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良铎教授“三焦经络瘀滞理论”中西医临床特点数据挖掘分析
时间:2020-11-07 16:04:3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王海燕+姜良铎+马清+许冬+唐仕欢+罗增刚
[摘要] 国家名老中医姜良铎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善于从经络辨证理论出发,从整体状态辨治,创立了“三焦经络瘀滞”理论。该文率先对姜良铎教授在门诊患者辨证论治中经常采用的三焦经络瘀滞理论进行了中西医临床特点研究总结,探讨其内在规律性。文中首先对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然后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姜教授诊断三焦经络瘀滞的279例患者的中西医疾病特点。通过该文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三焦经络瘀滞患者女性多见,多见于中青年人群,病程迁延,舌红苔黄等内热表现常见,其现代西医疾病诊断与传统中医辨证症候群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三焦经络瘀滞症候群表现以热证状态居多,中年患者是三焦经络瘀滞的常见患病人群,西医诊断的相关信息有助于诊断三焦经络瘀滞。
[关键词] 经络辨证;
三焦经络;
瘀滞
[Abstract]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Professor Jiang Liangduo, a national senior Chinese medicine doctor, has created the theory of "sanjiao meridian stasis" from the theory of meridian dialectics and from the overall state. In this pape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anjiao meridian stasis theory which is often used by Professor Jiang Liangduo in the treatment of out-patient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ere first studied and summarized to investigate its inherent regularity. First, the source of data and research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 was usedwith the method of data mining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279 patients with sanjiao meridian stasis diagnosed by Professor Jiang in 2014. Then the following main conclusions were made after research:
sanjiao meridian stasis was more common in women as well as young and middle-aged population. Often manifested by prolonged treatment course, red tongue with yellowishfur, with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modern Western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CM differentiation syndrome. The symptoms of sanjiao meridian stasis syndrome are mostly of heat syndromes,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are the most common patients with stasis and stasis of sanjiao. Related information of Western medicine diagnosis can help to diagnose the "sanjiao meridian stasis".
[Key words] differentiation of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sanjiao meridian;
stasis
