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法则在经济奖惩失灵时的特殊体现
时间:2020-10-13 04:03: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陶晓瑞 赵建华
摘要:经济奖惩指运用经济制度所具有的正激励和负激励机制,对人们的特定行为进行鼓励或纠正。经济奖惩有时会失灵,甚至事与愿违。本文深入研究来自新闻报道的教学案例,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传统需求法则在经济奖惩失灵时的特殊体现,结合系统资源约束的“约束迁移”理论,提出了科学分析和解决经济奖惩失灵问题的新见解。同时,采用实证方法分析本研究案例中奖惩政策存在的不足并寻求相应解决方案,深化了该经济学教学案例分析。
Abstract:
Economic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refer to the use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centive mechanisms of the economic system to encourage or correct people"s specific behaviors. Economic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sometimes fail, or even backfire.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teaching cases from news reports in dep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it discusses the special embodiment of the traditional law of demand in the failure of economic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constraint migration" of system resource constraints, it proposes new insights for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economic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failure. At the same time, it uses empirical methods to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reward and punishment policy in this research case and seek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deepening th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s teaching case.
关键词:经济动机;需求法则;经济人假设;经济奖惩;约束迁移
Key words:
economic motivation;law of demand;economic man hypothesis;economic rewards and punishments;constraint migration
中圖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7-0244-03
1 教学研究案例
本文探讨源于新闻报道的教学案例:国内某幼儿园要求家长必须在下午五点前将幼儿接走,但总有许多家长不能按时到园,导致园内人员的工作时间被迫延长。为此,幼儿园想出了对策:迟到家长将为园内工作人员的超时服务支付罚款,每次5元。然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迟到家长的人数不降反增,上升到原来的一倍多。
这是一个典型经济奖惩失灵的案例:幼儿园试图利用“罚款”这种经济惩罚来约束家长的迟到行为,不料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若将家长迟到看作一种需求,那么传统的需求法则在这里看似就不再适用了。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探讨该反常现象出现的原因,采用实证方法分析本研究案例中奖惩政策存在的不足并寻求相应解决方案。
2 关于经济奖惩失灵的原因探究
2.1 社会动机替代经济动机
从本质上来说,需求源于动机。马歇尔首先认识到引起人类需求的不仅只有经济动机。他指出,除经济动机以外,诸如宗教的动机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选择[1]。率先提出动机原理并将其分类的是史蒂芬·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基于动机理论和类似的需求法则失灵的案例,他提出了基本的三类动机:经济动机、道德动机、社会动机[2]。其观点可概括为:当出现某种特定条件时,人们的经济动机会被道德动机或者社会动机替代,可以用于解释传统需求法则在经济奖惩失灵时会出现的反常现象。
2.2 经济人假设失效
作为经济学分析基础的经济人假设,可概括为微观经济主体本身有能力且在完备信息的前提下,能够充分运用自身理性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3]。一些研究经济奖惩失灵的学者的观点为:将经济奖惩制度作为纠正人们行为的主要手段是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原理;经济奖惩之所以失灵,是因为在实施某些罚款制度时,人们实际上并未表现出经济人的逻辑和特征[4]。
2.3 文献综述小结
以上为探究经济奖惩失灵原因的相关理论,对经济奖惩失灵的原因的传统解释分为两种:动机替代原理和经济人假设失灵。这两者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不足之处是未结合需求法则和实际案例做出探讨。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结合系统资源约束理论的“约束迁移”,提出科学分析和解决经济奖惩失灵问题的新见解。运用实证方法得出本案例中约束条件的变迁是导致经济奖惩失灵的主要原因,并论证一般情况下经济人假设的成立,借此补充和完善以上观点。
3 约束变迁原理
3.1 隐性需求转化
系统资源约束理论把经济体放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考察其行为特征的变化[5],“约束迁移”是其中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理论,是指由于重大技术创新、系统边界突变等因素而导致的约束因素的传导和突变、约束拐点的移动等。其原理在经济人的决策问题中也同样适用:外在因素的改变使经济人决策系统中的某些约束条件发生迁移,导致不同需求之间的转化,即理性的经济人总是在其特定的约束条件下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显性需求是指经济主体意识到的、能够明确清楚表达出来的、用以达到基本期望的一种内在要求和行为状态。隐性需求则是指一种潜意识、未明确表述的心理要求和行为状态[6]。可见隐性需求来源于显性需求,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显性需求相互转化。
对家长来说,未能按时接孩子所带来的罪恶感与愧疚感就是一个需要弥补的隐性需求。在幼儿园实施罚款政策后,原本的迟到行为不再被当作令人不安的非道德行为,而是一个有定价的合理行为。此时家长的决策约束条件出现了迁移,约束变迁促使隐性需求转化成显性需求,替代了家长为避免罚款的而产生的经济动机。因此,约束变迁促使隐性需求向顯性需求的转变是导致实施罚款后家长迟到次数增加的主要原因,随后我们将结合图形论证。
3.2 经济人假设成立
在实际生活中,经济奖惩所带来的潜在利益与损失往往容易被政策制定者忽略。在判定经济人所做出的决策是否为最佳时,不能单从经济理性层面来分析,而是要结合所分析问题的经济主体行为的特有约束条件,进行合理的“理性”行为假设[7]。最佳决策与主体所处的客观环境和面临的约束条件有关,当约束条件变迁并超过阈值时,最佳决策也会随之改变。同理,原本看似不合理的决策行为可能会随着经济主体约束条件的变迁而逐渐合理化。
在幼儿园出台罚款政策后,家长可以在按时接送孩子和交罚款之间做出选择,即家长可以选择“花钱买迟到”[8]。假设幼儿园的罚款恰好在家长可接受的范围内,则极可能出现家长迟到人数增多的情况。这里所说的范围就是约束条件的初始阈值,当罚款的金额逐渐量变超过阈值从而发生质变,约束条件发生迁移,即家长的决策条件发生变化,那么一般情况下理性的家长将不会再选择迟到。由此,我们认为本案例中的经济人假设并非失效。
4 案例的政策不足及解决方案
幼儿园这项罚款政策本身存在一定不足:幼儿园在定价收费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其金额大小及迟到时间长短的问题。幼儿园将罚款金额定为5元,金额太小,而且实行的是统一价格,显然不够合理。根据数据验证得知,罚款金额、统一定价的迟到政策和家长迟到人数有极高相关。针对制度的不足,我们考虑进行以下试验:
①假设将罚款金额再进一步提高,迟到人数在何时下降?
