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教育嵌入专业课程的路径研究
时间:2023-08-29 15:38:2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职业道德教育嵌入专业课程的路径研究
职业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最重要的价值是形成核心素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终身发展。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一、夯实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
专业课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嵌入需要进行严谨、科学的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使职业道德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有机结合,必要时专业的研究人员可以参与其中,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
首先,注重专业课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设计。专业课教师需坚持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将诸多职业道德规范与技能操作天然地融为一体,隐性地开展于学生的反复练习之中;对教学内容尤其是专业内容(知识和技能)背后的德育价值进行分析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其次,汲取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实施经验。教学过程中的随机性和复杂性要求专业课教师从细节着手,在现场把握教育时机——细节之下是学生认知和情感态度的反应,当学生在上课和考核的过程中表现出或违反了专业课教师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期望,教师应及时地表扬鼓励或提醒纠正。此举亦可加强师生互动、优化师生关系,实现德育的良性循环。
最后,优化专业课中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专业课中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其评价的方式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进行整体综合的评价,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信念、行为等。除专业课教师外,学生也应成为德育评价的主体,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深入交流访谈、生生之间的观察纠误、学生提交课程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之中,尤其发挥学生的自我评价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反思,使其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板,形成职业道德自觉。
二、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
专业课教师作为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主体,他们的意识与能力直接影响德育效果,如本研究中N老师对案例的选择、编制再到实施教学,尤其是实施过程中案例的呈现形式、师生的对话关系、讨论的有效程度等都导致当时的效果不理想。因此,提高专业课教师的素质迫在眉睫:
一要增强专业课教师培训的德育色彩。大力开展德育培训并将专业课教师纳入其中,当前可在专业课教师的培训中增设德育板块,德育培训内容要兼顾德育理论和实践,注重补齐教师德育实操的短板,从而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德育实效。
二要在校企合作活动中发展专业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素养。增加专业课教师的企业经历如企业调研、挂职锻炼,以此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操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相应岗位的职业技能,同时帮助专业课教师了解并掌握行业发展的普遍状况、最新动态、人才层次结构以及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切实提高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紧迫性意识。
三要重视专业课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反思与行动。学校教育包括专业课教学中有很多司空见惯的做法,这些做法被教师反复使用并逐渐成为教学习惯,年轻教师亦是照抄照搬,鲜有教师对其加以审视和思考——是否给学生的道德成长(包括职业道德)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行动中,研究者发现教师的权威性地位依然稳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尊重,这要求专业课教师对个人的教学“习惯”如教育态度、课堂组织方式等进行道德反思和行动。
三、注重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的培养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职业道德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学习态度包括三个方面,即认知水平、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如果三者之间的一致性较高,那么这种态度会更加稳定。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态度普遍不积极的问题,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纠正其对专业课的认知错误。认识与理解是形成态度的基本因素,对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必然导致错误态度的形成。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不积极,一方面是信息的来源有限或错误,另一方面在于学生的自我认知偏差,导致学生看待事物非常表面、片面。突出表现为诸多高职学生认为当前的学习无意义、未来就业不会在本专业领域。因此,专业课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专业课程学习的价值,不仅是未来谋生的手段还有其他价值,与学生的理想息息相关。
其次,唤起高职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学习态度(包括延伸出的工作态度、劳动态度)作为一种美好的人格特征,其背后的完美价值对学生而言具有基本的吸引力,教师要做的就是提供时机、向学生发出人格追随的邀请。比如行动研究中,N老师抓住传授新知识的机会增加认知的元素,引起学生的认知失衡,出现紧张感,从而产生动机、驱使学生摆脱紧张感、脱离失衡状态;也利用学生年龄相仿,鼓励学生模仿同伴(能力较强的学生),实现榜样的激励作用。
最后,培养高职生规范的操作习惯。改变学习态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专业课教师需接受这一现实情况并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可以从行为习惯入手,帮助学生建立一套新的行为模式并将其发展成行为习惯;同时利用统一的、伴有强制性特点的团体规定如课堂纪律、考核纪律,对违反课堂纪律(考核纪律)的行为进行惩罚,如批评、扣分等,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这一举措在行动中也被印证其有效性较强。
四、建立健全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机制保障
职业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最重要的价值是形成核心素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终身发展。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成长才是职业教育的价值旨归。
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育人环境。校园文化始终是塑造大学生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重要力量,是开展人文教育、人文渗透的重要抓手。相关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活动为在校学生注入精神动力的同时也可以将职业道德规范等元素融入其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专业课程应注意落实校园文化的相关要求,使职业道德规范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推进职业道德教育协调开展。做好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不单是专业课教师的自觉行为、教育教学活动层面的自觉改变,尤其是当前的管理制度下,非专门的德育教师如专业课教师,其观念和行为模式已经固化,职业道德教育并不在他们的教学任务之中。因此,校方应提供自上而下的指导、全方位的支持,打破固有的条块管理界限,实现交叉融合、协同联动。健全工作管理机制、落实专业课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要考评维度的同时通过必要的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约束、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
三要完善保障激励供给,畅通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专业课教师是师资队伍的主力军,以其积极的精神状态、雅正的言行举止、较高的人格修养感染学生,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提高专业课教师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积极性,学校应注重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激励机制,提供人员、资金等各类支持,解决专业课教师的实际问题。同时畅通教师晋升机制,提高专业课教师地位和职业认同感,将德育职责纳入教师晋升评价标准中并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如学生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