經络是人体经气运行的通路。尽管在理论层面对经络的实质存在许多论点和假说,但毋庸置疑,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以经络理论为指导,常常能起到因势利导、事倍功半的奇效。姜良铎教授是国家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善于从经络辨证理论出发,从整体状态辨治,创立了“三焦经络瘀滞”理论。是对经络辨证在中医药治疗方面的有效补充,本文总结姜良铎教授诊断“三焦经络瘀滞”患者的临床特点。
研究姜良铎教授在门诊患者辨证论治中经常采用的三焦经络瘀滞理论,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其内在规律性;
以临床辨证为“三焦经络瘀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该症候群的一般特征;
总结三焦经络瘀滞病例的病程特点、舌象特点、中医证候;
总结三焦经络瘀滞病例的诊断标准,与常见西医疾病的相关性;
推动该辨证方法的规范化应用,从而达到治已病和治未病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回顾性分析姜良铎教授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临床医案中明确诊断为三焦经络瘀滞的病例。
1.1.1 入选标准 年龄16~80岁,自行就诊的门诊患者;
对于多次就诊的患者,按照首次就诊并诊断三焦经络瘀滞列入统计分析,如中医诊断中三焦经络瘀滞已改善或消失,则不列入统计分析数据库。endprint
1.1.2 排除标准 慢性肾功能不全CKD-4期以上患者;
心功能Ⅲ级(NYHA)以上患者;
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1.1.3 诊断标准 按照姜良铎教授理论,将“三焦经络瘀滞”定义为:一组具有上热下寒、内热外凉、燥湿不和、左右不通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内热外凉”定义为同时具有“内热”和“外凉”主诉者,“内热”表现为鼻息气热、口气重、口腔溃疡、喜冷饮、低热、烦热、怕热多汗、尿黄、尿灼热感,“外凉”表现为怕冷、畏寒、手足凉、四末不温。“上热下寒”定义为同时存在上焦部位热象及下焦部位寒象者,如上半身怕热多汗、腰膝以下部位发凉怕冷或麻木感、手热脚凉、反酸烧心、上腹部灼热伴受凉后肠鸣腹胀腹泻、多食易饥伴怕凉、小腹寒、大便溏等。“燥湿不和”定义为机体同时存在气化不均衡的状态,如口干不欲饮、口干眼干伴浮肿、口干眼干伴舌体干燥乏津、口干眼干伴腹泻等。“左右不通”定义为足少阳胆经偱行部位痛、胀、功能障碍,如胁痛、身体两侧部位的痛胀麻木、口苦、耳痒、耳鸣、耳聋、目赤、颈部淋巴结、甲状腺、腋下、乳腺、肝胆部位的不适症状等。
1.2 方法
1.2.1 数据预处理 构建结构化数据库收集各位患者的一般资料,西医疾病名称,中医症状、舌象、脉象、中医其他证候等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1.2.2 数据处理流程 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新药设计课题组研发并使用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系统进行相关统计分析[1]。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V2.5)的方剂数据挖掘算法分为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熵系统聚类和改进的互信息算法。计量和计数资料采用SPSS 12.0软件分析。
2 结果
2.1 疾病的性别年龄分布特点
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姜良铎教授门诊就诊患者共949例,其中明确诊断三焦经络瘀滞患者279例,占29.4%。男性114例(40.9%),女性165例(59.1%)。患病年龄多集中在30~69岁,为中青年人群,40~49岁达患病高峰,见图1。
2.2 疾病的病程特点、舌象特点
从病程长短看,90.0%的患者均为病程半年以上的慢性病程,病程1~5年的患者占48.0%,提示三焦经络瘀滞是一个慢性的临床过程,需逐渐形成,在5年的时间内患病人数达高峰。
从舌色分布情况看,舌红患者199例,占71.3%,表明表现为热证的患者更为常见。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以及舌下络脉迂曲的患者153例,占54.8%,与绝大部分患者病情迁延不愈,久病入络、久病多瘀有关,舌胖齿痕患者70例(25.1%),舌淡患者53例(19.0%)。279例患者中,苔黄患者最多见,共176例,占63.1%,苔厚和苔腻的患者117例(41.9%),提示体内存在湿热的患者较多。值得注意的是,163例(58.4%)患者舌苔薄白(包括苔白、苔薄白、苔薄3种舌象),表现为正常舌象表现,提示舌象正常并不表明机体处于无证可辨的状态,见图2。
2.3 三焦经络瘀滞的患者中常见的其他中医证候和西医疾病
2.3.1 三焦经络瘀滞患者中常见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 279例三焦经络瘀滞病例涉及中医诊断共计108种。除三焦经络瘀滞诊断外,其他常合并的中医证候为:气血不和57例(20.4%)、肝阳上亢57例(20.4%)、任督不通37例(13.3%)、脾肾两虚34例(12.2%)、肝胃不和31例(11.1%)、肾虚肝旺14例(5.0%)、心肝火旺10例(3.6%)、胃失和降8例(2.9%)、营卫不和6例(2.2%)、表里不和6例(2.2%)。
