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对大国外交的意义
时间:2021-01-31 07:58:3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摘 要】 本文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产生背景和理论内涵:国无大小、和平共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多元交融、和而不同;居安思危、维护稳定;天人合一、持续发展;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大国外交的重大意义,以期展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魅力。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大国外交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成为主导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关键。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重大转变,这使中国的外交态势备受世界瞩目。在迈入新时代的重要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外交思想,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注思考,更是推动全世界共同进步发展的中国方案,大国外交由此拉开新的帷幕。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应运而生
首先,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搭建起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利益平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加密切,在“地球村”中世界各国不仅利益相依,更是荣辱与共。现有的国际秩序下,一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往往与别国的经济波动息息相关,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就可以看出,随着资本、技术、人员的跨国流动,各国经济活动日益紧密,世界各国都已成为利益链上的一环,利益互享的同时也让一国产生的经济危机会迅速传导演变成全球性经济危机。随着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出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项目的落成,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通过冲突、对抗的方式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合作才能共赢,只有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才能实现共同繁荣,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始获得愈来愈广泛的共识。
其次,全球性危机亟需世界各国凝心聚力构建“责任共同体”。世界各国经济依存度的提高必然会带来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相互影响,在享受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必然要应对随之而来的全球性问题,诸如生态危机、难民危机、恐怖主义、毒品泛滥等。这些跨国界的系统性危机,超过了任何一个组织或国家单独应对的能力,只有整合世界力量建立健全全球治理机制才能切断危机链条、减少和消除存在各种问题和隐患,做到未雨绸缪。面对全球性危机,没有一个组织或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构筑“责任共同体”就是将世界各国凝聚起来,在制定本国发展规划时着眼全球发展,在解决自身环境、安全、发展等问题时不忘“天下”、不忘“唇齿相依”,共同担起应对全球性挑战、建设美好家园的重任。
再次,社会信息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起沟通的桥梁。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通过网络不论何处的信息都可瞬息即至,信息的传播使得世界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信息化为世界经济的转型调整提供了便利,极大地加快了经济发展要素的流通和交互,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信息化为世界的发展创造了一條“高速公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为世界各国人民增进了解架起了桥梁、为文明的交融创造了条件,更为世界聆听中国声音、了解中华文化架起了桥梁,在互相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在成为拉近世界各国人民距离的纽带。
最后,中国的崛起与世界的发展同命运共担当。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并且仍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正在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连年高达30%,积极参与人道主义救援,是联合国维和事业中最大维和出兵国,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建言献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中国的崛起之路不忘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机遇,中国在各种场合多次鼓励并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的“发展快车”,共享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就旨在推动“丝路”沿线能够互利共赢共同繁荣。中国的发展理念不仅是要为本国人民谋福利,更意在惠及世界各国人民,这是对西方“强国必霸”崛起模式的突破、也是对“中国威胁论”、“醒狮论”的有力驳斥。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突破了民族、国界、意识形态的狭隘视角,站在全人类发展的新高度,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确立新型国际秩序、实现各国共同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思路、新保障。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当放下国籍、民族、地域之差,着眼世界的未来开始思考人类命运何处去时,世界的发展就连为了一体、人类的命运更紧密相依,“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共商、共建、共享”路上的指引牌。
1、国无大小、和平共处
自建国起,我国外交政策一直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在坚持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增添了国家相处的新模式。在政治上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以建立国与国之间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中国一直在处理国际纷争、维护世界和平中扮演着弥合分歧、劝和促谈的积极作用,如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过程中,正是因为坚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争端,才在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同时维护了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国家有大小、国力有强弱,但是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把各国放进人类发展进程的伟大事业中,在尊重彼此主权完整的同时,提倡互商互谅、管控分歧,通过对话的形式积极寻求各国的最大利益,从 而建立起包容、开放的友好伙伴关系,共同构建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2、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在世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着眼世界发展大局,提倡各国都应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本国短、中、长期利益,要主动将本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相融合,积极推动全球经济平等、健康、稳定发展。在全球发展大势中,不是只有你输才能我赢,更不是一国利益的获得必然损害别国利益,西方社会所信奉的“零和博弈”已然不适应如今的发展局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蕴含的义利观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提供了新思路。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到“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五年来,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路上一直不忘为全球发展凝聚合力,搭建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平台,用实际行动表明合作能够让利益惠及每一方,让世界各国人民能够共享发展果实。
