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以人为本是专题询问价值取向的核心

    时间:2020-12-06 22:06: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彭飞

    摘 要:专题询问作为人大监督的一个重要探索与创新,在“使专题询问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实效”的同时,明确专题询问的价值取向,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对于纠正我国专题询问价值取向中存在的偏差,完善我国现行的监督体系,至关重要。确立以人为本作为专题询问的价值取向的核心,主要包括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关键词:专题询问;
    以人为本;
    科学化;
    民主化;
    法制化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09-02

    我国法律规定,询问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方式之一,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而专题询问则是在询问的基础上对询问这一法定监督形式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专题询问作为询问的形式之一,围绕某个特定主题,有准备、有计划、有重点、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询问,使常委会组成人员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情况,更好地审议有关议题,提出更高质量的审议意见,有利于增强人大监督的力度和实效,促进“一府两院”依法履职,推动涉及民生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得到解决[1]。询问是人大监督的一种法定形式,专题询问是询问有侧重的细化,是人大监督形式的一种细化。其特点是:主题更有针对性,程序更规范,效果更权威,有刚有柔,避免走过场、摆样子[2]。专题询问,突出了“专题”二字,针对民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询问监督,进一步体现出了我国监督的以人为本的务实性。

    一、专题询问的开展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

    1.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专题询问作为人大监督的一种创新形式,作为监督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体现出人民监督的实效,进而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当前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带领下,应当就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专题询问,在此询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监督,贯彻落实询问的成果。从专题询问的开展到专题询问成果的落实,始终做到以人为本,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2.是由我国监督体系的本质特点决定的

    监督做到以人为本,这是由我国监督体系的本质特点决定的。从监督的目的来看,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被受到侵犯,为了维护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从人大监督地位来看,我国的人大监督,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当家做主的真实体现,即“权为民所用”的真实体现;
    从监督的实效性来看,专题询问作为人大的法定监督的一种创新和发展,具有监督的针对性强的特点,将询问的主题公之于众,在台面上充分地提出询问和做出回答,相比之下,是一种更为“显性”的监督,公民能够切实地体会到行使权力的真实性和回应性。

    3.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必然要求

    人天生就是一种政治动物[3]。作为一个政治学意义上的人,人的目的是自我完善,参与共同体生活以及行使公民权的过程。作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下的人民,政治参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的原因,公民的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许多政治议题还只局限于某些政治团体范围内,甚至某些政治议题是不可以加以讨论的,普通公民关于议题没有话语权。因而,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当前我国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专题询问,是一种扩大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

    二、专题询问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当前,专题询问在我国还处于初级探索的阶段,专题询问的开展还在进一步的实施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专题询问的价值取向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在。

    1.专题询问过于注重形式构建而忽视了对观念的改造

    在我国当前,各地方政府为了与全国人大的脚步跟进,专题询问的开展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当然是很好的,但是人大代表的观念似乎还停留在这样一种层面上,即询问就是人大对政府的拷问,就是在向政府“找茬”,而专题询问则更甚,就是对政府的某项工作的问题进行无情地“审判”。这种思想意识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对立思想,不利于监督的实施和顺利进行。在轰轰烈烈地开展专题询问的同时,缺少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这种价值取向的偏差,造就的专题询问必将会是畸形的或是病态的,最终将不利于这一人大法定监督形式的发展。

    2.专题询问过于重视人大的法定形式而忽视了民众的声音

    专题询问的开展遵循人大监督的法定程序,是其作为一种监督体系里的监督形式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其监督合法化的必备条件。由于专题询问的特殊性要求,需要公民更多地参与到专题询问中来,这就必然需要人大代表更多地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传达群众的诉求,但是在各地的人大中,这种能够保证民意、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建设尚处于不完善阶段。这种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为钻制度的空子提供了机会,从而呈现出只重法定形式,不重视实质的,走过场形式的专题询问现象。

