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校共育防治中学生抑郁:价值、问题与路径
时间:2023-12-29 14:04:3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以家校共育防治中学生抑郁:价值、问题与路径
有效破解家校共育困境,亟待建立健全家校协同的体制机制,有针对性地从理念共识、权责范围、沟通机制三个方面着力,努力达成观念统一、权责清晰、沟通顺畅的合作育人格局。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当前,中学生抑郁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问题。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主张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系统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其中,家校共育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紧密合作、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这种理念强调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合作,认为教育不仅仅发生在学校内部,家庭也是孩子成长和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关注中学生抑郁情绪,防止其疾病性转化,不能仅靠学校教育,而应立足家校共育理念,推动家校互动与合作,助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家校共育在中学生抑郁防治中的价值
校园是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其氛围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家庭是学生的生命之源和栖息港湾,家长个性、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都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变量。当今中学生抑郁多发,家校共育体现出重要的价值:首先,综合支持和关怀。家校共育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关怀,结合家庭和学校资源,以应对中学生抑郁问题。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其次,提供不同视角的干预方案。家庭和学校各自拥有不同的视角和资源,能够提供多元化的干预方案。家庭关注学生的家庭环境和个人情况,学校注重学业和社交情况,综合考虑有助于更全面地干预抑郁问题。学校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和教育资源,而家庭则提供更为个性化和贴心的支持。再次,共同监测和评估学生状况。家校共育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持续监测和评估,家长和学校能够共同关注学生的变化和发展,及时发现抑郁迹象并加以干预。最后,加强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与协同。家校共育能促进家长和教师之间更紧密的合作与沟通,这有助于了解和共享有关学生的信息,增进对抑郁问题的认知,从而更好地支持和帮助学生。总之,在解决中学生抑郁问题方面,家校共育能够有效整合两者的资源和力量,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形成一个更为有力和全面的支持体系。
二、家校共育防治中学生抑郁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健全,且往往同时面临学业、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同辈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与压力。而当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让短视频等快餐式娱乐方式成为青少年新的抑郁风险来源。更为糟糕的是,目前针对青少年抑郁情绪存在“泛疾病化”倾向,将部分青少年抑郁情绪上升为医疗问题。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家校共育成为破题的选择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家校共育还存在理念不统一、权责边界不明确、沟通渠道不畅通等突出问题
(一)理念认知不统一
关于中学生抑郁的界定、成因和干预方式,家庭与学校之间往往难以形成共识。第一,抑郁问题定义的不一致。家长和学校对于抑郁问题的定义可能存在差异。一些家长可能认为孩子的情绪问题是短期的波动,而学校可能出于管理的需要,更倾向于把它视作持续的问题。第二,识别标准不同。家庭和学校对于识别抑郁问题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在班级授课为主要模式的情况下,学校可能侧重于学业成绩下降、社交问题等方面,而家长可能更能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变化或情绪表现。第三,解决问题的优先级不同。家长和学校可能对解决抑郁问题的优先级有不同看法。不同家庭和学校在学业表现、心理健康和社交问题等不同问题的选择上可能不尽相同。第四,干预方式的选择不同。家长和学校对于抑郁问题的治疗方式可能存在差异。是否进行药物治疗、是否需要心理咨询、是否需要暂停学业等问题的选择往往在二者间存在冲突。在对于中学生抑郁的基本界定和干预方式存在较大分歧的背景下,达成家校合作并不容易。
(二)权责边界不明确
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还存在职责定位不够清晰……等突出问题。”这在中学生抑郁防治中同样存在。一方面,家庭教育缺位或越位。家庭教育缺位可能表现为家长对于孩子抑郁问题的忽视或缺乏足够的关注。这可能导致孩子在家庭中无法获得理解和支持,使得抑郁问题得不到及时干预。在一些家庭中,长期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对于孩子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缺少相关知识和意识。这可能使得家长无法有效地识别和应对孩子的抑郁问题。不仅如此,当学生出现抑郁情绪或抑郁疾病时,部分家长仍不能认识到自身问题,反而将所有责任归结到学校管理上。家庭教育的越位则体现为,部分家庭过度干预学生在学校正常的学习活动和人际活动,认为个人能够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提供更好的选择,甚至出现与学校的专业教学活动相冲突的情况。这种越位会给学生的学校生活带来更大压力,造成抑郁风险。部分家庭甚至会在学校采取专业干预措施之时,与专业干预发生冲突而减损干预效果。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的越界和错位。家校合作强调家庭与学校地位平等,主张紧密联系。然而,目前学校在家校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时,往往存在家庭和学生视角缺失的情况。一般而言,中学生在学校度过的时间较长,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也具备专业能力。但如果因此认为家庭应当处于被支配地位,那就很明显地忽视了家庭的主体地位。目前部分学校及教师将家委会、家长微信群、家长会等当成发号施令的平台,试图“教育家长”,并将家庭教育学校化。这种越位压缩了学生的家庭生活,模糊了家校界限,可能使学生、家长丧失主动性。
