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健康饮酒可以解身心之愁

    时间:2021-01-16 16:06:0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周一海

    不少人认为,人类饮酒的历史比人类酿酒的历史更为久远。科学家发现,在距今约1 000万年前,人类、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发生了一个关键性基因突变,这个基因变异赋予了人类善饮的天赋。那么,这一关键的基因突变是怎么来的,人类为何迷恋饮酒,饮酒有没有安全剂量?

    东亚人特有“杜康基因”

    在自然界中,一些过熟的水果里含有乙醇,称为“酒果”。不知道何时起,酵母菌和水果建立起共生关系:水果为酵母菌提供营养和繁殖场所,酵母菌负责制造气味吸引动物。

    由于酵母菌能合成多种酯类、高级醇等芳香物质,这让“酒果”有类似香蕉和丁香的气味,而果中的乙醇是良好的溶剂,又容易挥发。这些香气便随风扩散,森林里的动物循着诱人的香甜气味,很容易找到“酒果”。

    但是,乙醇对动物是有毒的,尤其乙醇代谢中间产物乙醛的毒性更大。虽然动物和人类肠道内的微生物代谢活动都会产生少量乙醇,动物体内也会有乙醇脱氢酶等代谢乙醇的酶。但这些基础性酶是不能够耐受高浓度的乙醇的。

    科学家发现,在距今约1 000万年前,人类、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发生了一个关键性基因突变,这个突变让某些灵长目动物能够合成一种独特的乙醇脱氢酶-4,它们代谢乙醇的速度大约是普通乙醇脱氢酶的40倍。

    上海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中国人有一种特殊的解酒基因是其他人种没有的。这种“性能增强”型的解酒基因仅存在于中国人及与中国人有关的人群,如韩国、日本等东亚人群。由于该基因的形成年代与“杜康酿酒”这一中国历史故事的时间相吻合,因此被专家戏称为“杜康基因”。有数据显示,杜康基因存在于大约70%的汉族人体内,它有助于加快乙醇分解速度,同时能够分解与乙醇结构类似的存在于酒精中的毒素。

    虽然东亚人进化出了可以解毒的乙醇脱氢酶增强型基因,使人体能够迅速把乙醇降解为乙醛。但乙醛却是有毒的物质,长时间积存在体内会损伤肝脏。它必须在特定酶的作用下再次脱氢,降解成无毒的乙酸。可是东亚人却又进化出乙醛脱氢酶基因功能缺失的类型,在中国人中有高达1/3的人缺少乙醛脱氢酶基因功能。也就是说,酒精在体内可能无法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尤其是在中国的潮汕地区,这一基因的功能缺失尤其明显。喝酒很容易出现脸红的人群,大部分是因为体内含有丰富的“乙醇脱氢酶”,他们喝一杯酒就红脸,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不要再多喝了,咱是属于一杯倒的那种!

    美酒迷人的秘密

    飲酒可以浇愁吗

    在欧洲许多国家,孤独感被视为一大健康威胁。为了解决英国人的孤独问题,英国政府甚至设置了“孤独大臣”这一部长级职位,负责改善国民孤独感严重的问题。一些欧洲国家的政府鼓励独居人士常去小酒吧里喝些啤酒,聊聊天,或是带上一瓶葡萄酒去参加社交活动。可见酒是人类重要的社交纽带。

    乙醇能让大脑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等“快乐物质”,通过提升大脑内多巴胺的水平,让饮酒者产生虚假愉悦感:即便饮酒者正遭受不幸,也会觉得心情愉快。这就是许多人饮酒浇愁的原因。

    酒中还有酸、醛、酮、酚、酯、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物质,这些成分塑造了不同酒的独特味觉和嗅觉标签。酒中的有机酸会让口感饱满,有机酸在赋予“酒果”香的同时也参与酯化反应,为酒带来水果、蜂蜜等气味。钙离子能让酒更为清冽爽口。双乙酰能让酒带有奶油香,但在酒中只能少量存在,稍多就会产生让人不快的气味。正丁醇有椰子味。少量乙醛让酒喝起来有绿茶味,多了则会有水果味。

