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
时间:2020-03-30 07:53: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摘要]政治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因而它成为古今中外所有统治者孜孜以求的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当今社会,实现政治稳定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征途中亟需解决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孕育着政治稳定,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又容易滋生各种非稳定因素。为此,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将政治穩定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使两者形成良性互动。
[关键词]现代化;政治稳定;双重影响;良性互动
[作者简介]李德新,中共盐城市委党校教育长,副教授,江苏盐城224002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2-0001-07
一、政治稳定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
(一)理性思考:现代化建设需要积极、动态的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主要是指政治机制运行的常态性、政治发展的有序性和政治规范的认同性。也就是说,政治稳定是政治体制正常运行和政治秩序的良好状态,政治体系内部诸要素的排列科学合理,公民对现行政治体系持积极肯定和由衷的支持态度。其中,国家主权稳定是政治稳定的基本条件,社会稳定是政治稳定的充分体现,政府稳定是政治稳定的核心内容,政权稳定是政治稳定的重要标志。 任何政治社会,都存在着政治稳定的问题。我们结合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研究政治稳定的问题。必须紧密联系到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过渡这样一个社会、历史背景来确立现代的政治稳定观。具体说来,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政治稳定是与政治发展紧密相联的,必然由传统的既不对外部环境开放、内部子系统之间也很少发生交流沟通的那种带有僵化、教条、专制色彩的封闭型政治稳定,逐步发展为在保持对外部环境开放的情况下,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所获得的开放型政治稳定;从传统社会依靠专制权威、武装力量、愚民思想和高压政策来保持的专制型政治稳定,转向依靠公民利益的合理综合、表达、协调为基础的民主型政治稳定;必须摒弃那种死守教条、排斥改革、不求发展,只消极地维持原有政治秩序的僵化保守的静态型政治稳定,代之以随着社会环境系统的变化,通过自身调节机制的作用,在发展和创新中维持自身生存状态的动态型政治稳定。
由此可见,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开放型、民主型、动态型的政治稳定。这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所追求的政治发展目标。
(二)历史警示:政治稳定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石
早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尽管与中国在文化传统、经济结构、政治体系和历史背景上存在巨大差异,具有一定的不可比性。但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同处于东亚地区的邻国日本,在19世纪初,与中国发展的状况相比,不占任何优势。可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日本。这中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从社会政治环境的角度去作考察,不难发现,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一个世纪里,中日两国的政治稳定状况相差甚远。日本虽然局部动荡时有发生,但大的政治动乱屈指可数。这中间,日本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不仅没有对日本本土政治稳定造成影响,反而利用掠夺的大量财富和资源给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仅仅用了不到30年时间,就从一个战败国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实现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也是建立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之上的。战后,日本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和“一强多弱”的政党格局有利于国内的政权稳定,日本与美国的联盟也提供了安定的国际环境。历史证明,日本正是以大大优于中国及其他东亚各国的政治稳定环境很快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的整整一个世纪里,中国几乎一直处在对外反侵略的失败和内部战乱不断所引起的政治动荡之中。1840年至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从1843年到1850年,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有70多次,1851年爆发了持续14年之久,波及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历时4年有余,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后被袁世凯篡权。1913年至1917年孙中山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均以失败而告终。从此,陷入了长期的军阀混战之中。1927年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导致了长达10年的内战。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才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1946年至1949年,蒋介石集团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直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宣告中国长期以来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局面的结束。
历史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稳定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治稳定都是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而基本的前提条件。
(三)实践启迪:政治稳定与否必然影响现代化的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这些都是与有无稳定的政治环境分不开的。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我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因此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基本稳定的国内环境,从而保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在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同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从1956年到1966年,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党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正确的,所以社会政治是基本稳定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因此取得了很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积累了物质技术基础、骨干力量和工作经验。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这场“天下大乱”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到巨大破坏。
正当我们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陷入“左”倾失误的时候,亚洲“四小龙”却快速地走上现代化之路。二战前的“四小龙”,与中国的情况差不多,都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阶段,经济发展有限。二战后,日本的衰落给东亚其他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进入20世