②若改变定价政策,该情况能否得到改善?
4.1 有效定价范围(试验一)
根据分析得出案例中的的需求曲线,并与传统需求曲线作对比,图1中D0代表传统需求曲线,表示需求随着价格的增加而不断减少。D1代表案例中的特殊需求曲线,按照案例中的情况,家长迟到人数随着罚款增加而上升得出案例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然从图1可知,案例中的需求曲线并非随着价格升高无限地往右上方倾斜,而是在价格低于P1时与价格呈正比,在价格大于P1后与传统需求曲线D1平行并逐渐向反方向移动,即需求曲线存在拐点N(P1,Q1)。
若将家长接受罚款看作一种心理消费需求,家长对罚款金额有一个普遍可接受范围,可解释为“约束变迁的初始阈值”。假设家长是理性的,迟到需求只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与罚款金额呈正比,那么当幼儿园的定价超出可接受范围0-P1后,需求将会随着罚款金额增加而下降。
为确定最大可接受范围的金额P1,我们对宜昌市收入水平、家庭背景相似的人群进行了问卷采集,回收有效问卷227份(回收率95%)。通过图2可知,可接受范围的P1为100元左右,即在0到100元以内基本属于无效定价范围,即罚款的作用可忽略不计,甚至可能有反作用。本案例中幼儿园的政策罚款为5元,该罚款不会对家长的迟到行为起到任何约束作用。罚款金额超过100元,迟到人数出现逐渐下降的情况,说明罚款达到了预期效果,即大于100元为有效定价范围。因此,幼儿园应该将罚款金额提高到至少100元,才会对家长的迟到行为起到约束作用。
4.2 差异化定价政策(试验二)
为论证改变定价政策对家长迟到人数的影响,我们在此讨论一种差异化定价政策:“迟到超过10分钟,罚款金额的翻一倍”。将实行“统一定价”和“基于迟到时间长短的差异化定价政策”(简称“差异定价”,下同)两种方案所导致的一周后家长每周平均迟到人数与实施政策前的每周平均迟到人数情况作对比。同时,将迟到10分钟内的人数与超过迟到10分钟的人数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
从表1中数据可知,虽然两种方案都会使迟到人数在实施罚款后增加,但差异化定价政策下迟到人数增长率却远低于实行统一定价下的增长率。同时,即使罚款金额不变,在实行差别化定价情况下家长迟到的总人数和迟到的时间都会减少和缩短,可知差别化定价政策的约束作用远大于统一定价政策。
5 总结
本文引入了系统资源约束理论中约束迁移原理,说明了案例中家长潜在心理需求向显性需求的转化是导致家长迟到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通过推导案例中的特殊需求曲线可知,家长的选择存在可接受范围,即该需求曲线存在拐点。拐点出现的原因是约束发生了变迁,当罚款金额逐渐量变上升到某特定数额后发生质变,超出了家长可接受范围,则一般情况下理性的家长将不会再选择迟到。
我们通过验证说明,经济人假设在本案例中依然成立,借此补充传统研究经济奖惩失灵的观点。其次,幼儿园的罚款政策的不足也是造成家长迟到人数增加的原因之一。为进一步深化案例分析,我们进行了有意义的试验,并基于试验结果给出了相应对策:有效定价范围内实行差异化定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使该罚款政策达到预期效果。
最后,由于经济奖惩制度也存在一定弊端,其未必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在选择运用时需要慎重考虑其可能的后果,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本案例中,单一的罚款政策所带来的效果十分有限,倘若政策制定者可以转换思维和角度,或许能够找到比经济奖惩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2]史蒂芬·列维特,史蒂芬·都伯纳.魔鬼经济学[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3]王秋石.微观经济学原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4]刘建利.经济奖惩的失灵[J].企业管理,2011.
[5]赵建华,郭琦.系统资源约束理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6]罗永泰,卢政营.需求解析与隐性需求的界定[J].南开管理评论,2006(03):22-27.
[7]董志强.行为视角的政策与制度设计[J].社会科学战线,2018.
[8]Distributions of Preferences and the "Law of Demand"[J]. Econometrica,1987,55(1).
作者简介:陶晓瑞(2000-),女,湖北黄冈人,学生,研究方向为经济学、管理学;赵建华(通讯作者)(1966-),男,白族,云南大理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系统资源约束理论、飞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