3、多元交融、和而不同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的交流能够搭建起连接人与人之间心的桥梁,每一种文明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瑰宝,没有高低之别、贵贱之分,都凝聚着人类的进步和智慧。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互相借鉴,打造“和而不同”的文化交流平台,在增进多种文明彼此理解的同时消弭隔阂、增进信任。近年来,通过商贸、体育、旅游等多种文化活动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走出去了解世界,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到中国来参观、学习甚至工作、生活,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傳统文化正在世人面前绽放出迷人的魅力。自2013年起,中国通过举办“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开展“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等活动吸引了60多个国家、300多名汉学家走进中国,了解中国。与此同时,中国馆、感知中国等一系列文化项目的落成,也加深了国际友人对中国的关注和喜爱。良好的文化交流不仅加深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更为国际间合作奠定了理解的基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蕴含着中华文明中的和合文化,更凝聚着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美好未来的共同向往。
4、居安思危、维护稳定
在影响国家安全稳定的因素日益错综复杂的今天,各国人民唇齿相依、命运与共。面对全球性危机,世界各国应该凝心聚力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外部安全,用平等对话、商量协作的方式解决安全难题,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统筹建立传统和非传统安全一体化的安全模式。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出发,维护他国安全也是维护自身安全的一部分,不能以牺牲别国安全为前提来寻求自身安全。2015年年初,当也门局势突然恶化,战火迅速蔓延时,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不仅及时前往解救受困的中国公民,更秉持人道主义关怀主动帮助撤离他国公民。安全问题人人有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包含着新的安全观,指引世界人民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共护的安全新路。
5、天人合一、持续发展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在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时,大部分国家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都在积极探索更加环保、节能、可持续的发展,清洁美丽已经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然而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能够通过全球大气循环、水循环、物质循环等环节影响到全世界,诸如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生物多样性剧减等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都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要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广泛合作,共同打造清洁美丽的人类家园。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大国外交的重要意义
“执大象,天下往”,中国提出并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自我发展的同时站在全人类发展的高度思考人类文明将往何处去、世界将如何发展的宏大课题,这不仅融合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对外交思想的一次理论创新,为更好地进行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世界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新路径。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主导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经济的迅猛发展让西方发展模式在世界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我们看到资本的扩张带来的并不是全人类的共同繁荣,更多的是纠纷和战争。所谓的进化论、利益论、强国论等西方发展理论都不足以为世界的发展构建更加美好、和谐的蓝图。“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就是在继承和发展西方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破除了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单一中心发展道路,创造了世界各国可以在合作共赢中共同繁荣、进步的新平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搭建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框架,为世界现代文明发展提供多中心、共繁荣的发展道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大国外交注入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土壤,吸收并发扬了东方智慧,为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新形势下,中国的崛起不仅要弘扬中华文明,更要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时代相结合,用“和而不同”的发展观、“兼济天下”的义利观以及“协和万邦”的世界观为解决全球性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是传统“和合”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天下情怀,作为共产党人,始终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在自我崛起发展的道路上,时刻想着为全人类谋福利寻求全人类的发展与解放。着眼全人类的前途命运,超越了种族、国家之别,“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以天下为己任,致力于为全人类做贡献,更是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指引下,“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项目逐步落成,越来越多的区域合作项目拉上议程,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全球合作实践中来,全球治理、共建共享的理念得到丰富和发展,合作共赢的现实影响也日益凸显。“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指导,在发展中不断构建伙伴关系,共商、共建、共享让世界各国的发展更加密切。构建命运共同体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让国际秩序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从而在世界发展的长河中,让“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船能顺风远航。
【作者简介】
张 晶(1992—)女,陕西汉中人,陕西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