干部,每个人的微信里都加了无数个工作群,群里每每发通知,要求写的很强硬,12点前上交,下午三点前上交,下班前上报,凡此种种数不胜数,工作人员疲于应付,不得不承认有些工作的确很紧急,但是也存在有一些工作并不着急,也许上级部门只是需要一个数据,微信里一个通知,下面的忙活半天,也许最后这个数据还没啥用,但是上级部门指尖一点,就够基层忙活的了。
中央明确了为基层减负是大好的消息,希望今后上级各部门布置工作时能够多考虑一下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少一些不动脑筋、内容空洞且不符合实际的要求和指令。
【篇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环节。乡镇是是党执政的基础层级,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骨干、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上级的所有决策部署都要乡镇去贯彻落实,还有各类数据调查和民意分析,各类上级检查和调研,长此以往,乡镇干部疲于应付。乡镇工作千头万绪,且普遍人手紧缺,年轻干部占比普遍较低,超负荷的工作能让基层干部更快的熟悉工作内容,却也让他们苦不堪言,工作仅限于完成任务,缺乏创新,难出亮点,因此全面为“基层减负”是广大基层干部的心声。
一是要加强对乡镇干部的培训,提高乡镇干部的业务能力以及素质水平。乡镇干部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在一线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工作压力大,“五加二”“白加黑”成为常态。乡镇工作接触的更多的是百姓群众,工作繁杂,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少,能够出去交流学习的机会比较少,不学习就无法进步,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进乡镇,即便进了乡镇,也会找机会参加各种考试离开乡镇,因此各项工作推动便会慢下来,对乡镇的发展十分不利,百姓群众的利益无形之中就会受到损失。
二是保障基层执法权力,完善基层权责体系。按照权力下放、权责一致的原则,制定扩大乡政府服务管理权限的具体办法,强化服务功能。依法制定乡镇政府权力清单,赋予与服务范围相匹配的职权。
三是减少检查强度, 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评比活动。检查活动侧重于重点帮助基层干部梳理工作要点,把握工作重心,让基层乡镇从各种疲于应付的“忙乱”中解脱出来。对确需要检查推进的重点工作,由县统筹安排,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规划和具有较强针对性、操作性的考核检查办法,结合目标责任考核集中统一进行,不搞层层检查评比,让广大基层干部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心情舒畅的干工作。
为基层减负松绑并不是完全不搞检查、不搞调研、不搞指导,凡事皆有度,不在影响基层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适度的检查考核有利于促进基层的工作,需要的是上级进行科学统筹,切实将检查考核、指导的过程转化为基层推动工作的具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