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中国产业园区转型迈进新时代

    时间:2021-01-27 04:01:5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张敏

    科技園区已经从最初的粗放型经营,进入到了精细化的产业园区的建设和经营。在整个演变过程中,因为涉及到一些文化要素和政策要素,所以就决定了每个国家或每个地区的园区建设的路径会有较大的不同。中国的产业正在进入转型期,这个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要到来的,它是由内外经济大环境所决定的,各地的产业园区建设必须吻合大的发展趋势,以及自身在大环境中所处的地位,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政策和建设思路。

    产业园区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上世纪50年代就在国外开始发展。我国的科技园区兴起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快速发展起来的,最初的发展动力来自于要释放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以及发展市场带来的对新技术的渴求。随后国家实施的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政策以及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国策进一步促进了园区的建设。园区自身的发展需求也要求园区去适应新的市场变化,现在的园区和最初的科技园区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无论是外观还是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有进一步探索,由于文化和政策的背景不同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别人的经验,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成功的要素,并结合他方成功的背景要素,做一些模式化的总结和借鉴。我提出了企业化人才为第一要素,产业园区要在政府的辅助下市场化运营。

    总结国内外的科技园的成功要素,常规而言有几个共同点:一是“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二是良好的区位因素,包括科研资源优越和自然地理优势;
    三是人才优势;
    四是完善的创业环境服务包括软和硬两方面的服务体系,此外,还涉及到文化和市场的要素。在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人的要素,不但是拥有技术背景的高技术人才,还要拥有具备企业家素质的人才。

    目前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的建设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了,名称上虽有差别,但所做的事情上差别并不大。科技园区一般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就建立起来的,由于政策的优惠和经验的积累,也将品牌扩展到很大的规模。比如中关村科技园区,从最初的中关村那条街区的势力范围,后来扩展到北京的各个区,现在也在全国的很多地方有了挂牌的合作。产业园区一般是最近几年成立的,是因应着发展产业的要求而发展的,一般是以产业分类聚集的,这也有点是科技园区升级的味道。究其内涵来说,会更加强调产业和产业资本的先导作用,但同时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以前的区别在于要素资源的位置排列顺序上的侧重点差别很大。产业园区一般需通过“聚焦、聚集、聚变”的过程来整合更多的政产学研等要素资源。建设从专业孵化器,专业研发中心,资本助力服务中心等来提供企业加速功能,为产业提供生命周期的增值服务来建立完整的产业发展创新链。以较早一点成立的南京麒麟启迪低碳智能产业园为例,他们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该园区是清华科技园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生态科技城)开发建设指挥部根据清华大学与江苏省、清华大学与南京市战略合作协议的精神于2011年正式启动的项目。因为这个项目是大学的背景和政府的背景的结合,本质上还是原来科技园区的延伸,以扶助创新创业为主促进小企业的诞生,园区的经营以建设为主题,着眼于未来整体空间的持续升值。它的名字好像是聚焦了低碳产业,但在它的园区主产业上并没有看出来。真正产生聚焦性质的产业园还是在最近几年,它的内涵是要以一个优质的龙头企业作为核心发展产业,并带动一批创新创业的项目企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支撑,这种方式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候的必然趋势。最近几年合肥市的发展就有些抢眼,5年前,合肥重点抓的两个龙头产业,一个是京东方,另一个是合肥长鑫。分别在显示屏和存贮器行业举足轻重,同属半导体行业。这两个项目的实施,第一是将地区的产业在未来占据了布局的高端,第二会产生聚合作用,引导相关产业的的集群化。今天合肥当之无愧地在电子产业争得了一席之地。合肥最近在首选特斯拉不可能的情况下,牵手蔚来,希望在电动汽车产业的未来占据一席之地,在目前特斯拉绝对优势的市场格局下,蔚来还有一场血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这几个动作来看,产业龙头在产业聚集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产业园区的发展正在经历一些重大的变化,但其中龙头企业的作用最为重要,它不但带来了现成的产业,还带来了一批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具有企业家素质的人才。合肥能在几年前决策做出这么大的动作,是由其内在原因的,恰恰是在电子行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这几年,有众多的安徽籍的有影响的行业人士活跃在各个阶层,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无疑会帮助地方政府做出重大的行业决策,而这一点正是其他地方政府所不具备的。在研究产业园区的发展的时候,很多人会忽视掉这一点,而这正是我想谈的产业园区现在发展中的问题之一,缺乏对行业的深层次了解,对产业的发展趋势不能明确地把握,这会导致招商工作浮于表面,对一些重要的企业在行业中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把握,会错失重要的战略机遇。那么怎样将这样的把握落实到产业布局中呢?

