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宫腔镜检查子宫纵隔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37例分析

    时间:2019-01-10 04:35: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宫腔镜电切术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37例。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0型24例,Ⅰ型10例,Ⅱ型3例。结果:3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4~24个月,有效率为100%。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a)-249-01
      
      我院2005年3月~2009年7月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3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7例患者,年龄24~52岁,表现为月经量过多、和(或)月经周期紊乱,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7例有生育要求;术前均行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排除恶性病变,术前宫腔深度8.5~12.0 cm;术中均行腹部B超监护。
      1.2子宫黏膜下肌瘤分类
      荷兰Haarlem国际宫腔镜培训学校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将子宫黏膜下肌瘤分为3种类型[1], 0 型:带蒂黏膜下肌瘤,未向基层扩展;Ⅰ型:无蒂,向基层扩展50%。本组0型24例,Ⅰ型10例,Ⅱ型3例。1.3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常规术前检查与准备,术前6~8 h禁食水,术前3~4 h于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片400 μg以软化松弛宫颈。术后禁食10 h后进流食,并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3 d。
      1.4手术方法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宫颈扩张器扩宫口至10~12 mm,选用5%葡萄糖液做持续灌注液,糖尿病患者膨宫液为5%葡萄糖液(按1∶4加胰岛素对抗)。置入电切镜,首先观察宫腔内肌瘤的大小、部位、与肌层的关系及瘤蒂的宽度。如黏膜下肌瘤已脱出宫颈外,则首先用止血钳尽量钳住瘤蒂根部并切下,然后放入宫腔电切镜看清瘤蒂部位,切除剩余的瘤蒂组织,如有出血则电凝止血。对0型黏膜下肌瘤用电切环自瘤蒂根部切至浅肌层,切除肌瘤。对Ⅰ和Ⅱ型肌瘤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用针型电极在肌瘤最突出部纵形切开所盖内膜及包膜,再将肌瘤切割成碎片取出,尽量勿伤及周围正常内膜。对无生育要求的,应在肌瘤位于宫腔内最突出部分开始,直视下将电切环越过肌瘤表面至其后部,然后沿宫底向宫颈方向切割,注意切割不宜过深,以免引起严重出血甚至子宫穿孔。并将切除的肌瘤组织称重,全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2结果
      2.1手术情况
      本组37例肿瘤完全切除,1例Ⅱ型肌瘤因肌瘤嵌入肌层过深,恐发生子宫穿孔,切除瘤体75%,残余组织给予针刺电极凝固。术中切除瘤体直径大小1.2~5.0 cm,切除肌瘤组织称重10~80 g,手术时间15~60 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1例患者术中血清钠偏低,肌注速尿20 mg,3% NaCl静滴,补充KCl等对症处理,术后6 h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无肺水肿、肠管损伤、子宫穿孔、空气栓塞、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2.2随访情况
      随访4~24个月,0型Ⅰ型治愈率为100%,1例未完全切除者,术后3月宫腔镜检查宫腔内无肿瘤突出。术后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月经周期规律。均无宫腔感染、宫腔粘连、宫腔积血等并发症。7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5例妊娠,其中,3例足月分娩,2例妊娠中,无1例子宫破例,术后妊娠率为71.4%。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率占育龄妇女的20%~25%,其中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发生率占整个子宫肌瘤的10%~15%[2]。子宫肌瘤可通过压迫造成输卵管阻塞。异物反应造成子宫内膜感染以及子宫血供及收缩性改变,从而导致不孕。宫腔镜手术,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保留子宫、子宫不留瘢痕、日后剖宫产率低、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组36例患者一次性完成肌瘤电切,术中、术后出血少,妊娠结局良好,术后满意率为100%。
      术中B超监测,可显示子宫方向、深度、宫壁厚度。本组病例均在超声引导下手术,术中超声探头紧随电切环注意切除深度及范围,0型Ⅰ型均一次性完成,1例Ⅱ型肌瘤切除范围大于70%,无一例子宫穿孔及周围脏器损伤。因此,B超引导监护有重要价值,B超监视宫内外情况,宫腔镜直视宫内,两者同时进行形成互补,同时B超为宫腔手术提供导向,且费用低、无创伤,可最大限度替代腹腔镜监护[3]。
      另外,病例选择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对于初学者,最好先选择0型和Ⅰ型子宫黏膜下肌瘤,且肌瘤直径小于5 cm,多发、宽蒂和Ⅱ型肌瘤,术前应预处理缩小肌瘤和子宫体积,以减少手术难度。对深埋肌层的子宫黏膜下肌瘤,初次手术切除至周围肌瘤平齐即可,其余肌瘤部分待日后突入宫腔时再行手术。若子宫腔大于12 cm时,勿进行手术操作。本组患者并发症少,仅1例术中出现低钠血症,考虑与手术时间长、灌流液进入体内过多有关,今后应提高电切技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夏恩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2.
      [2]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5.
      [3]吴诗琦,文庆华,万红,等. 应用宫腔镜实施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汽化术[J].中国内镜杂志,2001,7(3):79-80.
      [4]邱焕勇.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临床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6):176-177.
      (收稿日期:2010-03-11)

    相关热词搜索: 黏膜 肌瘤 子宫 治疗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