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罗生特医生烽火赴齐鲁

    时间:2021-01-09 04:37:0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孙振民 刘玉芝

    80多年前,罗生特医生从万里之外的奥地利来到中国上海,开启了在中国长达十年的奋斗经历。他于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称为新四军中的“白求恩大夫”“大鼻子医生”。

    罗生特先后转战华中、山东、东北等地,其中山东是他最不能忘怀的地方。他在这里工作战斗了两年有余,不仅医治了罗荣桓的病痛,救治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大量战士和群众,还积极宣传、普及医疗卫生常识,创建战地医院和卫生培训学校,为当地军民筑起一道生命防护线。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罗生特还撰写关于时局的文章,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气概。

    初到山东,义救罗帅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主义在欧洲日益猖獗,既是犹太人又是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员的罗生特生活日益艰难,他多次遭到德国纳粹党迫害,身体受损严重。在被纳粹政府驱逐出境后,他几经辗转,于1939年来到中国上海。

    罗生特先在上海开了一家诊所,后经国际主义战士、进步记者希伯介绍,来到新四军中成为卫生顾问。在新四军生活的这段时间,他与许多抗日将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陈毅、刘少奇、彭雪枫等人都是他的至交好友。后来在陈毅的推荐下,他为罗荣桓治疗疾病。

    罗生特利用高超的医术初步治愈了困扰罗荣桓已久的疾病,为其奔赴山东抗日根据地埋下了伏笔,但也留下了一段历史公案,即罗生特何时、何地首次给罗荣桓治病。学者祝小茗认为1943年春罗生特等人在淮北给罗荣桓治病,王贞勤则说是1943年4月初罗生特在江苏淮安盱眙县新四军军部给罗荣桓进行治疗,而崔义田提到的是1943年秋陈毅派罗生特去山东给罗荣桓看病,曹天生则认为是1943年6月罗生特和卫生部长宫乃泉到淮北四师驻地给罗荣桓看病。

    由于当事人故去,许多珍贵史料遗失,罗生特首次给罗荣桓治病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已无法考证。但从《罗生特传》作者格尔德·卡明斯基的记述和罗荣桓夫人林月琴的回忆来看,罗荣桓去新四军找罗生特看病的可能性更大。

    可以肯定的是,罗荣桓的病情经过罗生特的治疗得到了初步确诊,但并未得到彻底根治。

    抗战后期,罗荣桓身兼多职,工作压力很大,每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长时间辛苦工作使罗荣桓身体状况不断恶化,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但身负重任的他又不能长期离开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了更好地治疗罗荣桓,经多方协调,罗生特踏上了前往山东的路程。

    罗生特对罗荣桓的病情非常担忧,多次提醒罗荣桓要保证每天休息时间在五小时以上,但罗荣桓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仍忘我工作。罗生特认为一名好的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还要有鹰的眼睛、音乐家的耳朵,以便能精确观察病人,辨别病情;要有灵巧的手去缩短时间,减轻病者的痛苦;还要有戏剧家的嘴巴,以明快的语言去安抚病人,减轻他们的精神痛苦。在治疗罗荣桓的过程中,他很好地贯彻了这一原则。

    罗生特认真详细地观察罗荣桓的身体、生活和工作情况,不厌其烦地多次同罗荣桓交流,在充分征求罗荣桓及其夫人的建议后,他制订了周密的治疗方案,尽最大努力稳住了罗荣桓的病情。林月琴曾说:“如果没有罗生特的精心治疗,罗荣桓将会遭受更大的痛苦和折磨。”

    医名远扬,功泽齐鲁

    为防止罗荣桓疾病复发,罗生特没有返回新四军,而是在山东抗日根據地驻留下来。当时山东抗日根据地医疗状况恶劣,医院、诊所稀少,医疗物资极度匮乏,医务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很多战士和群众因为得不到及时医治而身亡,罗生特对此忧心忡忡。他认为,医护人员既要有医术,又要讲医德,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实行人道主义,只要有能力,对患者就没有拒绝的权利。他积极走进军队,并同群众打成一片,不辞辛劳地为他们诊治疾病、治疗伤情,他曾说:“我来中国,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革命。”

    1943年11月,滨海战役正打得激烈,为挽救一名指挥员的性命,罗生特在连续做了十几例手术极度疲劳的情况下,依然奔赴前线。他挽救了那名指挥员的性命,自己却心脏病复发。他不顾自身安危、救死扶伤的精神赢得根据地军民的一致赞誉,治病救人的事迹被当地群众传颂,大家都称他为“当代华佗”。《大众日报》曾报道:“国际友人罗大夫很和蔼地为老百姓开刀……解除了无数群众的痛苦。”

    在极为简陋的环境里,罗生特以精湛的医术治好了八路军山东纵队曾炳华营长的腿伤,救活了休克的妇女,也让难产的妇女度过生命危机。擅长医治妇科疾病的他,还在山东解放区积极推行绝育避孕政策,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的身体健康。

    作为一名中共特别党员,罗生特一直认真遵守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他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和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博得了群众的尊敬和好评。山东根据地军民朴实无华的品质也深深感动了他。他说:“战斗在山东解放区,与中国同志生活在一起,真幸福,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罗生特在为广大军民治病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医疗卫生制度和设施的建设。他不仅同山东军区卫生部领导商议如何完善战时医疗卫生制度,还积极筹办了比较正规的军区制药厂和战地医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缺医少药的局面,大大改善了当地的医疗环境。为纪念他的杰出贡献,如今山东临沂的莒南人民医院又被称为“罗生特医院”。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普及医学知识,罗生特还积极创办医学类刊物,刊登常见病预防、疫病防治和战场救护等方面的卫生知识,且在刊物上撰文介绍更多的医学知识。他虽是西医医学博士,但并不排斥当地流行的单方、验方,主张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病,曾利用所谓的“土办法”治好了很多疾病。

    罗生特还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自身长期的医学实践,并根据在华中根据地的医务工作经验,开办了卫生学校和培训班,为山东抗日根据地医护人员讲授战地救护、临床护理、战伤外科等方面的知识,积极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每逢遇到大手术和疑难病例,他都反复向医务人员讲解其病理和诊断治疗方法。据统计,罗生特开办的三期培训班共为山东抗日根据地培养了100多名医疗卫生人员,为山东抗日根据地医疗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并肩作战,精神永存

    罗生特一直坚持写日记,记录在中国的点点滴滴,并准备结集出版。遗憾的是,他在去世之前未能如愿。他在日记中提到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土地赋税制度、社会习俗和风土人情等,谈及了革命时期江苏、山东等地的具体情况。

    罗生特虽在山东短暂停留,却对山东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山东期间,他经常给根据地各大报纸投稿,谈及对侵略者的憎恨,对勤劳勇敢质朴的山东人民的喜爱。他在文章《山东印象记》《山东的冬天》中提到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日常情况,叙述了这一地区医疗水平落后、疫病流行的悲惨现实。但他相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会迎来最后的胜利,获得自身的解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在致好友爱泼斯坦的信中,提到希望能把八路军和新四军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报道给全世界,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抗战的艰辛和伟大。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罗生特竭尽全力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共驱日寇。虽然他的书籍未能出版,但给我们留下一笔精神遗产。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国际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抗战胜利后,罗生特被派往东北工作,担任东北野战军一纵队卫生部长。1949年11月,他返回奥地利。1952年4月22日,他在以色列病逝。

    编辑/杨洋

    相关热词搜索: 齐鲁 烽火 医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