(三)沟通渠道不畅通
沟通渠道不畅通可能意味着双方在沟通和交流方面存在困难,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完整,或者存在误解和沟通障碍。具体表现包括: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家长和学校之间缺乏明确的沟通渠道或平台,导致信息无法传达;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全面,重要信息不能及时传递或者传达的信息不够全面导致信息的缺失;误解和不清晰的信息,沟通不畅通可能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歧义、误解或不清晰的情况,影响对问题的准确理解;少量或无反馈,沟通不畅通可能导致双方缺少有效的互动和反馈机制,信息传递的单向性会限制有效的沟通。针对中学生抑郁问题,家庭与学校往往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受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影响,也受到家庭教育、家长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但是,与此同时,学生又是家校之间的主要信息沟通桥梁,家庭和学校的育人要求如何得到有效沟通非常依赖于学生的状态。另外,家庭与学校都有自身的利益考虑,并不必然真诚交换信息。部分家长出于个人隐私的担忧,往往不愿将家庭情况如实相告。而部分学校教师出于对学校心理教育效果的维护,也不愿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家长坦言。此外,一般而言,现代家长与教师的工作节律高度一致,家校沟通往往无法实现及时反馈,更增加了家校沟通的难度。
三、完善以家校共育防治中学生抑郁的路径选择
有效破解家校共育困境,亟待建立健全家校协同的体制机制,有针对性地从理念共识、权责范围、沟通机制三个方面着力,努力达成观念统一、权责清晰、沟通顺畅的合作育人格局。
(一)推动理念共识
推动理念共识是解决家校共育中认知理念不统一问题的关键对策。建立共同目标,有助于实现家长和学校在处理中学生抑郁问题时的协同合作。首先可以开展共同培训和教育项目。通过举办针对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培训项目,使双方更了解中学生抑郁问题的特征、预防和干预策略,促进共同认知,并建立共识。学校要借助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协助构建聚焦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训体系。其次,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家长和学校需要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明确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下定共同努力解决抑郁问题的决心。再次,建立协作框架和共享资源。制定家校共育的协作框架,明确家长和学校在抑郁问题处理中的角色和责任,并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如专业人员支持和信息共享。然后,强调共同合作。加强家长和学校的合作是解决中学生抑郁问题的关键,这种合作需要双方共同参与和努力。最后,建立共同指导方针和流程。制定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流程,包括抑郁问题的识别、沟通方式、行动计划等,帮助确保双方在处理抑郁问题时采用相似的方法和流程。
(二)明晰权责范围
明晰家庭和学校的权责边界是解决家校共育中权责不明确问题的重要对策,可以促进更有效的合作与共同目标的达成。首先,明确责任分工。家庭和学校应明确在中学生抑郁问题处理中的责任和任务分工。这可以通过明确标明学校在学生学业和课堂行为上的责任,以及家庭在日常情绪支持和监护责任等方面的职责来实现。其次,建立协作框架。包括明确家庭和学校在抑郁问题干预中的角色和职责,确定各自的边界,以便在处理抑郁问题时减少冲突和混淆。再次,设定目标和评估机制。确定共同目标和评估机制,以便家长和学校能够共同评估抑郁问题干预的效果,并对合作方式和解决方案进行持续改进。然后,制定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在处理中学生抑郁问题时的职责,并明确合作过程中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最后,建立跟进机制。确定明确的抑郁问题跟进机制,包括家庭和学校在干预后如何持续关注和跟进学生的进展,以确保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但是,明晰权责范围不代表对合作的搁置。学校与家庭应建立共享资源中心,提供心理健康资源和信息,同时建立网络支持系统,使家长和教师可以分享信息和经验,增进共识和理解。
(三)畅通沟通渠道
畅通沟通渠道是解决家校共育中沟通不畅的有效之策。第一,建立定期会议与沟通平台。设立家长与学校的定期会议,以讨论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利用电子邮件、在线平台或手机应用等工具建立更方便、即时的沟通渠道。第二,透明化信息传递。确保信息的透明化传递,包括学生学业进展、行为变化和心理健康问题。定期发送学校公告、通讯或信息简报,以便及时分享学生在校情况。第三,提供双向反馈机制。设立双向反馈机制,鼓励家长和学校对沟通过程提出建议和反馈,以改进和优化沟通方式和内容。第四,开展沟通技能培训。为家长和教师提供沟通技能培训,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和倾听,改善沟通效果。第四,建立紧急沟通计划。设立处理紧急事件的沟通计划,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家长和学校能够迅速、准确地交流。第五,提供多种沟通方式。考虑到不同家长和教师的需求和偏好,应提供多样化的沟通方式,包括面对面会议、电话沟通、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第六,定期评估沟通效果。设立定期的评估机制,检视沟通效果和信息传递情况,以发现问题和改进。当然,良好沟通的实现不仅需要在手段上进行改进,更需在价值上提倡开放性对话和接纳不同观点,鼓励双方进行开放、理解和尊重的对话,接纳不同观点,以促进共同的认知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