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从《故事里的中国》中透析人文精神传递策略

    时间:2021-01-29 12:00:5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传递人文精神,是电视文化传播的责任,电视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囊括了人文批判、民族情怀、时代精神等多种元素。随着电视文化传播速度的加剧,其人文精神的传递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视综艺领域,综艺情境戏剧化趋势愈发明显,电视综艺不再只是一味强调“真”,更希望以故事化的包装来展现一个个不同维度的主题。本文以《故事里的中国》这档“戏剧+影视+综艺”多维度再现经典的节目为例,从符号意义、文本呈现和互文碰撞三个角度出发,结合实例,分析在“戏剧+影视+综艺”的表达方式下,电视文化如何传递人文精神。

    关键词:电视文化;人文精神;戏剧;影视;综艺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8-0145-03

    一、概述

    (一)电视文化的人文精神

    首先,电视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监测仪”。文化本体在不断发展变革的过程中,会对电视传播的内容、方式产生影响;同时,电视也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反馈”文化,折射社会与现实。

    “电视文化人文精神的内涵,囊括了人文批判、民族情怀、时代精神等,让人文精神得以传播,也是电视文化传播的责任”[1]。中国当代电视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契合,是从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大型新闻杂志《东方时空》的正式开播开始的。《东方时空》把生活最本真的一面还原给受众,把“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当做节目的口号和目标提出,这是电视文化发展的第一次,也是人文精神体现的第一次。从此开始,中国电视业不仅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更关注中国电视业的人文精神追求:人的尊严、价值与命运,使人类生存意义从更多角度和更深层面上得到表达和弘扬。

    近几年,在电视领域,尤其是电视综艺节目领域,人文精神的传递愈加突出,从以解读、朗诵信件来感悟社会变迁与文化交融的《见字如面》,到通过主人公故事访谈加经典诵读表达情怀与感触的《朗读者》;从“飞花令”漫天的《中国诗词大会》,到古诗词与现代音乐融会贯通的《经典咏流传》……不仅这些本身就偏向人文的电视综艺,竞技类真人秀也将背景设置与文化相结合、“慢”综艺重走文化发展的道路以今日视野看往昔变迁……将人文精神的传递融入电视综艺之中,似乎成了众多综艺节目的目标,《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思路被重新诠释。

    (二)《故事里的中国》

    在电视文化的人文精神日趋繁荣的背景下,2019年10月13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国国家话剧院共同制作的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

    节目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主义题材经典作品为文本,通过对这些在不同社会背景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经典作品进行资料再现、讲述人访谈、纪实化展现剧本围读,以及层次分明的戏剧舞台表演等多种艺术手法,以经典作品文本为中心进行“戏剧+影视+综艺”多维度展现的节目样式再现经典。耳熟能详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渴望》《人到中年》《智取威虎山》《焦裕禄》《烈火中永生》《白毛女》等文学、影视经典艺术作品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

    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故事?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什么样的作品饱含着新中国发展的人文精神——在新中国成立的岁月里,有很多奋勇抗战的先辈们并不为人所识,一直到战争胜利以后,他们“自己的故事”才开始不断被身边的人挖掘、传播,直到改编与演绎。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些故事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自第一期开播,节目从内容到设计再到细节化的道具等,都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与赞赏,丰富了经典的内容、扩充了维度的形式,不断引发舆论热潮。

    CSM全国网收视率显示,就首期节目分人群收视数据,《故事里的中国》与同时段同频道前期节目相比,15到24岁观众的收视率提升75%;15到24岁、25到34岁的观众规模提升了34.2%和41.1%。节目不仅收视率得到了提升,也更好地将人文精神传递给了年轻受众群体。

    二、人文精神的实现

    与以往的综艺节目将重点放在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希望嘉宾尽可能地展现真实自我的手法大有不同,在综艺的情景戏剧化不断发展过程中,综艺节目不再只一味强调“真”,而是以故事化的包装来展现一个个不同的主题作品[2]。将重点放在经典剧目本身,并且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形式来呈现,用“故事里的故事”来引出故事,就构成了《故事里的中国》。

    (一)引入讲述人——促进符号意义双层面互动 “符号意义的外延层面,指的是实在之物本身可以直接为观众带来审美愉悦;符号意义的内涵层面,指的是符号使用者的感受情感和它的文化價值观相遇时,所产生的互动过程中的深层的审美情感的生发和呈现”[1]。电视符号有外延和内涵两个层面的意义,对观众而言,这两个层面都能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感。

    《故事里的中国》的巧妙之处在于,在节目的开篇引入各类与所改编剧本本体相关的讲述人,这些讲述人及其讲述的内容,以及讲述人的情感变化、外在表现、讲述人与主持人之间的沟通等,与观众在心理上产生了非常好的互动,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观众就会进行情感带入,进而与讲述者产生共情,而这恰好构成了符号意义的内涵层面。

    例如,获得了第三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六届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等多项荣誉的电影《人到中年》, 是198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里的中国》在改编讲述这部作品时首先请到了导演孙羽的夫人杨幸媛讲述电影创作故事,紧接着请到了主演达式常、潘虹畅谈当年回忆,通过主创和主演的表达,为观众提供了“回忆”的氛围。在对电影本身做完回顾梳理后,节目组最后还邀请到了现实版的主人公“陆文婷”——宋广瑶大夫和其丈夫谭天秩大夫,让观众在深切感受电影艺术的同时再次回到真实的故事本身,这种嘉宾人物的关系递进也是故事叙述的关键。在主创与原型的访谈之间,演员郭晓冬、左小青则开始演绎影视作品中的片段,而现场演绎的过程就是最直观的表现,现场的舞台灯光道具、演员的演绎,都可以让观众感悟到剧本本身的力量,这就是节目所表现出的符号意义的外延层面。

