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大中华文库英译本修辞格翻译策略研究
时间:2020-11-13 04:01: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内容摘要:根据语言的层次,将《庄子》大中华文库译本中的修辞格分为音韵修辞格、词汇修辞格和句式修辞格三类。先分析三类修辞格一般的处理方法,总结出普遍规律。再分析原文本的三大修辞格在译本中处理的得失,进而发现大中华文库译本对于修辞格的处理方法以及译者的翻译风格。
关键词:《庄子》 大中华文库译本 修辞格 翻译风格
《庄子》是中国道家思想的重要典籍。据《汉书·文艺志》记载,《庄子》载文五十二篇,现存的三十三篇中内篇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书中各篇采用大量的寓言故事和修辞格,语言诗化,文字富于变化,想象力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一.《庄子》英译本的类别
《庄子》的英译本总体上分为两类:全译本和摘译本。全译本即译本包括《庄子》内篇、外篇、杂篇等所有篇目。已知的首个全译本是1881年巴尔佛在上海和伦敦同时出版的《南华真经——道家哲学家庄子的著作》,但此书已失传。此后,翟思理的译本《庄子——道家哲学家和中国神秘主义者》于1889年出版。该译本的语言有维多利亚时代英语的特点,译者在译本中加入了大量的注释和考证,对于研究这一时期英国汉学家的研究状况有一定价值。不足之处在于译者在译本中加入过多的主观思想,因而降低了译本的忠实度。英国汉学家里雅各于1891年出版、1966年再版《东方圣书——道家经典》也收录了《道德经》和《庄子》的英译本。[1]里雅各的译本面向汉学研究学者,因而采用直译的方法,译本中夹杂大量的注释、附录和索引。并在前言部分用37页的篇幅详细讨论了原著每篇标题的含义、篇目的主要内容和反映出的庄子的思想。他的译本反映了当时英国汉学到道家研究的水平。此外,美国汉学家华兹生1964年出版的《庄子》全译本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国代表作品丛书,梅维恒1994年出版的《逍遥游——<庄子>早期道家古诗和寓言》注重再现《庄子》的文学特征,因此常以诗歌的形式翻译原著中的散文。
二.相关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以往的《庄子》英译本研究多以某个理论为基础对译本中的某种现象展开论证性研究。徐来(2005)的博士论文《<庄子>的英译研究》采用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对比分析里雅各、冯友兰和格雷汉姆的英译本。该论文从《庄子》几个基本概念的译名出发,从译名的选择解读庄子思想在英语世界中被接受的类型及轨迹,随后,作者分析这三个译本表现出的整体特点与译者身份、翻译动机、翻译策略、目的语文化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复杂联系。但由于选择的译本众多,众多分析限于篇幅缺乏深度,对《庄子》每个译本的特征认识不够深入。
吴志萌(2006)的硕士论文《<庄子>两译本对比研究》采用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模式对比分析梅维恒与汪榕培的英译本。作者尝试对包括《庄子》在内的中国典籍翻译和翻译质量的控制和评估提出一些建议。[2]作者从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步骤分析两个译本再现原作时所采用的各种翻译方法。
周风云(2008)的硕士论文《语义·交际·修辞:<庄子>英译本对比研究》选取里雅各、林语堂和汪榕培的英译本,根据阐释学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从语言和文化的视角对三译本进行例证分析和对比研究,剖析探求各译本的特色和得失。作者主要分析原著各篇标题以及个别词语的翻译,归纳总结每个译本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王芳(2013)的硕士论文《哲学阐释学视角下的<庄子>英译研究》以哲学阐释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从解释性、解释度、视域差、两次视域融合等角度分析里雅各、梅维恒和汪榕培的英译本。作者从词汇、句法等层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译例对比分析。但限于篇幅,作者对于译本中修辞格的翻译研究缺乏深度与系统性。
研究修辞格在实现《庄子》语言特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分析英译本在再现原著的音韵、词义和句式修辞格时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坚持的翻译理念,可以加深典籍英译实践中对于修辞格处理问题的认识,总结出符合典籍特点的修辞格翻译方法,进而提高典籍英译的质量和水平,使中国传统典籍以更加真实、更加全面的姿态走向世界,实现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宏伟目标。
三.《庄子》大中华文库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汪榕培的《庄子》英译本是大中华文库的组成部分,是首个由中国人翻译的《庄子》全译本。译者坚持的翻译原则是用流畅的当代英语表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艺术风采。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尽最大的努力在译本中用原文对应的词语或结构翻译,若出现词义空缺或同一个词反复出现,译文也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无为”在译本中有“none-action”“do not take any action”和“do nothing”对于句子结构差别较大,单纯保留原文的形式不足以传达原著的思想内涵时,译者采用解释性翻译和加注的方法,充分考虑了译本的可读性。