纪60年代以后,新加坡、韩国、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先后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它们以良好的政治稳定作基础,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和全新的工业化战略,从而迅速地实现了由工业化向现代化的发展,为世人所瞩目。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設、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成功探索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和发展成果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从而使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我们党、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对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珍惜和维护。所以,早在1987年邓小平会见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时就指出:“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摆脱落后状态,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个重要结论是中国人民总结一个半世纪以来,特别是建国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而得出的。
二、现代化建设对政治稳定的双重影响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政治稳定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但是,现代化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是极为复杂的,也就是说现代化建设过程并不注定与社会的政治稳定相伴随,有时正好相反,往往会伴有一定程度的非稳定因素的增长。正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所指出的:“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孕育着政治稳定。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积累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丰富经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在改革中全面优化社会结构,从而形成现代稳定的社会体制;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保证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稳定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也会滋生各种非稳定因素。现代化孕育着政治稳定,这并不是说现代化过程一定会给社会政治稳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恰恰相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历程已证明在现代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常常会滋生出大量不稳定因素。中国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也面临着同样的考验。
(一)现代变革可能造成政治不稳定
现代化是社会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巨大、深刻变化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改革是翻天覆地的伟大事业,必然引起社会各个领域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第一,在社会政治领域中,一些不适时宜的旧的政治体制被打破,而新的政治体制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这种“真空”地带或多或少地会形成一个暂时的“政治无秩序”。第二,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经营方式的转变的过程,在这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整个社会的经济关系将出现重组,因而利益获取上也会出现暂时的失衡,利益失衡容易造成政治失稳。第三,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使得人们内心世界的矛盾和冲突加剧,涌现出许多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政治观念,极容易导致政治倾向分化,由不同的政治观念的碰撞所引起的不同政治行为的摩擦必然会影响到社会政治稳定。第四,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参与的扩大与政治制度建设滞后的矛盾,政治权力的配置与经济实力不符的矛盾,西方民主的影响与中国特色民主发展道路的矛盾,政治生活民主化与政治权威自身现代化的矛盾,政治民主的社会期望值与社会满足度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处理不好,就可能带来政治体系凝聚力和控制力的削弱和政治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二)政策失误容易产生政治不稳定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和目标而规定的行动准则和行动方向。正确的政策,能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进步和安定。反之,政策失误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混乱,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特别是现代化追赶中的后发展国家为了缩短现代化进程的时间,经常采用一些非常规政策,当人们对政策所造成的后果缺乏承受能力时,会造成大众认同危机。因此,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政策性造成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容易诱发不安定因素。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历史、地理、资源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如果不采取正确的政策导向,逐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反而使地区间的差距不断扩大,这就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很容易产生政治不稳定。
政策性造成的失业人口增长过快容易产生不安定因素。在经济体制的转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失业人口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失业人口增长过快,而各级政府又不能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安排好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基本生活,就可能导致失业者产生利益丧失感,在言论和行动上发泄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
政策性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分拉大容易滋生不安定因素。随着改革的深入开展,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也会比较突出和尖锐。若不及时地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加以调整,造成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分拉大,甚至出现贫富悬殊,在这种利益不均衡的基础上就有可能引起范围和程度不同的政治冲突,出现社会结构不协调。
(三)权力腐败势必导致政治不稳定
权力腐败的发展蔓延是造成政治不稳定的诸多因素中最直接的因素之一。邓小平谈到1989年发生的严重政治风波和动乱时指出:“这次出这样的乱子,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腐败现象的滋生,使一部分群众对党和政府丧失了信心。”其一,党政干部是党和政府的代表,他们的腐败必然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极大地伤害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严重破坏了政治稳定的群众基础。其二,腐败行为不仅侵占国家资产,而且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不公平竞争,使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行为扭曲,挫伤了人民群众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积极性,极大地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严重破坏了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其三,腐败会毒化社会风气,导致道德沦丧,破坏精神文明建设,磨灭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