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董秘生涯从科龙开始
时间:2021-01-25 20:04:1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钟亮 谷学禹
以前考大学的时候,总认为自己应该去学个物理或者化学之类的,梦想有一天自己成为科学家。但命运或许自有安排,我却学了经济类的国贸与金融。很幸运,我在兰州大学度过了四年美好的青春,在那里也学到了忍受做事的孤独与坚韧。毕业后来到广东顺德,记得还是向别人借的五百块钱,买了生活用品到科龙工作。我当时原计划被安排下厂实习做冷柜。机缘巧合,我后来到公司董秘室实习帮忙。感恩父母一直的教育,让我踏实地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积极好问,这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实习期未结束就提前定岗了。
那个时候,我感觉到工作还是很繁琐的,也需要仔细、认真。我这一辈子都记得,有一次写材料,一页纸居然有几个错别字。我的老领导就指着我的鼻子骂,说你这还是重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我当时恨不得挖个地洞钻下去。不过,现在回首看,我一路都是受他严谨工作的影响,很是感激他,因为从那以后我知道做事要认真、谨慎,对每一个出去的字都要仔细看。所以,我和自己手下交流时,都会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世上没有比认真更难做的。
同时,我还告诉他们,做人要有远见,不能只顾眼前。当时在科龙时工作很忙,复印的资料都到我肩膀高,我都成“印帝”。我当时心里面也不舒服,毕竟天天在那复印,也很枯燥的。后来领导给我奖励时,也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吃亏就是福。其实,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亲身经历教会我做人的道理。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你帮帮人家,人家都会记得你的。
2006年成为全国最年轻董秘之一
2002年,格林柯尔进了科龙。我负责去做中报,当时部门都没人了,就剩我一个,其他都走完了。关键是我还没亲自做过中报,啥都不知道,那时心情是相当焦虑的。领导说你不知道就去问别人。就这样,我看规则,问别人,自己临摹,几乎每天就睡四五个小时。还好,那段时间都顶过去了。作为一家A+H股的两地上市公司,我们做的定期报告都要做四个版本:H股、A股、摘要、正文。港交所定期报告要出中英文版,而且不能低于内地的披露水平。A股披露的要附到上面去,并且要翻译成中文,到最后我还要负责校对,工作量可想而知。不过,这段工作经历我觉得特别能锻炼人,同时体会到董秘工作在公司资本运作中的重要性。公司在日常信息披露和投融资活动中需要开展的工作很多,靠一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后来,我就开始组织筹建公司新的证券投资部门,现在叫证券投资部。伴随工作的开展与团队的组建,我的职务也从副经理升职到经理、证券部部长。
2004年,科龙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出事了)。那段时间其实是很紧张的,整个董事会的层面,就我、总裁、财务总监几个人在统筹配合着证监会的调查。而我当时只有26岁,太多的复杂场景自己并未经历。现在看来,需要感谢这段岁月,让自己快速成长,在后面遇到任何事情都会比较淡然地去思考和处理。
海信后来进来要收购科龙,当时经营层和管理层想法是有很大冲突的。我夹在中间,最后的时候我还是讲,在其位谋其政,我是董事会聘任的,我要给董事会专业的意见,这个在哪里讲都是没问题的。海信进来之后,我就做了公司的董秘,也是公司最年轻的高管,现在想来,他们最主要感觉到我做人做事有基本的准绳。2006年,28岁的我成为全国最年轻的董秘之一。董秘这个职业,太容易犯错误了,可以说每天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一直秉持父母的教育做人的原则:踏实做事、低调做人、与人为善。
海信进来之后,我与海信的管理人员相处还是很愉悦的,公司资本运作与信息披露工作忙而不乱(高峰时,公司出了近160多号公告),证券工作逐步步入正轨。总体来讲,包括海信在内的科龙四任领导对我还是肯定的。
由于多年的证券工作经历,我对招收部门人员有了新的理解:要求做事一定踏踏實实,最好招农村出来的,更能吃苦耐劳。那个时候,我招了很多毕业于全国名牌大学的年轻农村娃,现在他们很多都成长为上市公司董秘、投资企业的高管及中介机构的高级合伙人,也特别感恩他们与我共同度过了那段难忘的岁月,那是属于科龙“年轻人”的时代。
两次IPO,成了一面旗子
