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促成多元交流,情景激发创新思维
时间:2020-11-26 12:02:2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曾婧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一直是教学的难点与重点,解决好这一问题声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有良好的推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理清数量关系,小组合作学习能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对不懂的问题自主展开讨论交流,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收益。
【关键词】合作;交流;激发;思维
应用题教学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作用,而应用题教学历来是数学教学难以攻克的一个堡垒,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遇到应用题就觉得很棘手,对应用题教学觉得束手无策。作者在进行“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教学时,班里理解力好的学生吸收的很快,而理解力差的学生则完全不懂,两极分化十分严重。面对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作者竟上了三课时,但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学生的接受程度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引发了作者对教学方式的反思。
一、问题的引出
在第一课时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了应用题的类型、解题步骤、常见的数量关系后,出示了以下例题: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
小时行55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师:这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应用题?
生:行程问题(相遇问题)。
师:此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再问:做这种类型题的依据是什么?
生:路程=时间x速度
师:下面小组合作学习探讨求两地路程的方法。
A组:客车的路程+货车的路程=总路程
B组:我们小组用画图的方法……
C组:先求出客、货车1小时所行的路程(速度和),再乘共同所走的时间。
简单小结之后,将学生得出的结论完整地写出来:
相遇时间×速度和=路程。
第二课时,作者用同类型的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步骤,让学生套用公式反复进行训练。在课堂上学生都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可课后作业仍不堪入目。作者通过反复研讨学生作业中那些离奇的算理,终于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学生对速度和与路程、路程与速度的概念掌握的十分模糊,对题中的关键词把握不准,条件关系没有搞清楚。为了发挥师与生、生与生多边有效合作的特点,作者决定从实践活动中重温这一教学内容。
师:现在各小组记录员将搜集的资料按顺序汇报。
A组:我组测出兰兰每分钟走40米,她从校园西墙到东墙用了5分钟,还测出东西墙之间是200米。即:40×5=200(米)
B组:我组明明从校园东墙走,每分钟走50米,他用了4分钟走到了西墙,也走了200米。即50×4=200(米)
C組:我组君君说:“开始”后,有两人从东西墙相对走来,他们
用了2分多钟就碰在一起了。(1分钟内他们走了90米)师:我现在将各小组的资料整理成应用题,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学生对比回答后得出结论:一个人行走,速度×时间=路程;两个人行走,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经过对比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排除了学生在理解上的障碍,于是作者乘热打铁,逐步深入,依次推出了另外两种等量关系。相继解决了关于相遇应用题中的各类问题。
二、教学反思
从这两种教学方式所呈现的教学效果可以看出:作者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不够深入,教法陈旧,还存在“满堂问,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以致课堂上依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充分体现,虽然在口头上进行了合作交流,也只不过是流于形式。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以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问题,真正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教学改革真正落实到平时的每堂课中。基于此,教师要在应用题教学中做好以下几点,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打破格局,创新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诱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通过探索去发现真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新课改的角度去看,学生能够提出新的问题,在无形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得到培养了。所以,在应用题教学时不能只注重分析数量关系,归纳题型特点,甚至编制出某一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要尊重学生,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使他们具有创新的质疑与解惑能力。
(二)运用比较,梳理问题
在教学中,比较是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发展的基础,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应用题教学,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法,比较它们的解题思路,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使各个零碎的知识点串成线、联成网,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比较中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也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比较”中得到开拓,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三)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清晰地看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简明生动的生活情景,可以突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学生亲身实践,更能准确理解题意,创新解题思路,进而合理准确地解决问题,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应用题教学应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多元交流的统一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使合作过程成为愉快、欢乐和充满智能挑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