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个体化视角下我国城市“空巢青年”困境探究

    时间:2020-11-13 04:32: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张怡然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与个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空巢青年”应运而生。“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的年轻人[1]。远离故乡,走出父母的荫蔽,孤身来到大城市追逐梦想,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吃饭,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维持社交便是当下“空巢青年”的真实写照。

    数据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独居人数正持续上升,1990年独居人数占全国人口的6%,而目前我国已有超过5800万人处于独居状态,占全国人口的14%,其中20-39岁的独居人口数量接近2000万。从地域上来看,上海目前是我国独居比例最高的城市,每四户就有一户是独居状态,其次是北京,每五户中有一户是独居的状态。

    总的来说我国城市“空巢青年”大致有如下几个特征:(1)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2)有较强的独立自主观念。(3)有较强的自尊自信意识。(4)有着较高的自我期待。(5)缺乏情感寄托。(6)居住条件较差。

    “空巢青年”的产生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这一现象的产生也折射出我国在个体化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这一进程中的个体正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

    二、 “空巢青年”产生的原因

    本文将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探究“空巢青年”之所以“空巢”的原因。

    (一) 社会结构变迁

    我国社会结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处于“总体性社会”阶段。这一时期社会结构封闭、社会发展凝滞。国家掌握一切社会资源,个人必须依附于组织、集体。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受到西方现代性和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化日益加速,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总体性社会”转向了“个体化社会”。在此背景下,个体获得了相对更多的自主权,个体化的社会也为“空巢青年”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社会关系的弱化。青年們越来越多的地域流动使得他们脱离原有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亲缘和地缘关系被弱化。而当他们来到大城市,由于城市社会的异质性加之现代都市人口数量庞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城市社会是一个“生人社会”,这些青年们的社交大都是短暂的、不深入的,因而导致他们的强关系不断弱化,弱关系不断加强。

    2.独立居住的条件。首先,社会的发展为青年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工作机会,尤其在大城市,青年们更加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获得经济来源,支付自己的日常开销。其次,城市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为青年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提供了保障,青年们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使自身需求得到满足。丹尼尔·贝尔指出:“新的城市生活方式更为突出地体现在现代意义上的交通方式、交往方式、交换方式和通讯方式。[2]”由此可见,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为青年们提供了独立生活的条件。

    3.社会规范的弱化。在“总体性社会”阶段,社会封闭流动性小,个人的行为受到社会规范的种种制约,父母在不远行、年轻人到一定年龄必须成家等观念是当时人们的共识。而在当前的“个体化”社会中,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自身,在大城市里人们对于他人的事很少进行干预,且社会包容度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空巢青年”的心理压力。

    (二) 个体观念改变

    李荣山指出“20世纪下半叶以来,曾经不被大众接受的“为自己而活”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模式,开始成为了一种相对普遍的需求,逐渐开始从边缘走向社会思潮的中心。”首先,伴随我国现代化和个体化的进程,乡村与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就业半径的扩大。大城市所具备的经济、教育、医疗等资源是乡村以及小城市无法比拟的,此外大城市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就导致大城市“虹吸效应”显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大城市寻找机会,实现自身目标。其次,由于社会思潮的变迁,“养儿防老”的观念被逐渐淡化,父母对子女选择的干预减少,更多的是尊重以及对子女成就自身的支持。最后,群体价值规范也是导致“空巢青年”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之一。虽然在个体化社会当中,青年们可以自由选择生活方式,但是不免会受到同龄人选择的影响。当他们周围的同学、朋友都去往大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青年可能会对这种群体价值规范产生认同,抱着不甘落后的心态,也效仿他们去往大城市打拼。

    三、 “空巢青年”面对的个体困境

    “空巢青年”的产生,折射出我国个体化进程中个体所遇到的种种现实困境。具体将阐释如下:

    (一)孤独感强烈

    首先是社交孤独。地域流动使得“空巢青年”们原有的以亲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强关系弱化,而重新建立社交圈需要付出极大的时间、精力与金钱成本。其次是情感孤独。一方面由于“空巢青年”工作环境闭塞、社交范围狭窄使得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伴侣,无法从亲密关系中获得正向的情感支持。另一方面“空巢青年”的地域流动使得他们与原生家庭相分离,而家庭关系又无法被其他关系所代替,这样难免会带来无助、失落、孤独感强烈等负面情绪。最后是网络孤独。由于在现实世界中社交的缺失,许多“空巢青年”们转向社交网络寻找慰藉。这种做法短时间内确实可以减轻孤独感,而他们在虚拟世界投入的时间越多,现实世界的社会交往就越少,当他们回到现实世界便会倍感失落,然后重回虚拟世界寻找安慰,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最终孤独感并没有减少。

