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的干预进展

    时间:2021-01-17 06:00: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巴.其米格 买热牙.木库尔班

    【摘 要】: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出,新生儿数量相较以往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对于各种基本疾病筛查工作仍旧不可忽视。且根据我国近两年针对人口调查显示,新生儿健康存活率相较以往有很大提升,主要由于社会与临床对于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逐渐重视起来,因此对某些短时间内未有显性体征疾病的发现能更加及时。同时给予对应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发展,防止新生儿患有素质缺陷致使今后生存质量低下。

    【关键词】:新生儿群体;疾病筛查;足跟采血;干预方法

    临床中推出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近些年临床使用率较高,且能高效提升人口素质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疾病筛查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的发生。根据我国最新推出《母婴保健法》中详细规定,国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与医疗保健院都应在政治推行背景下,逐渐开展新生儿的初始疾病筛查,主要针对苯丙酮尿症(PKU)与先天性的甲状腺功能低下,而且此项工作应该被列入为母婴保健技术临床常规开展服务中。新生儿应符合筛查要求即为在出生后三天之内(72小时)接受超过六次以上哺育采集四个血斑且直径为8mm,对血液标本进行采样检验是整个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中最主要环节。通常护理人员在做新生儿足跟采血时,容易出现针刺出血量较少或是标本采集不符合筛查数据要求,因此便需要反复挤压新生儿足跟来获得更多血液,亦或是重复采血操作来达到标本采集要求。但如此便使婴儿感官痛苦提升,且在足弓部位容易出现淤血、血斑、肿胀等。所以下文便针对新生儿为开展疾病筛查,选择足跟踩血干预的相关问题研究。

    一 采血进针角度

    (一)直刺法

    此种针刺角度是临床护理人员做新生儿进行足跟采血时最常用的进针方法,操作者用一只手握住新生儿的右脚,将足底朝上面向操作者。若操作者用左手握住婴儿的脚部,则应用右手轻柔的按摩新生儿足跟部,保證其处于自然充血状态。随后用稀释过的75%乙醇进行足跟消毒,选择即将采血的足跟区顺时针方向画直径约为两厘米的消毒区域。当乙醇变干后,护理人员要开始做进针准备,右手拿住采血针与新生儿足跟皮肤呈45°-60°角向下方刺去,针刺深度控制在2mm至3mm左右。李雪芬在实验发现左手握住婴儿右脚同时使用手指轻轻按压穿刺点上方,可让血液尽快流出并形成血珠,便可满足足跟采血血量要求[1]。然后将右手上采血针放置医用托盘里,拿起准备好的查血片靠近血珠让其自动流入到规定圆圈里。新生儿足跟选择不受限,左脚、右脚接可以做针刺取血,方法与上述相同。

    (二)斜刺法

    斜刺法开展前应由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进行常规消毒,主要包括内、外脚踝下方两侧足跟处皮肤,消毒液仍旧选择75%的乙醇。此种采血法选择七号针最合适,将针头和新生儿足跟皮肤之间角度调整为15°至30°之间,针刺深度比直刺法更浅,控制在0.2mm左右。而选择七号针便在于,此针头斜面可以全部刺入新生儿足跟皮肤内,而长度恰巧为0.02mm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叶挺等人认为刺入和拔出都要尽快而且无需像直刺法一样需要挤压足跟部位,血液便会涌出足够血量。随后护理人员使用吸血纸将血液完全采集,即是合格的标本血斑[2]。

    通常采血进针角度选择直刺法时,足跟出血情况不佳进而血液收集有时比较困难,且因为出血量过少无法达到检验标准,需要操作者或是护理人员用力挤压新生儿足跟部。不同操作者的力道不同继而挤压结果不受控制,捏挤过度会导致其皮肤受损严重、婴儿哭闹时间延长导致母婴休息质量变差。另外血液量采集过少无法完成筛查需求中四个圆圈的渗透,不仅浪费血液标本,而且需要重新穿刺。在冬季时,护理人员往往可以采用局部加温法来增足跟充血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采血成功率提升,但由于新生儿皮肤稚嫩,也有烫伤婴儿皮肤危险性。导致护士的临床工作效率有所下降、浪费作业时间,且容易引起家属不满造成护理纠纷。寇雅娴经实验认为斜刺法使用过程中通常无需操作者过度挤压足根部,长久以来在临床中从未发生局部皮肤受损状况[3]。针刺过后出血量充足且快速,无需各种外力因素介入。可以降低反复穿刺以及新生儿皮肤受损概率,婴儿也无需因此过度哭闹,间接影响临床采血工作效率提升。

