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时间:2020-12-02 18:08: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摘 要: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教学目标既是培训教师开展培训活动的目标,又是课程学习者能力达成的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因为种种原因被课程设计者和被培训者忽视,本文通过对课程目标设计理论基础的追溯,对设计目标的技术方法与工具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师培训;课程目标;设计方法
作者简介:萧萍,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上海 200032)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9-0106-02
在课程综合改革背景下,教师开设培训课程已经成为日常工作。在开发课程之前,教师们往往比较迷茫:该怎样选择课题?该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而在课程开发的实际操作中,通常是针对现实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来开发课程,这个实际问题和任务就是需要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通常易被教师轻视,看似只有简短的几行,却可能因为不太注意设计,导致教学预期不够明确,随之展开的教学活动易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有的教学目标沦为摆设,根本无意达成;有的课程目标不全面、不完整,不能充分实现对被培训者的培训目的。现行课程开发设计趋势要求目标先行,评价先行,因此,教师应该特别重视教学目标设计。
在许多教师培训课程开发设计申报表中,设计教学目标通常要求用ABCD法。例如,某市的《教师培训市级共享课程申请表》中要求目标表述符合ABCD,并提供了设计目标的参照要求与样本。表格中设计目标的参照要求如下:①目标的设计源自相关标准,学员现状与需求分析等。②目标简洁、准确、具体、可行,可评估,指向主要结果。③目标表述的行为主体应是学习者;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样例中的教学目标表述如下:①能够认识到传统木工在当下的多元价值,了解传统木工的工具与工艺,感悟传统木工所蕴藏的优秀文化及精神。②学会使用基础的传统木工工具,能够制作一些筷子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木工作品。③结合校情与生情,设计一门传统木工主题课程,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与传承。
以上提供的目标表述样例,目标设置并不明确、具体,不易观察。如“能够认识到中国传统木工在当下的多元价值,了解传统木工的工具与工艺,感悟传统木工所蕴藏的优秀文化及精神”,这些目标的表述显然有些含糊其辞,而且目标设置的顺序也并不恰当。“能够认识到传统木工在当下的多元价值”,怎样的情况属于“认识到……多元价值”,并且这个目标属于理解、分析层级,却放在前面;而“了解传统木工的工具与工艺”中的“了解”也并不具体明确,什么样的行为属于是“了解”了呢?并且这一条是要求学生对接触到的材料信息做出辨认、指明、说出、列举等动作,属于认知领域,这个层级显然是第一认知层次,比前面一条在难度上低一个层次。“感悟传统木工所蕴藏的优秀文化及精神”属于情感领域,要在达到“思考、兴趣、热爱”三个水平目标的前提下,才能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形成信念,并内化为自己的品格,用于指导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而设计者显然是把这部分要求看作是情感领域的学习目标,但怎样的行为属于感悟到了呢?以上三条表述应该改为“能列举一两项传统木工的工具与工艺”“能指出传统木工在当下的多元价值中两种以上的价值所在”。下面的学习目标设计为“使用工具”“制作作品”则更加具体明确,让学习者对于该课程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要求一目了然。由此可见,课程目标设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作,首先需要了解一些与教学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
一、按图索骥——建立课程教学目标体系
1. 课程教学目标是一个复杂体系。课程教学目标并非可有可无的小儿科,是让学习者通过系统学习掌握某种能力(技能)的复杂体系。每一个不同教育对象群体都有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总目标,每个教学单位对于自己的教育对象都有明确定位,根据具体的教育任务和特点制订教育目标。这些教师培训的总目标,既有知识性目标——专业化水平,又有程序性目标——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培养高层次教师,创新培养模式,推动教学方式改变。
2. 课程目标设计属于逻辑思维过程。教师在进行课程目标设计时,要将开发设计课程视为一场运筹帷幄并决胜于课堂的战役,有目标、有方法、有策略。课程教学目标有课程总目标、章节目标、课时目标,而每个章节、课时的目标应尽可能包括知识学习领域、认知过程领域的各个维度。每个小目标都要为实现大目标服务。教师要将课程培训目标仔细分解到每个章节、每个课时,再思考通过什么方法、策略让学员达成这些目标,切实实现培训课程的价值。
3.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关系到课程的成败。从思维角度看,教师开发一门培训课程,大多数先是在现实中发现了问题,期望通过开设某一课程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算是最初的教育目标。如现阶段需要提高教师课程的开发能力,帮助教师提高课程设计能力、科研能力等。可见,教师在设计之初,有的是目标先行,或者是任务先行,配合某项任务而开发课程。但无论开发什么课程,毋庸置疑,最先考虑的都是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方向后,通过认真深入钻研,有研究、有发现、有心得,掌握了大量素材,才能将自己的课程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设定课程总目标,再细化到各个章节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有如通往开发设计课程的大门和钥匙,找到大门,有了钥匙,这门课程才能顺利进行下去。通过制订精准的课程目标,准确、明晰地设计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理清教学思路,合理运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开展明确有效的课程教学。教学目标也是开展课程科学评价的依据、前提和基础,学习者通过课程目标确定自己应该达到的水平,自测自己的学习成效。课程目标对于执教者也具有约束力,可以起到提醒和匡正教育行为的作用。
4. 课程教学目标的分类和层次结构。教学目标可分为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认知领域的水平目标有记忆、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见,运用技能领域的水平目标是模仿、对模仿动作的理解、动作组合协调、动作评价、新动作的创造,情感领域的水平目标是接受、思考、兴趣、热爱、品格形成。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这三个目标领域应该是交叉进行的。
二、课程目标的编写方法
1. ABCD目标法。教学目标的要素可简称为ABCD:教育对象(audience)、教育行为(behavior)、教育条件(condition)、教育標准(degree),即哪一类学习者通过开展什么学习行为(口述、列举、操作、识别)获得了某些知识和能力,有哪些会限制和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结果的行为范围条件。教学目标是学习者所应达成的最低水平目标,可以从学习者的行为时间、准确度、完成质量的好坏等方面来评判。这样,教师有了明确的教学活动指引,学生有了清晰的学习方向,评价有了确切的标准与依据。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表述法。这一内容表述通常作为课程目标来表述,实际上是在掌握了课程知识、技能之后的能力与情感表现,可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层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通常放在应该实现的目标的最后。
3. 设计教学目标的工具。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提供用于各种思维能力类型的步骤或操作方案。在认知心理学中,操作方案是指构成心理或生理程序基础的规则步骤或结果的语言描述,也指给学员介绍步骤或启发,帮助学员提高心智活动练习效率。
中小学教师开发培训课程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创新工作,既需要教师的专业能力,又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可借此梳理自己的知识仓库,检查自己的专业知识科技信息储备,扩充自己的知识存储,开阔眼界;同时提炼学术见解,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建设一批有针对性、引领性、前沿性且能够满足教师需求的精品课程,值得每位中小学教师去尝试、去实践,同时也是教师培训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余新.教师培训师专业修炼[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12.
[2] 李方.教师培训管理工具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