    产业园区的建设、运营管理产业化。产业园区是政府可以透过集约化的政策予以引导的重点经济抓手,所以常规的一般都会由政府来主导,人员由政府来配备。但政府的人员就不像产业界的人士对产业的认识那么深刻,虽然这几年也时兴政府聘请咨询顾问,当顾问对地方并无深刻了解的时候,很难说会对地方做出有针对性的咨询。所以,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都需要产业化,而对运营主体的考察就是看其对行业状况的了解,行业人脉的关系,以及对这些资源的聚合能力和产业聚合的思路等。地方政府的作用在和运营公司保持密切的接触,在保障地方发展思路的大环境下提供政策的保障和相配套的产业发展环境,地方政府要像对待自己投资的一个企业那样对待产业园运营公司。运营公司要相对待投资人那样对待地方政府,只不过从地方政府要的不是钱而是政策,回报给地方政府的不是分红,而是产业的良性发展,以及带来的地方经济和就业的良性增长。在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回位到裁判员的角色,产业园让位给运动员的角色。这是使得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南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尝试,但还不彻底,一般人员市场化了,主管人员还是政府人员,这可能主要和园区的大部分资源投入是政府行为有关,但政府工作人员对产业的了解一定不像做企业的人,因为这两种人的思维方式是有较大的差别的。一个对行业有深刻洞察力的人,会对未来的行业前景有自己的看法,知道那些东西会成为主流,这一点对做企业尤为重要,而企业家的思维是知道怎样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来整合各类资源去达成既定的目标。一个城市的产业发展需要有能洞察未来行业发展的人的参与和发掘,否则只能一味地跟风发展,对城市来说,都是短期的行为,永远不能使得一个城市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当这样的园区运营者进入时,他们会将这个产业的远景带来,并会给出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实施步骤,利用自己在行业里的人脉资源,将行业的高端资源逐步引入,产生聚集效应,当聚集到一定的时候,这些聚集就会产生聚合效应,园区企业之间互为支撑,在这些聚合反应中产生新的裂变,衍生出新的产业,这就产生了聚变效应。到了这个时候,一个城市的行业主导地位就算真正确立了。一个城市如果能有一至两个这样的产业,城市的地位就确立了。当政府把这样的方式作为长期战略来实施的化,如果在10年内能做出3-5个专业化产业园区的话,城市的经济发展自然就会走入前列。

    产业园区发展的其他要素都在现有的园区中实施著,引入专业运营公司后,需要重组这些资源,使之与产业园区的发展相配套,比如产业资本,一方面政府可以独立地组建产业资本,园区可以建立自己配套的产业资本,但对于重大项目需要大的投资集约时,就需要有联合的办公机制来解决,而不能只限于运营公司。这种办公机制目前还没有,像合肥市做的那样的大规模引进都是政府的决策行为,政府主导的资本平台参与投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决策快,缺点是后续的管理会存在一些真空地带,行为本身也容易被市场误读为政府的市场越位行为。

    产业园区的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潜力还待继续挖掘,产业赋能的概念不再只是在一个项目或是一个专家咨委会上,要改变现在一味地引进“高技术”人才的概念,高技术人才不能自动转化为地方的产业布局,还需要大量的有企业管理潜质和企业家潜质的人才,创办一个企业不再是一个单体技术的创新或突破,还需要一个团队将其变成产品,变成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团队的概念要取代“高技术人才”的概念,要将对个体人才的引进变成对团队的引进。

    园区运营也要引进专业的运营团队,将职、责、权、利做适当的分配,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潜力,他们会将园区的产业赋能变成一个体系。可以说他们是企业家的企业家,他们能串起更多的企业家,因为他们会分享给企业家们行业的远景并会引导企业家们一起将这个远景变成现实,真正地打造一个地方的产业布局。科技成果转化对产业园区来说不再是个主题的概念,应当予以摒弃,成果是否需要转化是企业自己需要考虑的一个题目。

    相关热词搜索: 园区 新时代 迈进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