2.3.2 三焦經络瘀滞患者中的西医疾病特征分析 279例三焦经络瘀滞病例涉及西医诊断共计182种,常见的西医诊断依次为:睡眠障碍126例(45.2%),胃炎96例(34.4%),便秘76例(27.2%),胆系疾病49例(17.6%),高血压42例(15.1%),血脂代谢异常30例(10.8%),胃食管反流27例(9.7%),2型糖尿病19例(6.8%),焦虑抑郁17例(6.1%),颈椎病17例(6.1%),乳腺增生或结节15例(5.4%),月经不调14例(5.0%)。
279例中,西医诊断为单一病种的70例(25.1%),西医诊断为2个病种的87例(31.2%),西医诊断为3个及以上病种的122例(43.7%)。
2.3.3 三焦经络瘀滞的症状分析 将所有三焦经络瘀滞的患者症状进行归类。279例三焦经络瘀滞的患者中,按照姜良铎教授“三焦经络瘀滞”诊断标准,特征性症状分布特征为:内热外凉256例(91.8%),上热下寒198例(71.0%),左右不通128例(45.9%),燥湿不和151例(54.1%)。
2.3.4 三焦经络瘀滞患者西医疾病特点及聚类分析 在西医诊断为单一病种诊断的70例中,男性28例(40.0%),女性42例(60.0%)。平均年龄45.0岁。70例中消化系统疾病17例(24.3%),妇科疾病8例(11.4%),呼吸系统疾病6例(8.6%),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疾病、骨关节病均为4例,其他各类诊断27例。此外,70例中,24例有睡眠障碍症状,占34.3%;
19例有便秘,占27.1%。
西医诊断为2个病种诊断的87例中,男性40例(46.0%),女性47例(54.0%)。平均年龄47.5岁。87例中第一诊断消化系统疾病23例(26.4%),妇科疾病13例(14.9%),精神心理疾病12例(13.8%),呼吸系统疾病5例,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病均为4例,其他各类诊断26例。87例中有消化系统疾病的42例(48.3%)。此外,87例中,42例有睡眠障碍症状,占48.3%;
21例有便秘,占24.1%。
西医诊断为3个及以上病种诊断的122例中,男性46例(37.7%),女性76例(62.3%)。122例病例平均年龄53.7岁,其中3个病种诊断62例,平均年龄52.1岁;
4个病种诊断43例,平均年龄53.5岁;
5个病种诊断13例,平均年龄60.8岁;
6个病种诊断3例,平均年龄62.7岁。endprint
122例中第一诊断消化系统疾病35例(28.7%),心脑血管疾病22例(18.0%),妇科疾病11例(9.0%),精神心理疾病10例(8.2%),代谢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各9例(7.4%),其他诊断26例。122例中有消化系统疾病的77例(63.1%)。此外,122例中,61例有睡眠障碍症状,占50.0%;
38例有便秘,占31.1%。
6组不同病种数诊断的病例数及平均年龄情况见图3。将6个组的平均年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其中1,2个病种诊断病例的平均年龄均小于3,4,5个病种诊断病例的平均年龄(P<0.05),3个病种诊断病例的平均年龄小于5个病种诊断病例的平均年龄(P<0.05),其余组间平均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西医诊断为单一病种诊断、2个病种诊断、3个及以上病种诊断的病例的性别分布情况进行卡方分析,3组间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
为更好地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深入挖掘姜良铎教授三焦经络瘀滞理论中西医相关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潜在规律性,将3个及以上病种诊断的122例病例所涉及的诊断进行聚类分析,其中,涉及西医诊断127种,中医诊断67种,见图4。
将122例西医及中医诊断中合计频率低于5次的诊断去除,其余诊断进行病例聚类归类。同时,将去除低频次诊断后,诊断描述低于3种的病例剔除,然后进行最终剩余95例病例的聚类归类,见图5。
从图5可以清晰地看出,西医诊断聚类显示与中医三焦经络瘀滞症候群的良好相关性。图4,5下方标注的数字1~5代表三焦经络瘀滞症候群的类别,每类都包含相应的西医诊断群组。提示在三焦经络瘀滞的诊断过程中,应注意询问相关的西医疾病诊断和症状,尤其在无证可辨和舌脉正常的患者中,该群组归类具有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见表1。
3 讨论
“三焦经络瘀滞理论”来源于姜良铎教授的长期临床实践,为姜教授首先提出,是姜良铎教授的“从状态论治”学术思想中“经络辨证”部分的理论精华。姜良铎教授认为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的关系为:经络辨证主要解决“通滞”的问题,脏腑辨证主 要解决“虚实”的问题[2]。本研究首次对“三焦经络瘀滞理论”的定义、临床表现、症状归类、诊断标