    饮酒过量的人,酒精首先抑制大脑自律神经元的活动,人起初会很兴奋。但随着酒精摄入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大脑神经元会受到抑制,人会变得举止缓慢,思维混乱,吐字含糊,走路跌跌撞撞。

    适量饮酒究竟有没有好处

    一个由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的研究者领导的全国科学家团队报道说,适度饮酒,即每天饮不超过1~2杯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比不饮酒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得肝炎的可能性小50%。

    非酒精性脂肪肝以肝脏中异常脂肪积累为特征。大多数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没有症状,但一旦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再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等相关死亡的风险会显著升高。

    原因还不完全清楚。已经知道的是,酒精对血脂水平有好处,因为它能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体内相对不足的“好”胆固醇含量。酒精也许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此外,某些类型的酒精具有抗炎作用。研究还发现,适度饮酒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生肝脏瘢痕化的严重程度,要轻于终身不饮酒的患者。

    非酒精性脂肪肝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死于冠心病的可能性是其死于肝脏疾病的近两倍。资料表明,如果不考虑肝脏病的话,适度饮酒对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是有好处的。然而,如果考虑肝脏病的话,通常的医疗建议是无论如何尽量别饮酒。

    酒精的“无害化处理”

    饮酒对人体带来危害,主要指的是乙醇在肝脏的代谢问题。乙醇进入人体后,5%去了肺,随呼出的气体排出体外;5%到了肾,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剩下90%的乙醇需要肝脏来进行处理。

    乙醇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醛,乙醛又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乙酸经过一系列作用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是人体对酒的完整代谢过程。乙酸、二氧化碳和水均无毒,但乙醛毒性非常大,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类致癌物。所以,无害化处理能不能彻底,人体肝功能就显得非常重要。

    高达1/3的中国人乙醛脱氢酶基因功能缺失。喝酒容易脸红的人,是由于乙醛脱氢酶含量低,或者工作效率低。要处理掉乙醛,就只能少量喝酒,或者间隔时间长一些,给足够的时间让肝脏来进行酒精代谢。

    即使两种酶都很丰富的人,也会出现饱和的现象。当摄入酒精超过人体处理能力时,势必造成有害物质在体内积存,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酒精肝、高血脂、脂肪肝接踵而来。

    而且我们肝脏的代偿能力非常强大,很多时候只是在它完全不能工作那一刻才突然告诉我们,肝脏不行了。但那时我们的身体都已经崩溃了,伤害无法挽回。

    人体饮酒有个“基本安全量”,即男性每天饮入的酒精量应当小于40克,女性应当小于20克。酒精量=饮酒量×酒的度数×比重0.8。例如饮酒量为半市斤(相当于250毫升),酒的度数为50度,那么饮入的酒精量就是250×50%×0.8=100克,换言之,一般50度的酒,女性不超50毫升,男性不超过100毫升。

    中国膳食指南明确指出,成年男性每天摄入酒精量不能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均低于人体饮酒“基本安全量”40克和20克。一般情况下,建议成年男性每天最多喝一瓶啤酒,或四两黄酒或红酒,或二两低度白酒,或一两高度白酒;成年女性则减半。

    如何健康地饮酒?

    ①喝白酒时要多喝白开水;②胖人不建议喝酿造酒;③清酒适合头发容易干枯者;④喝酒时多吃绿叶蔬菜和豆制品;⑤不要喝猛酒;⑥喝酒时不要喝碳酸饮料;⑦空腹时不要喝白酒;⑧喝酒后切记不要洗澡;⑨最好的醒酒物是果汁;⑩酿造酒尽可能热饮。

    相关热词搜索: 饮酒 身心 健康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