    (二) 显性与隐形排斥交织

    制度性的显性排斥与非制度性的隐形排斥是“空巢青年”们当下所面对的最大难题。一方面,在客观上,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二元机制不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阻碍,对于“空巢青年”们而言更不仅限制了其劳动权益与职业发展,且考虑到福利、下一代的教育问题等“空巢青年”对未来有着深深的不确定与迷茫感。而这一体制的改革又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因此“空巢青年”们难以全方位、深入地融入城市。另一方面,主观上来说,由于“空巢青年”流动性比较大,长远来看难以与本地居民建立稳定、深入的人际关系,使得“空巢青年”容易受到社会隐性排斥。

    (三) 集体焦虑

    一方面,“空巢青年”迫切渴望成功,渴望在大城市安生立命,心理压力大,另一方面,由于“空巢”负面情绪无法得到排解,这就导致“空巢青年”焦虑的产生。吉登斯认为焦虑具有弥散性,当“空巢青年”们将网络作为宣泄自己情绪的渠道,“空巢青年”们焦虑的情绪便会相互感染,使得整个群体中弥漫着一种恐慌的氛围,进而个人焦虑演化为集体焦虑,甚至可能引发集群行为和群体性事件。

    (四)公共空间缺失

    从古希腊的竞技场到现如今城市的公园、体育馆等,公共空间是个体交往的必要场所,也是衡量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在大城市里由于人口聚集迅猛,加之空间扩展具有有限性和延后性,空间成为稀缺资源,因此公共空间极为有限。“空巢青年”居住场所相对封闭,加之公共空间狭窄或缺失,“空巢青年”无法在与他人的沟通与交往中体现其个人价值,获得归属感,容易增加其个体疏离感,继而诱发心理问题。

    (五)剥夺感强烈

    首先,由于“空巢青年”的社会流动使得他们对环境和社会关系的信任预期受到挑战。“空巢青年”之所以选择向大城市流动多由于希望通过社会流动获得更多机会来实现自身目标。而当他们发现自身实际社会地位与生活改善的程度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时,相对剥夺感就会上升。这种剥夺感的累积将会带来失落、自我怀疑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

    (六)个人主义异化

    个人主义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体自由、利益等,并不能与自私自利、功利主义等化等号。然而一部分“空巢青年”在对个人主义的理解上产生了异化,在追逐自身利益的时候不惜侵犯他人权益,在行使自身权力的同时忽视所应承担的义务。一旦“空巢青年”们形成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价值观,那么社会必将分崩离析。同时,若“空巢青年”们急功近利,迫切渴望成功,然而现实又使他们不断受挫,这样又会使他们产生无用感,对自身产生怀疑,失去奋斗的积极性。

    四、 解决“空巢青年”个体困境的方法

    贝克认为个体化的社会仍然存在整合的可能性,脱嵌的个体仍依赖于社会规范、法律、社会环境等的支持[3]。相对于迪尔凯姆和涂尔干对于个体化侧重于“脱嵌”观点,贝克补充了“再嵌”的维度。对于“空巢青年”的再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打破制度壁垒,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要想对“空巢青年”进行再嵌,首先就是要对传统的城乡二元机制进行改革,加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空巢青年”能更好地进行社会融入。健全的制度与保障体系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首先要打破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等的壁垒,让“空巢青年”平等地享有追逐梦想的机会。其次,需要从住房、就业、医疗等多个方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空巢青年”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增强其归属感。再次,需要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优化和拓展,公共空间是不同阶层得以交往的场所也是“空巢青年”能够展现自我主动融入城市的场所。最后,大众和媒体应打破对“空巢青年”的刻板印象,“空巢青年”不是自闭青年,消除对“空巢青年”的隐性歧视,使社会心态更加包容,社会环境更加宽容。

    (二)引导“空巢青年”重塑观念

    在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还应对“空巢青年”对个体化的认知上进行引导。个体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空巢”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一种选择,可以将其看作是成熟的一种标志。“空巢青年”不应一味悲观,被负面情绪所引导,应当辩证地认识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塑造崭新的生活理念与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独处,努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自己“空巢”但不“空心”。

    参考文献:

    [1] 谢宛菲.走进“空巢青年”的孤独世界[N].中国青年报,2017-03-02.

    [2]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3] 贝克,贝克-格恩斯海姆著.個体化[M].李荣山,范譞,张惠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相关热词搜索: 个体化 探究 视角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