准、与西医相关脏腑相关疾病的关系、中医证候分布特征、舌脉特点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总结。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报道。
姜良铎教授的三焦经络瘀滞理论认为:三焦经络瘀滞的突出表现是机体的不平衡状态,从中医的角度认识:表现为一组复杂症候群——上热下寒、内热外凉、左右不通、燥湿不和。从西医学的角度认识:表现为经络所过的多脏器多系统疾病并存[3]。治疗采用疏通经络的方法,属中医学的和法[4],利用人体自身经络的走势,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因此用药轻灵,很少攻伐和雍补。
3.1 三焦经络瘀滞症候群表现以热证状态居多
临床表现为热证者占多数,舌红苔黄、苔白、苔厚、苔腻者多见。其症状特征为寒热错杂,突出的临床特点是内热外凉、上热下寒、左右升降失衡、燥湿不和。在对“寒热错杂”的认识方面,姜良铎教授非常重视患者的主诉,每必亲自详细询问患者主诉中寒与热的不同部位,询问出汗的情况,询问尿便的颜色、气味,亲查眼睑、咽喉、舌脉,对于相关的西医学既往史、化验和检查结果,每必详细记录,尤其重视有无乙肝、胆石症、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脂肪肝、子宫肌瘤、前列腺炎、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肠易激综合征、便秘,以及血压、血脂、血糖情况的询问和记录。对检查报告中的表现和结论加以中医理论的相关解释,综合判断。常首先区分实证、虚证,再判别实热、虚热。
在辨证方法的选择上,经络辨证常与其他辨证方法综合运用。如果寒热不能定位于脏腑,不能单纯以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等常用的辨证方法来单独解释,则加用经络辨证的方法,从状态论治,并以三焦经络辨证为主线,以“和法”对机体的不平衡状态采取综合调控。
姜良铎教授认为:三焦经络瘀滞患者的“内热”及“上热”以实热为主,本研究舌红患者占71.3%,苔黄患者占63.1%,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理论。同时,咽红、睑结膜充血也高度提示体内有实热证存在。当不同部位、表与里同时表现为寒热不均衡时,提示经络瘀滞不通,治疗首先应以疏通经络为主。随着经络的疏通,患者的寒热不均衡状态会逐步改善直至完全消失。在今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中,可对多次以“三焦经络瘀滞”诊断就诊的病案进行亚组分析,寻找其中的遣方用药规律、疗程的把握,并可以进一步评价长期用药的安全性。
姜良铎教授认为:中医的“左升右降”的理论源于“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清代医家叶天士在《临证医学指南》中提出:“但人体气机,合乎天地自然,肺气从右而降,肝气由左而升”,因此,人体左右两侧,即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偱行的部位,是气机升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主要路径。左右升降失衡主要指气机的失衡,可以表现为在人体两侧偱行的三焦经络瘀滞:经络所过之处,如甲状腺、颈部淋巴结、耳、目、乳腺、肝胆、前列腺、子宫附件等多部位、多脏器共病;
可以表现为左右舌象、脉象不一致;
本组资料因记录左右舌脉不一致的例数偏少,仅22例,故未能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
在对“燥湿不和”的认识方面,姜良铎教授重视舌苔的辨识,舌苔分布不均匀、乏津、苔燥均提示津液已伤。与传统的“养阴生津”疗法不同,姜良铎教授认为燥湿不和患者的病机并非只是阴虚或内热所致,“三焦经络瘀滞、气血运行不畅”才是关键病机。突出的表现为“旱涝不均”,同一阶段、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同时存在截然相反的表现:如口干眼干伴有关节或下肢浮肿等。因此,治疗上通过疏通三焦经络,调畅气血运行的通道,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中年患者是三焦经络瘀滞的常见患病人群
三焦经络瘀滞患病年龄多集中在30~69岁,为中青年人群,40~49岁达患病高峰。与经验性思维不同,盡管“久病入络”,尽管“久病多瘀”,但三焦经络瘀滞却并非在老年人中常见,三焦经络瘀滞患者中有半数表现为舌色暗、紫、瘀点瘀斑、舌下络脉迂曲等血瘀的舌象表现,提示应高度重视中年患者中出现的经络瘀阻表现,应高度重视经络辨证方法在中年患者中的应用,治疗上及时疏通三焦经络,防病于未然,才能真正做到治未病。endprint
是否可以将三焦经络瘀滞看作是病变入脏腑的一个必经阶段,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3.3 西医诊断的相关信息可有助于诊断三焦经络瘀滞
