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时间:2024-01-15 13:22: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浅谈中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强化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过程管理,主要是根据确定的目标要求实行量化考核。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不断重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我国中职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了一个大提速的时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即学历教育已根深蒂固,给中职教育带来的学非所用、用非所长、学而难精的不适应影响,成为限制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探索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所有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中职教育的发展取向和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1.中职教育的发展取向发展中职教育是现代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新型产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中职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就业教育,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教育,为企业量身打造、培养技能型紧缺实用人才,已成为当代中职教育的发展取向。中职教育,企业是“入口”与“出口”的关系,只有“出口”畅,才能“入口”旺,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实行合作,保持供需零距离对接。而传统的“培优”教育,学生需要3~5年的岗位学艺或更长时间,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用人的需要。
2.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现代企业的性质已充分决定了它们的人才观念,即具有经验较丰富的一线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重在“技能”两字。作为向企业输送人才的中职教育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企业的需求。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理论学习多、实践少、动手时间短,出校不能马上上岗。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这种“技工荒”现象仍然存在,造成中职教育、企业供需差距扩大,影响中职教育的发展。
二、当前中职生源质量现状分析
1.中职学校学生知识基础、思想素质偏低由于升学和就业政策的改变,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普遍认为上中职学校没有发展前途;所以,基础好、思想素质好的学生都想尽一切办法上高中,考大学或高职院校。中职学校生源是挑选剩余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思想素质偏低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钻研精神不强,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享乐等,思想观念相对弱化,做事处世急于求成,对社会回报期望值明显偏高。同时还有一些学生步入社会多年,又重新返回学校学习。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知识基础、思想差异很大。采用传统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不能适应当代中职教育的要求。
2.中职学生的优势综合分析,中职生源虽然知识基础差,思想素质低,但他们智力素质并不一定差,只要我们朝着他们各自兴趣、爱好方面正确引导,不难发现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仍比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快;追求时尚,追求财富,出人头地梦想依然很强烈。因此,我们要发掘他们的潜力,实施“因材施教”。
3.中职学校学生家庭的期望中职学生知识基础差已成为家庭、社会的共同认识。因此,家长、中职学生的目标很明确:学一技之长,以技能立业,也就是技能成才。这种期望给中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不能按照以前的传统教育模式,即重“理”培“优”的学历教育来实现学生、家长的期望,而必须创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例如,中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创造交际活动情景,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克服只重视掌握知识而忽略语言交际的弊端。在教学内容上坚持实用、够用、易学、易得为原则,并把理论教学与专业目标训练相结合。
三、中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应该是我们中职教育教学比较切合当代中职教育实际和现代企业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它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原来初(高)中语、数、英、德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作为基础辅助教育,在完成(或分阶段完成)一定量基础辅助教育的基础上,按照专业要求以形成某项技能的需求来编制专业技术培养目标,组织理论与技能的一体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根据目标的需要确定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习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完成教学任务。
1.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强化技能训练为主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采用“分科教学,理论教学与实习训练分开组织”的模式,不可避免的出现内容之间的交叉重复,浪费时间;而且,理论教学与实习训练之间严重脱节,理论与技能孰轻孰重因人而异。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可以打破学科界限,以技能训练为核心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进度,制订教学计划,使理论教学完全服从于技能训练,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采取实用、够用为原则。
2.把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的相结合以前的传统教育是先理论教学,后实践,很少考虑企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出现学而不专、学而不精,甚至会出现学而不知自暴自弃的现象。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根据企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选择相应的理论知识实施教学,并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特别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适合中职学生基础知识差的特点。
3.根据不同培养目标确定相应的知识结构现代中职教育既是学历教育,又是就业能力教育;要紧紧围绕学生能力的开发确定本专业各专门化方向和不同的知识点、能力点,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明确设置的课程在目标培养中必须的知识点,能力培养中的位置,根据专业不同工种和不同层次需要编排选择,确定教学要求。并对行业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随时进行添加。中职教育应该是不完备的理论基础体系与相对完善的实践验证的结合。
四、作好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应完善的几个方面
1.强化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过程管理,主要是根据确定的目标要求实行量化考核。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考核办法,把考核作为学生学习能否达标的依据,也作为评价老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未达标的学生要让其重修或进行业余自修;然后,由学生提出申请进行补考,直到达标为止,再进入下一目标的学习。
2.制订和完善考核标准,强化考核制度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是以学生的能力训练为主旨。以目标为单位实施教学与训练,教学内容缺乏整体性、系统性,课题训练又相对独立,给教学和考核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编制出具体的考核要求、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制定训练课题和考核标准,做到保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各目标教学内容。
3.教学观念的转变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实用人才,这里的“技能”不能只狭义的理解为动手操作的技能,应该是具有某一工艺技术理论基础、相应技能素质并能及时拓展延伸的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发展,把技能型人才和技术人才截然分开,应坚持学生毕业就能顶岗就业,不需要适应期或需要很短的适应期。
4.中职教师综合素质的转变现代中职教育对教师不仅在师德修养、敬业精神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更重要的是在业务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每一位教师加强业务学习,进行角色转换,既是理论教师,又是实习教师(技师或工程师),向真正的“双师型”转换。各学校必须有计划的严格组织师资培养,以适应现代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