2008年,经过深思熟虑,我有了做点自己事情的想法。尽管当时经济形势很差,但我看事情喜欢看两面,经济不好的时候,我更看好是企业的机会,于是我想去做IPO。2008年8月8日,我去了中山松德做董秘,也是我做的第一家IPO公司。松德在当时是个小公司,只有数百号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是不同的,民营更多是家族企业或夫妻店。可以想象,当时上市还是很难的,但那段时间同样挺锻炼人。在上市过程中,原来可以提前半年,但由于被举报专利侵权耽搁。好在好事多磨,2011年2月1日,松德顺利上市,成为中山第一创业板上市公司。现在回想起来,我还觉得真不容易,一切或许都是最好的安排。上市后,我休假去攀登珠峰,从心理上又挑战了一下自我。回来后的4月份,考虑到身体因素,我选择了离职。
2011年10月份,偶然机会,我陪朋友去看超讯通信是否值得投资。当时来讲,超讯的收入规模与利润都是相对较小的,所以我并没有支持朋友想投资的想法。但万事皆有缘,当时与梁总(大股东)、万总(时任副总经理、董秘)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可能与他们的沟通当中,他们感受到了我的真诚与专业,所以他们就诚邀我过去负责公司IPO事项。当时我也想去看看,休息这么久也该干活了,可这一干就是十年。
超讯通信上市是很坎坷的。首先是股改,股改后,我发现券商有不足,于是我和老板建议更换了券商。没上市之前,民营企业不少都是野蛮生长的,上市就是为了规范。2012年,我们第一次到证监会报材料,报完材料后就财务核查,该规范就规范。第二次又重新报,终于被选中了。我当时刚做完腰间盘手术,术后很是痛苦,但还得坚持把核查工作完成,所以成功都是从磨难中历练出来的。直到2016年7月公司上市,这段时间包括做材料、业绩的筹划、整体进度的把控,都需要我作为IPO负责人与董事长一起去考虑。那时,尽管我们利润历年最高,但也只有四千多万元,和其他申报公司比我们优势不明显。当时在超讯,包括很多机构负责人,部门总监等对公司上市并没有信心。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和他们说,你们对我要有信心,因为在上市这方面,我是一面旗子,大家还是要抱有希望的。有好几次我就直接说,如果你们感觉超讯没希望,就把股份卖给我。天道酬勤,最后超讯通信顺利过会,2016年7月28日超讯通信成功上市。后来,他们都很感谢我。
我当时的想法是,公司上市后我再待四年,把公司辅佐到正确的赛道,做人做事我也没什么遗憾。从2016年开始,利用4年时间,我做战略的谋划,确定公司往物联网新赛道的方向发展,并且主导收购了三家企业,参股了两家企业。
在并购方面,我还是以看人为主,还有就是老板的视野。因为老板很骄傲的,大家气场要相近。我从资本运作来看,首先考虑企业情况,因为并购就像结婚一样,后面要朝夕相处的。其实并购就是企业文化的并购,所以这个方面需要考虑的事情更多。我一般都看并购企业老板的年龄、做事风格以及一些细节的差别。
期间,我还在科龙、松德和超讯提拔了董秘。我一直觉得,人和人之间情感都是相通的,你不能老顾及自己,一定要有共享的思想。不仅仅在上市过程中,多年来,我和别人沟通的时候,一直秉持以人为善,从不相识到相识,起起伏伏,我可能帮不到你,但是我不会害你,如果这样和别人真诚的沟通,你会赢得很多朋友。还是那句话,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有些时候可能暂时得不到回报,从长远来想,你帮了别人,别人也是知道的,并且会感恩你的。
一生只想把董秘做好做精
十余年的董秘生涯,我的一点体会是:董秘在工作性质上讲,首先是要求特别高的职业,要求有法律、财务方面专业知识,要有认真、仔细、严谨的工作态度,要求有处事不惊、临危不变的工作技巧。比如财务,我可能不会做报表,你要让我去看报表,我一点问题没有。为什么我不去兼财务总,因为术业有专攻。比如法律,没有一个比董秘更懂得公司法、上市法则。董秘就是扮演律师、扮演会计师角色。如果不懂財务和法律,做董秘很难的。所以也要感谢我的母校,专业基础知识都过关。
其次,董秘是做人做事的行业,包括与人为善、沟通有技巧、做事严谨,但真正做到却不容易。很多人说董秘是董事长秘书,其实是对这个职业的亵渎。对我们老董秘来说,这个也不在乎,还是那句话,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如果不了解,就是学习不够。比如我现在对规则可能不是每一条都记忆在心,但说到哪,我就知道找哪一章哪一节,或者我会请教更专业的证代、董秘。专业要求你懂,一定要懂到那个程度。所以,凡事都要保持谦卑性格,表达要尊重。我经常和同事们说:我们就是一个树枝上的小蚂蚁,对规则要敬畏、对人要谦卑。资本市场太大,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
回顾下我自己的经历,从事过深交所主板、 H股到创业板、上海主板,如果有个中小板、科创版经历,我的董秘职业就完美了,实现真正的董秘大满贯。但不管怎样,我都会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我始终认为,人一生的资源是有限的,只要把一件事情(董事会秘书)做好做精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