279例三焦经络瘀滞病例所涉及的西医诊断182种,其中睡眠障碍、胃炎、便秘、胆系疾病、高血压等诊断的病例数所占比例较大,西医诊断聚类显示出与中医三焦经络瘀滞症候群的良好相关性,提示在三焦经络瘀滞的诊断过程中,应注意询问相关的西医疾病诊断,尤其在无证可辨和舌脉正常的患者中,该疾病群组归类具有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5]。
三焦经络瘀滞是一种临床非常常见的症候群,约占中医门诊患者的30%左右,女性更为多见。患病年龄多集中在30~69岁,为中青年人群,40~49岁达患病高峰。应重视经络辨证方法在中年患者中的合理应用。三焦经络瘀滞病程迁延,常需要半年以上的临床过程逐渐形成。
目前传统中医的辨证方法主要包括六经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经络辨证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家的关注[6-7],但现代中医临床培训教材中恰恰忽视了经络辨证在辨证论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经络辨证与其他辨证方法密切关联,相互补充,是一种综合的中医辨证方法,更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8]。姜良铎教授在临床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将传统的辨证方法与经络辨证融为一体,根据经络的运行和相互联系,治疗已经出现的症状,同时预防即将发生的病理变化,常常取得事倍功半的奇效[9]。
但是,由于经络辨证本身包含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非常庞杂,再结合传统的六经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等,常常使后学茫然,望而却步[10-11]。因此,如何更好地认识和挖掘经络辨证方法[12],发现其内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普及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是一项实用性强、而且具有深远意义的临床课题[13-14],也是今后的长期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卢朋, 李健, 唐仕欢, 等.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9):1.
[2] 王黎.从《素问·调经论》理解“不盛不虚, 以经取之” [C].西安: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内经研讨会,2015:259.
[3] 李恩.从藏象研究的启示论经络研究的辩证思维[C].南京:第四届国际络病学大会,2008:125.
[4] 张振千.闵范忠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柴胡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5] 郭锋,李灵雨,吴铁.甲状腺瘤、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异病同治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56):124.
[6] 焦扬,刘承.姜良铎内科方药心得[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3.
[7] 蓝兰,冯艺兰,刘纹静,等.李世杰教授运用经络辨证治疗乳腺癌的经验探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 37(5):17.
[8] 尤艳利,周爽.经络学说中辩证思维浅析[J].江苏中医药,2013,45(11):9.
[9] 姜良铎.从息论态,综合施治[J].中医杂志, 2007, 48(5):394.
[10] 王亚伟.黄元御六经气化思想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
[11] 姜越.针灸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的差异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7):153.
[12] 黄光鸿.胃痛中医分型与慢性胃炎胃息肉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D].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
[13] 杨北生.《金匮要略》对经络学说的辨证论治特点[J].内蒙古中医药, 2015, 34(3):107.
[14] 唐宏智,陳姣,李瑛.浅谈经络学说对心脏疾病辨治的指导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2(4):2.
[责任编辑 张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