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胃肠,防治消化性溃疡
时间:2020-07-13 15:40: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例如暴饮暴食、吸烟饮酒、晚睡晚起等,使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因其复发率高而迁延不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为此,我刊特邀专家撰稿为您详解消化性溃疡的防治知识。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下面将从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保健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消化性溃疡的概况
消化性溃疡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胃肠道的黏膜发生炎性病变,病变可穿过黏膜肌层甚至更深。本病好发部位为胃及十二指肠、食管-胃吻合口处等。消化性溃疡作为常见病,约有10%的人会患本病,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男性多于女性。
消化性溃疡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后者的发病率高于前者,且前者多见于中老年人,后者多见于青年人。
1.病因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发生是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的损伤、防御修复能力不足的结果。常见的病因有胃酸和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遗传等。胃酸、胃蛋白酶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会使黏膜侵袭力与黏膜屏障防御力失衡,侵袭力过强或防御能力太弱均会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产生,其中胃溃疡多以黏膜屏障防御能力减弱为主,而十二指肠溃疡则以高胃酸分泌致侵袭力过强为主。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病,它可导致胃酸分泌过多,所分泌的物质会使细胞损伤,还可以削弱黏膜屏障防御力,胃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约为50%,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为60%~90%。有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高的人,更易患消化性溃疡,且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有利于溃疡愈合,溃疡复发率有所下降。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氯吡格雷等药物的人中,有10%~25%会发生消化性溃疡,其中非甾体抗炎药是导致本病的常见药物,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患者可出现上腹不适、隐痛、恶心、呕吐、饱胀、嗳气、食欲减退等症状。此外,部分患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遗传易感性较强,加上日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吸烟、饮酒,更易患本病。在临床上,其他情况也可导致消化性溃疡,如胃石症等;也可与其他疾病合并发生,如肝硬化、急性心肌梗死、克罗恩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一些感染性疾病也可导致消化性溃疡。
2.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为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以是钝痛、胀痛、剧痛、烧灼样痛和饥饿样不适感。消化性溃疡的疼痛具有以下四个特点:①慢性: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次愈合后又常复发,病程可达数年或十余年。②反复、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发作有季节性,以秋冬、冬春之交多见。③节律性:部分患者溃疡疼痛与进食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见于饥饿痛、夜间痛、餐前痛,进食后可缓解;胃溃疡多为餐后痛,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1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重复出现腹痛。④抑酸或抗酸药物可以缓解腹痛。有小部分患者仅会有消化不良的症状,还有一些无症状性溃疡,首发症状以消化道出血、穿孔为主,这需要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以免耽误病情、延误治疗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3.常见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病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比胃溃疡出血更多见。由于溃疡的程度不同,出血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较轻的可出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黑便,重者会出现大出血、呕血、暗红色血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不明原因的大便颜色加深,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当溃疡穿透胃及十二指肠内壁后,会发生穿孔,其中30%~50%是由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所致,且多数为老年人,因此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的老年人需要格外留心,避免就诊不及时造成弥漫性腹膜炎、损伤脏器、形成瘘管等严重后果。由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幽门梗阻,患者常表现为上腹胀痛,餐后加重,呕吐后腹痛减轻,呕吐物为宿食。若胃溃疡长期反复发作,其癌变的风险大大增加,而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发生癌变。
4.相关检查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X线钡剂造影、CT和实验室检查等。胃镜检查是消化性溃疡诊断的首选方法和金标准,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胃十二指肠是否病变、病变位置、分期、鉴定良恶性,对有出血的患者予以止血治疗,通过病理组织活检进行评估疾病进展,防止恶变。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X线钡剂造影渐渐被取代,但它仍有自身独特意义,适用于无法做胃镜的患者或不具备胃镜条件时,可以较好地观察胃的运动。CT用于诊断穿孔或穿透性溃疡,可对幽门梗阻进行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常用的有血常规、幽门螺杆菌检测、大便隐血试验等。