    通过演绎,将符号意义内涵层面的接收与符号意义的外延相结合,这种结合就让电视符号本身带给观众更强的审美感受。

    (二)小角度切入——话剧文本的综艺化呈现由于受众的差异性和个体性,对同一个节目有不同的审美感受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与此同时,“这些审美之间的相通性与共鸣又存在不同观众的相同审美”[1]。无论相异还是相同,审美的关键就是在文本与受众的互动中产生[3]。

    文本,在受众对电视节目的接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事里的中国》要展示的文本,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现实主义题材文艺作品,这些文艺作品的再现需求就不仅仅需要考虑艺术性,还需要考虑思想性和观赏性,这也是为了促进受众符号内涵与外延的双层互动,让受众感受到思想上的鼓舞与视觉上的冲击。立体化、多维度的文本呈现,加大了文本改编的难度。

    想要跨越原型,就需要把现代化的解读与在综艺节目中展示时间的把控相结合。此外,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最讲究的就是“一戏一格”,要求形式不重样的前提下,尽全力还原文本气质。小角度切入展现文本的方式应运而生。

    要小角度切入,首先就要把控细节,将《永不消逝的电波》做成了现代谍战剧风格、《平凡的世界》专门安排了陕北话专家来教演员方言,这些细节把控对整体呈现效果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对于“戏剧+影视+综艺”来讲,每一个点都需要高度把控细节,才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在视觉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往往是一个动作、一句台词抑或一个眼神,能够让受众感受到作品的力量;其次,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于文本的展现也必定不是全盘照搬,需要把握合适的角度来选择文本,把握角度也就是把握切入点,《人到中年》将重点放在还原一代人的家庭气质和工作氛围上,从主人公家庭和工作的小角度去切入,相比从社会现实的大角度讲述,能较为立体地还原故事的全貌,因为在人文精神传递的过程中,受众一定是通过“人”看到“事”进而看到全局。所以在综艺化呈现的过程中,小的角度,能够留给受众更多的时间去进入、去思考,也更加适用。

    (三)多线并行——“剧场+立体化的叙事”的互文碰撞在节目最终的整体呈现上,除了上述提到的引入讲述人进行符号内涵与外延互动,以及文本小角度切入改编之外,还贯穿着许多历史资料、人物介绍等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有文字呈现,还有朗诵、旁白,融合讲述人和话剧再现,为综艺本体构建了一个特殊的时空。

    在演员胡歌和刘涛共同演绎的《永不消失的电波》中,3个表演舞台、7个表演空间将话剧舞台以影视蒙太奇式的手法切换组合。胡歌饰演的角色可以“同时”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阁楼里发电报、西柏坡接电报、敌人监听地毯式搜捕等场景,将人物彼时彼地的神采仪态、精神世界生动呈现,这是受众希望从节目中看到的“剧场感”,也诠释了戏剧改编的初衷;其次,从话剧表演中人物的服装、道具,到旁白、台词,再到上述的史料、讯息,这样立体化的叙事完整填充了剧场表演层面的缺失,内容上的表达除外。现场LED影像的卷帘效果、恰到好处的光线的设计和变化与技术的交融、巧妙而连贯的转场……都在最大限度地展示舞台艺术,将不同角度的感染力和冲击力不间断地传达给观众。这些元素脱离元素本体意义共同作用于内容构成的过程中,结合电视转播、后期剪辑的影视化呈现,彼此形成了精彩生动的互文效果。

    这种“彼此衬托、往返呼应、矛盾集中”的呈现,也构成了一种“舞台奇观”,让观众在共情的同时,对当时的年代、当时的人物充满敬意。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4]。讲好中国故事,将经典流传是其一,让时代作品在当下再次焕发光芒才是最重要的。这种人文精神借由电视文化的传播而扩散,也是横在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使命与课题。

    《故事里的中国》采用“戏剧+影视+综艺”的模式,将时代作品进行现代化全方位展示,融合多种类型元素和叙事手法,在电视文化传播尤其是人文精神传播上表现出鲜明的开拓创新性价值。像《故事里的中国》一样,能够顺应时代、致敬经典、激活经典、解读经典,采用创新的语態来阐释经典的品格,抚今追昔、情景交融。同时通过电视、网站、视频APP等多重媒介的多矩阵推出、多介质融合传播,为所有的观众提供新时代的“精神食粮”,是我国电视人文精神传递的至高点,也是我国电视行业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美学理想与价值追求[5]。

    参考文献:

    [1]李新民,欧阳宏生.电视文化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2]李炜.电视综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传播——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评析[J].中国电视,2019(6):38-43.

    [3]李正良,田淼琪.我国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媒介生态学审视[J].电视研究,2017(12):76-78.

    [4]贾梦雨. 人文内涵才是电视综艺节目之魂[N].新华日报,2017-02-23(15).

    [5]黄群.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传承与创新[J].当代电视,2019(11):67-69.

    [责任编辑:杨楚珺]

    收稿日期:2020-03-12

    作者简介:曲伸,男,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透析 中国 人文精神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