    3.专题询问缺乏科学意识

    专题询问开展缺乏科学性是一个显性的问题,其缺乏科学性的原因,一方面专题询问作为新的监督形式,其开展处于初级阶段,因缺乏必要的先验性的借鉴,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很多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原因,在于专题询问的议题的确定缺乏科学性,针对议题的确定,拍脑袋的现象在各地的专题询问中仍然存在。同时,专题询问在探索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地方开展专题询问时,不敢真问、问真和“一问到底”,缺乏刚性;
    有的地方开展专题询问时,走过场,摆样子,“导演”痕迹明显等[4]。

    4.专题询问的法制意识淡薄

    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为了体现出监督的灵活性,为了使监督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采取一种更为柔性的监督手段,实施专题询问,这是人大监督的创新和发展。但是这也容易使人大代表产生误解,即专题询问的法制弱化问题。我国监督法和地方组织法针对质询和询问作了相关规定,确立了质询和询问的法理基础和法律依据。但令人遗憾的是,一直以来,地方人大运用频率较高的监督方式主要局限在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视察和调研、工作评议等方面,而询问权、质询权等一些重要的监督手段则被束之高阁,没能得到常态化运用[5]。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的监督体系普遍缺乏法制的保障,或者法制的地位往往要让位于人大,权大于法在这里得到了体现。缺乏法制化保障的专题询问,就会使得人民所关心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甚至是开专题询问只是一种劳民伤财的监督空壳。这显然是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

    三、专题询问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

    1.科学化

    科学化是开展专题询问以人为本的基础。“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和修正;
    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和废除。”[6]一方面,专题询问是一种新型的监督方式,具有创新性和发展性,专题询问之专题的确立当然要建立在真实地反映民意的基础之上,在开展专题询问的程序上,同样要以科学的合理合法的程序进行。另一方面,专题询问的开展的目的是实现所谓的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一种“正义”,这种正义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上的,不能够做到监督权为民所用,而成为某些利益集团敛财谋利的工具,就是不正义的。实现专题询问的科学化,是保证以人为本的至关重要。充分理解专题询问的深刻内涵,选准专题询问的议题,确定专题询问的对象,制定专题询问的方案,组织好专题询问,加强专题询问后的跟踪问效工作[7]。通过这样的一种开展专题询问的流程,配合在开展专题询问时,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作指导,既保证了专题询问程序上的科学性,也真实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正义性。

    2.民主化

    民主化是开展专题询问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专题询问作为人大监督制度的一种有益的创新和发展,不仅体现在议题的集中和监督形式的灵活上,同样体现在政治层面上则是,专题询问更突出的是一种由代议制民主向协商民主的转变。由于专题询问的针对性是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与自己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使得普通民众更能参与到政治中来,相比之下,人大监督的以往形式,这种形式充分体现出了公民共同参与的协商民主,一方面反映民意,将民众的声音得到倾听,另一方面汇集民智,将民众好的建议得以实施。这是以人为本,扩大公民参与政治,实现政治民主化的一种有益实践途径。

    3.法制化

    法制化是确保专题询问以人为本的制度保障。法制化制度缺失是当前开展专题询问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事关到专题询问的合法开展和专题询问成果的实施,事关群众利益的实现。然而,要使得专题询问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必然离不开法制化作保障。现行宪法法律只对询问作出规定,专题询问目前地位尚不明确,似无宪法法律依据。为避免专题询问在实践中产生随意性,形式不一,降低和弱化了人大监督的效力,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对专题询问的规范,明确询问的法定人数、形式要件、内容要求、具体程序、答复机关和人员等具体内容,促进专题询问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4]。

    参考文献:

    [1]韩大元.专题询问,让人大监督更有力[J].中国人大,2011,(10).

    [2]宋伟,彭波,张洋,贺勇.“专题询问”落地有声[J].人民日报,2012-03-13.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魏桃清.专题询问的历史背景,实践价值与规范建议[J].人民之声,2011,(12).

    [5]王群.期待地方人大专题询问“一路走好”(上)[J].吉林人大,2011,(5).

    [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刘东升.开展专题询问要把握六个为题[J].人大建设,2011,(3).

    相关热词搜索: 以人为本 价值取向 询问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