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时间:2021-01-27 02:00: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党员干部必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时刻以德修身,锤炼党性,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共产党人的“心学”修炼永远在路上,一刻都不能懈怠、不能停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员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修心,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大美之德。作为党员干部,“心学”的修炼是第一位的。
要涵养“心境”,做到勤学不倦
做官必须清正,做人必须心正。“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心正则言实,心正则行端。古人把“正心”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石。而要做到“正心”,首先就要在学习上下功夫。“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要把加强学习作为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内在追求、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装门面、摆样子、图形式、走过场。只有加强学习,才能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才不至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才不至于陷入庸俗、贻误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有的干部学风不浓、玩风太盛。这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是要贻误工作、贻误大事的!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僵化、庸俗化。”只有勤学才能增长本领,提高修养。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在知行统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学以增智、学以立德、学以修身,做到心无杂念、德无杂质、行不乱章,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要提升“心性”,做到信念坚定
理想信念是基石,是定力。它集中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党员干部如果精神上“缺钙”,就会失去灵魂、失去精神支柱,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纷繁复杂、乱花迷眼的现实中迷失方向,甚至误入歧途。从现实生活看,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有的信仰迷失,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有的信念动摇,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幻想;有的信心不足,把配偶子女移民到国外,给自己铺就一条随时可以溜之大吉的所谓“后路”;有的精神空虚,“不问苍生问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有的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如是等等,都是十分有害的。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挺立于时代的风口浪尖,“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保持坚定的政治定力。定力是从严律己的内心自觉,是明辨方向的政治智慧。有了政治定力,才能心神宁静、稳如泰山、坚如磐石,对欲望诱惑具有强大的自制力和免疫力。
要调准“心弦”,做到心系群众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天下根本,人心而已。心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增强群众意识、增进群众感情,对党员干部来说,既是一种政治要求,也是一种工作要求,更是一种人格要求。“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心似秤,民意如山。只有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坎上,才能做到和群众心灵上共通、思想上共振、感情上共鸣、行动上共进,才能团结和带领群众,共同演奏出气势磅礴的改革发展进行曲。但遗憾的是,现实中,有的党员在灯红酒绿、推杯换盏中,忘记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结果交通方便了,却与群众的距离反而远了;通讯发达了,却与群众的交流反而难了;文化层次提高了,却与群众沟通的能力反而降低了。“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以权谋私与共产党人的道德本质是格格不入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明确“谁让掌权,为谁掌权”,始终牢记党员姓党,第一身份是党的一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约束是党的纪律,自觉端正权力观念,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当好人民的公仆。
要升华“心灵”,做到甘于奉献
奉献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体现一个人的姿态、胸怀、素质和价值。对于党员干部来讲,无私奉献既是人品修养、是基本操守,更是公仆义务、是崇高职责。“洁己奉公,官守之常节。”奉献精神历来被视为居官从政应具备的美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指出,认认真真地当好共产党的“官”是很辛苦的。他曾总结自己的人生格言是:“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不事张扬,只求实绩;勿忘人民,甘作奉献;鞠躬尽瘁,奋发有为。”今天,奉献精神不但不应过时,还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尤其是领导干部,职务越高、责任越大,越需要付出更多、奉献更多,越需要淡化“做官”心理,强化为民奉献的公仆意识。点燃一支烛,照亮半边天。党员干部只有带头奉献,才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以上率下,上行下效,使上下一心、万众同心。
要豁达“心胸”,做到同心协力
胸襟决定器量,境界决定高下。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胸如海,自会托起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心胸狭窄,甚至勾心斗角,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党员干部要强化协作意识,顾全大局。讲大局、讲团结,这是一条重要的党性原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团结,体现的是一种宽大的雅量、一种宽广的气度、一种宽阔的胸怀、一种宽厚的境界。团结出生产力、出战斗力。讲团结,就不得玩弄“心术”,经营“权术”,甚至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沆瀣一气、朋比为奸。孔子讲:“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为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只有“和”,才能“合”。我们党历来主张同心同德、干净清爽的同志情谊,反对团团伙伙、权钱交易。但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却仍有一些党员干部仍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片面地认为“只有进了‘圈子,才可进入‘班子”,热衷于“山头主义”,铤而走险搞亲疏远近、划圈划线,搞拉帮结派、利益输送、抱團取暖,无疑是非常危险的,也是十分有害的。每个党员干部都应从党的利益出发,不争权力大小,不计个人得失,以纯洁的党性、宽广的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求得思想上的团结统一,以恪守党的规章、严守党的纪律求得组织上的团结统一,从而形成向心力,增强凝聚力,发挥战斗力,推动生产力。
要摆正“心态”,做到艰苦创业
心态考验着一个人政治思想,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动向。面对红尘滚滚,面对各种诱惑,党员干部必须有定力、有坚守,不能失了分寸、乱了阵脚。从查处的案件看,贪官的腐化堕落,不少都萌发于心态失衡、心存侥幸,膨胀于贪欲无度、肆无忌惮。因为一旦心态失衡、权力观错位,必然会被物欲所困,被名利所累,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不能自拔,最终走上腐化堕落的邪路,结果毁了人生、误了事业。“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一些人滋长了一种贪图享乐的奢靡颓废之风,甚至产生了羡腐心态,热衷于和别人比职位、比待遇、比外快、比房子、比阔气、比排场、比享受,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导致精神涣散,斗志削弱。“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 故“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实践证明,艰苦创业不失为医治腐败这个毒瘤的一剂良药。党员干部要把心态放平、把期望降低、把欲望收敛,时刻以俭为荣,以苦为乐,坚决克服和防止醉心于灯红酒绿的奢靡颓废之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做艰苦创业的典范。
要磨砺“心志”,做到勤政有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心志是人之灵魂,是成功之本。“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革命导师恩格斯曾说:“有所作为是生活的最高境界。”孙中山先生也曾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在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党员干部“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富一方百姓上,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如果对本职工作都无所用心,敷衍塞责,而是一门心思图“升官”,谋“发财”,根本就不具备起码的从政道德。党员干部应以“尸位素餐、为官不为”为耻,不当太平官,不做糊涂官,不做平庸官,树立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真才实学、出真知灼见,以真心真意、促真抓实干,做到用心谋事、潜心干事、恒心成事,勇于担当、奋发有为,才能不辱使命、成就伟业。
要净化“心思”,做到廉洁自律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一棵果树要想长得好、要想硕果盈枝,就需要时常修枝剪叶。同样,要使党性教育之树枝繁叶茂,就必须常剪私心杂念之歪枝。一个苹果的腐烂是从“心”开始,一个干部之腐败也是从“心”开始。修得一颗平常心,无时不是快乐;修得一颗勤廉心,无处不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各级干部:“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生活中,名利诱惑无处不在,欲望熏染无时不有,如果不提高警惕,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就极容易在不法分子的“围猎”下一步步坠入泥潭而悔之莫及。须知,纪律是硬约束,守纪是硬要求。只有严守党纪国法,把纪律和规矩刻印在心、践之于行,做人为官才会“从心所欲不逾矩”,才不会离“谱”出“格”,才会干净、干事、不出事。党员干部必须把清正廉洁作为自己的立身之魂、执政之德,身正行端,清清白白,不见诱心动、见财心痒、见色脑昏,一身正气严律己、一门心思想工作、一腔热血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做一名組织放心、群众称心、自己安心的好党员、好干部。
作者简介
崔利民 陕西地方电力集团纪委书记、党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