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地方高校工科类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差异化定位

    时间:2021-02-03 10:04:0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陈君君

    摘   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拓展的重要平台,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工科类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差异化发展需求,提出了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工科学科专业特点,结合学业导师制、第二课堂成绩单等制度规划校内第二课堂活动清单,构建学科专业实践类社团和创新创业引领类社团“N+1”模式,推动学校实习实践基地转型,借力专业化社会资源,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第二课堂    差异化    定位    工科

    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时代发展对当代高校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今中国,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近年来虽随着国家政策鼓励和经济轉型升级的外部要求,许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快速发展与趋同发展的情况并存,传统工科与其他学科和新兴技术缺乏深度融合。

    创业教育应针对不同专业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创业教育模式,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方高校在推进创业教育发展上片面追求教育内容的全覆盖,大多忽视创业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和创业孵化项目的真实转化率,学科专业不同,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建设应有不同的定位和方向。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受到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发展速度远远领先于第一课堂,对于营造高校创业氛围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热闹”的景象之外却显示出同质化发展态势,在盲目发展中失去了准确的方向和定位,实际教育效果欠佳。

    一、地方高校工科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未引起学校重视,缺乏科学规划和系统管理。

    创业本身的实践性决定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第一课堂承担了启发教育的功能,第二课堂的教育效果往往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随着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一些地方高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仍把重点集中在第一课堂教学研究上,对第二课堂的研究关注度不足,虽然采取了积极措施推动第二课堂,但多数仅从创建孵化基地、竞赛举办、鼓励开办社团等方面采取了较为同质化的措施,对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缺乏关注,鲜有学校结合专业学科进行第二课堂的规划设计和系统管理,这就造成了一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投入”多、“产出”少,结合专业学科的高质量“创新”型创业少,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看似繁荣,实际效果不佳,未能起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

    2.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开设缺乏专业课教师和社会化导师指导,无法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学校规定的教学课程之外从事的一切实践活动[1],包含创业课堂(培训)活动、创业竞赛活动、创业实践活动、学生组织平台等。第二课堂的灵活性更能激发学生自主选择更有效的形式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但根据笔者实际工作观察,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多呈现出学生一头热的情况,由于高校制度设置等因素,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指导的积极性不高,地方高校由于地域等原因,社会化导师缺乏,高校创业教育与实际社会经济环境脱轨,学生的成长需求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

    3.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

    高校、学科专业不同,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建设应有不同的定位和方向,不分学科专业的无针对性的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建设,虽然表面上推动了创业教育的繁荣,如社团的数量增加、创业实践人数增加等,但细究之下,与学科专业结合少,部分创业实践脱离学科、专业,造成了创业无创新、创业存活率低的大学生创业现象。

    二、地方高校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差异化定位的内在要求

    1.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对第二课堂有更高的需求。

    从创业素质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来看,创业的实践能力锻炼、综合素质培养,第二课堂相较第一课堂有着明显的优势,第二课堂具有实践性、灵活性、实效性更强的特点,是大学生丰富实践经验的主要阵地,能够有效补充第一课堂的不足,同时可作为第一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强化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

    2.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差异性内在要求。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019年各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经济转型仍将成为2020年地方经济工作的主线,高校所处的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地方高校培养人才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智库,应有效结合地方经济,以创新为引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性要求,又是高校发展转型的内在需求。

    3.工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差异化内在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人才的侧重点上应有不同,文科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关注创业精神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重在知识储备和视野开阔,工科大学生应关注创新精神培养和专业素质提高,重在实践锻炼和科研创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应引导大学生结合学科专业和地方经济,在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实践,以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创业行为产生,真正提高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地方高校工科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体系构建策略

    地方高校工科创新创业教育应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结合工科学科专业特点,由学校、二级学院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共同主导,结合第一课堂教育教学内容,构建创业实践平台、竞赛平台、学生创业组织平台等在内的第二课堂教育体系,分年级、分层次、分类别引导工科大学生自发组织、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构建科学完善的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体系。