先从音韵、词义和句式等三个方面分析英语和汉语修辞格的异同。根据语言的层次,英语和汉语的修辞格都可以分为音韵修辞格、词汇修辞格和句式修辞格三类。音韵修辞格包括英语中的拟声、押头韵、双声及叠韵,汉语中的摩声、双声、叠韵等。词义修辞格包括明喻、暗喻、暗引、借代(提喻和换称)、移就(转译描述词)、拟人、夸张、反讽、委婉语、双关、矛盾修辞(反映辞格)、粘连(轭式搭配)对照等。句式修辞格包括反复(重复)、反问、反对、排比、倒装、层递、顿降、跳脱、顶真、交错法等。英汉语中的修辞格中有修辞手法和比喻形象差别不大的,如明喻、引用、粘连、夸张、委婉语等;有的修辞格的构成方式由于语言的差异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辞格,如拟声、对偶、顶真等。
汉译英实践中对于修辞格的一般处理方法。对于两种语言中修辞手法和比喻形象差别不大的修辞格,可采用直译的方法。对于出自汉语历史或文化中的成语、谚语和典故则需采用加注的方法,解释清楚所引典故或成語的出处和文化内涵。对于格式和修辞作用上完全相同的重复、排比、对照等辞格,翻译时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再现原文的形式特征。对于倒装、反复、精警等差别较大以及汉语中特有的辞格如歇后,翻译时难以采用英语中对应的修辞格翻译,可以考虑释义、归化、切分或者数种辞格并用,在最大程度上再现原文的修辞特征和语言魅力。
《庄子》原著音韵、词义、句式修辞格的特征。《庄子》的修辞总体上具有崇尚自然、崇尚虚境和追求大美的特点。它善于在对立与同一中把握言辞与情志的关系,情感自然迸发,修辞使用毫无雕饰之感。《庄子》的核心思想之一便是追求自由,没有人为的羁绊,书中修辞格的使用也返璞归真,以真为美。该书音韵和词义修辞格的使用是庄子总体修辞特点的体现。其具体表现在词义修辞格使用得當,产生的效果恰到好处,比喻、讽喻、夸张、反问等辞格的使用增强了《庄子》中文章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辞格连用现象在该书中普遍存在,排比、对偶与反复或顶真连用,比喻和夸张、排比混杂。《庄子》的句式修辞格使用时有以下特点:一、章句修辞格出现频率较高。对偶、排比、反复、复叠、顶真、层递等句式修辞格交替使用,句子长短交替,层层递进,对后世文学形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二、修辞格使用自然,无雕琢的痕迹;三、多个句式修辞格连用,从而使句子结构灵活,长短交错富于变化。
最后选取原著中具有代表性的修辞格选段,将选段按照音韵、词义和句式三个层次分类。对于一个选段同时出现多种修辞格的情况,依据在句中发挥最重要作用的修辞格分类。分析译本在处理相应修辞格时如何组织语言,译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这些翻译方法所折射出译者的翻译理念和翻译策略,实事求是地分析译本处理修辞格时的优劣得失,进而总结出《庄子》修辞格英译的方法、特点和规律。
首先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修辞格的差异。按照音韵、词义和句式三类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修辞格之间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分析英汉修辞格转换的一般方法与策略。选取原著中具有代表性的修辞格选段,采用案例研究法分析修辞格在原著中所发挥的作用,译本是如何处理原著的修辞格的,译本呈现出的译文反映出译者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和翻译理念。进而归纳总结出典籍英译中修辞格的处理方法与规律,实现提高典籍英译质量,增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能力的目标。
四.结论
从修辞学的角度选取《庄子》的单个译本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避免以往研究范围过于宽泛,研究缺乏深度的共同缺陷。还可以加深对原著英译时修辞格处理方法的认识,总结出适合典籍英译的修辞格翻译方法,提高译本的翻译质量。《庄子》原著的修辞格频繁使用,增强了原著的文学色彩和论说的力量,以句式修辞格为例,《庄子》的排比辞格出现253次,对偶辞格659次,覆叠辞格51次,错综辞格101次。这些修辞格如何在译本中再现就会直接影响到译本的对原著的再现效果和译本的质量。因此,通过分析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译本在处理相应修辞格时所遵循的原则,采用的方法,处理的得失,就可以总结出普遍性的典籍英译中修辞格的翻译方法。这对于整体性的提高典籍英译的效果与质量,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进而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Boston:Houghton Mifflin,2000.
[2]陈琪庆.《庄子》修辞策略探析[D]. 福建师范大学,2009.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D].北京:
中华书局, 2009.
[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2004.
[5]黄任.英语修辞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2014.
[6]李维琦.修辞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6.
[8]汪榕培.《庄子》英汉对照[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该论文系周口师范学院2018年校本项目“修辞学视角下《庄子》大中华文库英译本研究”的中期研究成果,项目号:ZKNUB3201814
(作者介绍:袁赞,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