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原因与影响
时间:2020-03-29 07:51: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一种历史的自然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本质性与中国国情及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的体现,也是中国社会状况满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条件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从19世纪末开始传入中国的,但其真正产生巨大的影响,以至被人们接受,却是在五四时期。这个来源于遥远德国的思想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又是如何被中国人所接受作为指导中国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值得去深思的。马克思主义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被受关注。特别对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产生了极大影响、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人类最美好理想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历史原因;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原因
(一)中国革命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被侵略史。近代中国的思想家们都在苦苦的寻求一条可以实现国家的生存、发展、强盛的道路,近代社会的中国人民也从外国列强侵入中国的第一天起,就进行着坚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在这一时期,众多的救亡思想,富强理念纷纷涌来,充斥着当时的理论界,形成了类似前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情形。毛泽东指出:“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生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从洪秀全全民幸福指数。
在我国,“让人民幸福”已成为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共识,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也成为各级官员的关注点。2011年,全国各地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为主旨的“十二五”规划纷纷出炉,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庆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
因此,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是辩证统一的,是幸福内含的两种属性。社会的制度与发展影响着个人的幸福,社会对于帮助个人追求幸福富有历史赋予的责任,社会的保障是个人幸福的基础;个人幸福是社会幸福的组成单位,个人对于建设社会幸福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个人幸福是社会幸福的活生生表现。
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一种学说和武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的爆发,显示出了无产阶级的强大力量同时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迅速对十月革命的爆发做出了回应。李大钊在第一篇关于十月革命的论文《法俄革命比较观》中,这样写到:“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革命,是社会的革命而并著世纪的革命之彩者也。”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热情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陆续介绍到中国来。国人对改变中国命运的迫切需求主观因素和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客观条件相结合,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而迅速的传播。
(二)工人阶级的发展与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我国的无产阶级还有着独特的自身特点。其一,由于帝国主义、中国买办、官僚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大都把企业设在沿海沿江的少数通商口岸,因此我国的工人阶级广泛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里。据一八九四年统计,集中于上海、汉口,广州的产业工人占67%,其中上海一地就占46%。这为以后的工人运动发起提供了先决的地理条件。其二,中国的工人阶级是受压迫最深的,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的多重压迫,因此有最强烈的斗争欲望和革命要求。其三,中国的无产阶级大部分是来自破产的农民,这就使他们和农民有了天然的联系,易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在革命中有广泛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作为一种代表劳动人民大众利益的具有世界性意义的理论,其倡导的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文明主体的悲惨生存境遇密切相关,是以工人阶级武装斗争为基础和先锋队的革命斗争理论。有了以工农阶级联盟这一坚实的阶级基础为依托,马克思主义很快在中国传播开来。
(三)西学的广泛传播使国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认识逐渐成熟
在五四时期我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这一运动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在这一时期西学的传播更为大众化,平民化。新思潮,新文化,新理念的影响力不再是局限于少数上层阶级的范围,开始具有了一定的群众性。。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扫清了旧的腐朽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落脚营造出一个合适的环境,没有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民主和科学精神的热情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很难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扎根的。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条件具备之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就会在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勃然兴起,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同时也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种子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们不单单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一种思潮、一种学说,而是把这种学说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如果只是一种学说、思潮,就失去了本身的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救亡图存的思想武器,适合中国革命实际,我们选择马克思主义,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头脑,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地上深深扎根,以其特有的革命性、科学性、实践性被中国人所接受,从众多的潮流思想中脱颖而出,彰显了其独特的魅力。一个再优秀的理论如果不能和实际相结合,不能与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相结合,那就只是一种空谈的思想,成不了思想的武器。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传播进来,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引起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李大钊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实际中去,指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面。例如民主主义的理论,不论在那一国,大致都很相同。把这个理想适用到实际的政治上去,那就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質情形,有些不同。社会主义,亦复如是。”[3]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宣传阶段,更要运用到实际。李大钊还指出:“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所以现代的社会主义,包含着许多把他的精神变作实际的形式使合于现在需要的企图。”
陈独秀则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空谈的理想,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实际的作用,在《马克思的两大精神》中指出“我很希望青年诸君能以马克思实际研究的精神研究社会上各种情形,最重要的是现社会的政治及经济状况,不要单单研究马克思的学理,这是马克思的精神,这就是马克思第一种实际研究的精神。”
陈独秀又说:“青年们尤其是社会主义青年团诸君,须发挥马克思实际活动的精神,把马克思学说当做社会革命的原动力,不要把马克思学说当做老先生、大少爷、太太、小姐的消遣品。”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于马克思主义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不难看出,这种思考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不光要学,更要将它运用到实际中去。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在五四运动过程中广大民众逐步认清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反动当局的本质,国人认识到只有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才能获得自由和解放。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经历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后,找到了一条带领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正确道路。最终选择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在一次次的尝试与失败中不断前进。五四运动中所孕育的中华民族不可摧毁的中国心、民族魂,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英勇奋斗、努力拼搏。任何困难都不能击垮中华民族,五四运动旗帜鲜明地表示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组织工人运动,获得最终的胜利。
作者简介:邹敏(1992-),女 汉族 学生 法学硕士 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专业,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史研究方向;
史磊(1991-),男,汉族 学生 法学硕士 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