    1.结合学业导师制、第二课堂成绩单等制度分类有序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第二课堂的开展要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段性特征,提供针对性强、实效性佳的第二课堂开展模式。大一的第二课堂活动重在创新创业意识启发,其中创新意识启发更重要,可更多辅以培训、讲座、观摩等活动;大二、大三的第二课堂活动,应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第一课堂,提炼专业创新元素,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创业实践等;大四毕业季,结合毕业实习实践,对接社会需求,鼓励创业实践、提供创业孵化服务,有效提高创业成功转化率。

    需要注意的是,工科类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由于学科专业特点,应与其他专业学科有所区别。高校应以二级学院为抓手,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由各学院主导、学生工作部门配合,梳理校内各类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清单,为各级学生提供明确、可操作的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提升方案,增加科研实践比重。有條件的学校可以采用专业导师制、第二课堂成绩单等方式,对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第二课堂予以正确引导和量化,降低学生选择的盲目性,提升第二课堂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2.构建专业组建学科专业实践类社团和创新创业引领类社团“N+1”模式,将创业基因融入技术创新。

    学生社团是学生结合自身兴趣自发组织的学生组织,对大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但社团组建、活动组织等需要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的整体育人要求予以规划、管理、引导。工科类二级学院应结合专业组建“N”个学科专业实践性社团,服务于学生技术创新、实践创新的需要,“1”个创新创业引领类社团,服务于学生创业意识启发、创业素质拓展、创业服务支持的需求,真正做到为创业者培养创新精神,为创新者植入创业基因。

    学科专业实践类社团的组建应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可结合竞赛、科研课题,由二级学院指定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结合学生创新课题等形成项目小组,由专业指导老师提供科研创新实践指导。创新创业引领类社团侧重于创业启发和创业实践锻炼,邀请专业创业教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开展服务于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启发、创业知识培训和技术创新项目的创业孵化服务等社团活动。学科专业实践类社团和创新创业引领类社团应每学期互相提供培训、竞赛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安排,激发爱创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催化爱创新大学生的创业想法,促进创新和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

    3.结合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对接社会资源,提供创业孵化服务。

    当前,校内外大学生创业园、政府创业孵化器、企业创业孵化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虽然校内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器,相较于外部企业孵化器有着“距离”上的天然竞争优势,但也有自身的局限,如,对市场行业把握不准等金融服务提供能力有限等。

    高校应结合专业设立学生创客空间,开放校内实验实训软硬件平台,利用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服务大学生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广泛引导学生开展创新训练,促进技术创新项目落地,使原有专业实习实践平台向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转化。高校还应积极对接地方政府政府、行业企业等外部资源,寻求校外社会化创业孵化器的支持服务,为在校大学生技术创新项目提供团队培训、投融资服务、寻找合作伙伴等服务,弥补校内大学生创客空间不够的不足。

    应注意的是,当前社会企业创业孵化器众多,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创业服务社会资源呈现出结构性供给不均衡问题,地方高校这类问题更加突出。地方高校应积极整合校外资源,开展外部跨地域拓展,工科专业应积极走出去,寻求与学科专业相关度更高的专业性创业孵化器作为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解决高校外部创业服务匮乏的问题,同时社会化创业孵化期能够更好地解决高校创业教育自身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

    四、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升级转型的需求对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校工科类创新创业教育更应结合地方经济的区域性、工科专业的差异性,针对性地提出定位准确、科学完善的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教育引导学生利用专业学科优势进行创新型创业、科技型创业,解决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培养脱节问题,服务高校科研转化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扎实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路畅.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国培训,2017(06).

    [2]董青,黄景荣.安徽省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7(12).

    [3]陈妮娜.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二课堂    创业教育平台构建——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增刊.

    [4]张宗恩,朱克勇,徐璐.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19).

    [5]张建国,论高校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体系的建构[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04).

    [6]胡业宇,张超.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7]骆守俭,宋来,吴冰.全面工程教育背景下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01).

    基金:安徽科技学院2017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2017064)项目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 工科 差异化 定位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