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目的为消除病因、控制症状、溃疡愈合、防止复发、防治并发症。临床上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从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和保护胃黏膜三个角度出发。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分为以下两类:①H2受体拮抗剂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药物之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该类药物中常见的有法莫替丁、尼扎替丁、雷尼替丁等。②质子泵抑制剂(PPI),该类药物为治疗溃疡的首选药物,见效快,一般2~3天便可控制溃疡,效果优于H2受体拮抗剂,常见的有雷貝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此外,在使用中需注意因这类药物会减轻症状,应事先排除溃疡型胃癌的可能性,以免延误病情。
幽门螺杆菌与溃疡关系密切,因此,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应当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当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为“四联方案”,即1种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生素+1种铋剂。抗生素常用的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替硝唑、喹诺酮类抗生素、呋喃唑酮等,铋剂常用的有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质子泵抑制剂。
保护胃黏膜,临床上常用铋剂和弱碱性抗酸剂。铋剂可包裹幽门螺杆菌细菌体并干扰其代谢以达到杀菌作用,服用后舌苔和粪便会变黑,此类药物通过肾脏排泄,因此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弱碱性抗酸剂常用的有铝碳酸镁、磷酸铝、硫糖铝等,可以与胃酸中和,暂时缓解胃痛,但无法单独使用治疗溃疡,需配合其他药物使用。
2.内镜下治疗
常应用于患者有溃疡出血灶的情况,包括出血点的钳夹、热凝固术等,对治疗溃疡活动性出血更直接、高效。
3.外科手术治疗
随着药物治疗与内镜技术发展,手术治疗越来越少,但当一些紧急情况发生时,仍需手术解决,如急性穿孔、消化道大出血且其他治疗无效时、病灶发生癌变等,且术后并发症也较多。
三、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患者的自我保健
去除和避免容易诱发本病的因素是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关键,这些因素主要有精神刺激、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饮食不合理、吸烟酗酒等。
精神、心理因素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原因之一,且中医也特别强调情志与病症的关系。如果人经常处于不良的情绪,胃的功能会受到影响,胃酸分泌增多,从而损伤胃黏膜而发病,导致疼痛加剧甚至溃疡复发,还会影响治疗效果。所以日常生活中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心情愉快,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精神和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尽量减少情绪上的波动与焦虑情绪,不要过度劳累或紧张,可以适当转移注意力,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与学习时间,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康复。
中医讲究三分治七分养,合理安排饮食,控制进餐时间且尽量少食多餐,可以帮助中和胃酸并减少胃的饥饿性蠕动,避免过饱而引起的胃窦扩张,有助于溃疡面的愈合;尽量保证营养均衡,应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及无刺激性的食物,并多吃蔬菜和水果,食物的温度以45℃左右为宜;相对的,日常还要注意减少一些生冷、粗硬难消化、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如咖啡、浓茶、可可、辣椒、油炸食物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牛奶和豆浆虽然可以对胃酸进行稀释,但因其中所含的钙、蛋白质会刺激胃酸分泌,所以不宜多饮。若一些患者症状较重,主食应以面食和软质食物为主,若发现疾病有复发的初步症状应多食用碱性食物,进食要细嚼慢咽,不可饮食无规律或暴饮暴食。共餐易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染,要尽量减少在外就餐的次数,有利于减少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性,在家中最好做到家庭成员餐具分开,定期消毒。
患者应尽量戒烟戒酒,健康人也应如此。吸烟会促进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胃及十二指肠黏膜血流量会减少,从而相关组织器官会出现功能紊乱,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尼古丁可直接损伤胃黏膜;此外,烟中所含的烟碱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造成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大大升高,消化性溃疡复发率增加;若经常饮酒,酒精会刺激胃酸分泌,损坏胃黏膜屏障,对其造成损伤,也容易引起溃疡复发。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不要熬夜,常做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同时,还要注意季节、气温变化对身体的影响,可随身携带一些碱性饼干或胃黏膜保护剂,以便在不适时服用。若发现大便颜色异常甚至上腹痛规律性有所变化,应及时就医。年龄偏大的胃溃疡患者应定期复查。平时还应多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相关医学知识,了解本病,也有利于自身保健。此外,胃泌素瘤及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梅克尔憩室、巴雷特食管等病,可伴发消化性溃疡,如果患上述疾病,应及时到消化专科治疗,预防溃疡发生。
以上所述只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最重要的还是应遵从医嘱,坚持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经药物治疗症状缓解,溃疡愈合后,仍需要继续服用维持剂量的药物,这对预防溃疡复发有积极意义。但部分患者在服药1周后会因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便自行停药,以致造成消化道黏膜未完整修复,治疗不彻底,因此一定要坚持服药,并熟知每种药物的服用时间及注意事项,如氢氧化铝凝胶须饭前服用,而复方氢氧化铝饭后服用;奥美拉唑须早餐前或睡觉前吞服且不可咀嚼药片等。消化性溃疡大多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将其根除,则溃疡不易愈合,愈合后也易复发,因此及时将其根除,也是预防复发的重要环节,但有一部分患者在服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后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此时亦不能自行停药,须遵从医嘱更换相关药物以达到全程用药维持治疗的目的。同时还应避免服用易导致溃疡复发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
综上所述,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患者的自我保健,不仅需要配合药物治疗,还可从心理疏导以及饮食控制等多方面同时进行,多管齐下比单纯药物治疗更好。
专家簡介:李学军,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擅长治疗各种内科杂症;擅长运用中西药内服、外敷、灌肠、针灸、穴位埋线、大肠水疗等特色疗法治疗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缺血性肠病、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 消化系统肿瘤等消化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