    二 采血时机的选择

    找到进行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的最佳时机,目的在于能够在此时间段能高效且一次性完成采血工作。由于新生儿各项机体功能发育并不完善,而且末梢循环功能较差,导致借助足跟采血完成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施展受到阻滞。小儿四肢末梢血液循环能力通常与其整体血容量相关,而产妇可以通过增加哺乳质量来使新生儿血容量达到采取要求。新生儿吸收到母乳中的营养后,乳汁会将其中水分分离出来经过新生儿肠胃直至血循环,影响血容量达到高峰期,随之水分便会从肾脏代谢排出。经孙小琼临床研究报告得出,多数产妇为新生儿进行哺乳后1.0至1.5小时内新生儿机体血容量便会提升并处于相对高峰[4]。因此最佳采血时间则为新生儿接受哺育后1-1.5小时之间,能够提升足跟采血成功概率。若并非在最佳采取时间段内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可能会出现假阳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因摄奶不足发生PKU假阴性出现。根据卫生院发布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中可见,符合采血标准新生儿最晚疾病筛查时间不应超过20天。且经过实验表明,有些新生儿在出生后2-4天左右会出现脱水热与体重下降表现(生理性),随后逐渐恢复。出生后6-10内,由于母亲母乳量逐渐充足使小儿体重恢复不存在发热状况,同样也是最佳采血时间。但若产妇并无其他并发症且身体恢复良好,一般此时间段已经出院且短时间内无法召回,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无法开展。相比之下只有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才是最佳采血时间,而且刚经历生产产妇多数身体虚弱需要在院精养,向家属建议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依从率与理解性相对较高,使足跟采血疾病筛查概率提升[5]。

    三 采血的常用方式

    (一)足部定位采血法

    影响足底采血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会否成功干预因素有许多,因此对新生儿足跟进行定位采血相对而言较为重要。在做疾病筛查时通常选择足跟内侧或足跟外侧为采血位置,经周艳和研究表明,新生儿足跟内踝与足跟外踝向外连线和同足脚底中线相交处0.2cm,在此范围内进行定位可找到血液流通较丰富的血管[6]。在此进行针刺采血,不仅出血量较快,而且血液丰富足够检查所需,对于采血片的渗透相对成功率较高,可以很轻松获得直径大于等于8mm的四个合格标本,供给临床检验使用。而且一次性采血成功率相对较高,不仅省略多余重复步骤更能控制盲目采血情况发生。依照解剖学检验特点看,通常血液循环较充足的大隐静脉处于足背内侧,而小隐静脉在足背外侧缘,通过两条血管的起点和上升方向,可见外侧缘相比内侧缘的血液循环更丰富。

    (二)干预采血法

    针扎之前操作员或护理人员将自身大拇指和食指圈成“O”形状,放置在新生儿足跟部位,稍微用力并停留一段时间,放松舒展开后再次握紧。重复此操作一到两次,让足跟部位通过手法干预使血量充足。使用稀释乙醇消毒即将针刺部位,选择足跟最高点偏向足外踝距离1mm至2mm处,当针刺进皮肤后随后放松手指紧握部位,便会有充足血液向外流出,而其余采血步驟于常规采取法相同,进行采血操作即可。此种干预采取方法可有效防止足跟血液回流,提升标本采集成功概率,用手指紧握足跟便是增加肢体末梢血液循环状况,促进毛细血管逐渐充盈留住更多血液。在针刺后会快速形成血珠而且血液量足够进行疾病筛查检测。而且形成血滴的丰富血量可以满足血斑采集促使两面全部渗透,故而便不必重复对新生儿足底进行血液挤压与揉捏,防止血液因暴力操作掺入组织液影响血液浓度。进而避免检测结果受影响,保证标准质量[7]。此干预采血法安全有效、操作方便,可减轻因足跟采血产生的痛感。

    (三)使用笔状采血针

    为提升足跟采血成功率,临床将采血针逐渐改良成笔式构造,方便护理人员携带并做护理针刺角度调整。笔试采血针外表为塑料材质外壳,每次使用后将采血针扔入锐器盒中,下一次使用重新安装消毒的一次性圆形采血针头,按压开关针头随之弹出。若接触新生儿皮肤会直接刺入,弹出针头为两毫米,因此若要调整进针深度,需要护理人员熟练操作。笔试采血针利用机械运动使进针速度均匀且快速,避免了因人为操作速度不均匀问题,多数针刺法进针深度皆在2mm左右,可以避免竞争过深造成组织深部损伤。临床多使用笔式采血针为防止新上岗护理人员和经验不丰富操作员因足跟采血操作不熟练,造成其足跟受伤。弥补了传统采取方式中进针速度过快或过慢、进针深度不一、技术人员操作不娴熟导致成功率不稳定等问题。降低新生儿采血过程过于哭闹,改善滤纸干血斑血液采集质量。滤纸干血斑标本采集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结果,因此需要采血干预法来提升标本采集质量,进而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精确。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现代医学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对提升未来人口质量、改善优生优育影响较深远,同时作为提升新生儿集体健康性降低出生缺陷主要措施。某些早期无法观察病诊断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可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早期确定疾病性质并开展针对式治疗,保证新生儿可健康成长。但影响新生儿疾病筛查检查结果精准性因素较多,例如采集新生儿血液、保存与传递标本、实验室检验共三个环节都应把控好操作质量。而血液采集作为最基本最重要工作,应由护理人员从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采血成功率,保证筛查工作能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李雪芬.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疼痛评估及干预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4,(4):82-86.

    叶挺,褚亚苏,黄素.2014年~2016年余姚市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8,26(5):80-81.

    寇雅娴.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法的护理研究进展[J].母婴世界,2019,(13):163.

    孙小琼.新生儿筛查足跟采血方法及护理[J].饮食保健,2019,6(35):117-118.

    张俊华.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方法两种体位的对比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2):2285-2287.

    周艳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法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6):217-219.

    周琴琴.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最新进展[J].医学信息,2015,(3):151-152.

    相关热词搜索: 采血 新生儿 干预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