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中医“经络学说”在太极拳养生中的体现

    时间:2020-11-06 04:02:1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宋传超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7-037-01

    摘要 中医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太极拳是在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逐渐发展成型的,吸收了中医经络学说,其动作特点能够很好的疏通经络,促进健康。

    关键词 中医 经络学说 太极拳养生

    一、“经络”概述

    经各,始见于《灵枢·经别》:‘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工之所止也。”经脉与络脉交叉纵横相连,构成了人体的经络系统,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它是全身气血运行、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信息传导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传统医学认为经络与人体脏腑相联系,对人体有四个基本的功能:沟通联系、运输渗灌、调节阴阳、感应传导。

    首先,沟通联系。经络系统把人体各器官组织联系起来,并协调各个系统机能。如《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其次,运输渗灌的作用。体现为经脉运输气血的作用,络脉具有布散和渗灌经脉气血到脏腑形体官窍的作用。如《灵枢·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脉度》说:“阴脉荣其脏,陽脉荣其腑,……,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正是经络的运输渗灌作用,人体脏腑器官才能不断地受气、血、津液的濡养,从而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强健机体,抵御外邪;
    第三,经络具有调节的作用。经络能使人体复杂的生理机能相互协调,维持阴阳平衡。外邪入侵时,通过经穴针刺手法激发经气,可去邪扶正,平衡阴阳,达到“阴平阳秘”,从而治疗疾病。如《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由此可见,疏经活络对养生治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四,经络还有感应传导的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黄帝内经》称为“气至”,即“得气”,又称“针感”、“经络感传”,表现为局部有酸、麻、胀、重、热等特殊感觉。经络的传导的作用是通过运行于经络之中的经气实现的,通过经气对信息的感受和传导,各种治疗刺激及信息可以随经气到达病所,起到调整疾病虚实的作用,

    二、“经络学说”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体现

    太极拳运动广泛吸收和运用了经络观的理论思想,他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于志钧先生就在《中国太极拳史》一书中这样描述:太极拳的原理充分利用了中医的经络原理,一个人体是感应系统。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和要求有利于经络的疏通和气血的运行。

    首先,太极拳要求“舌顶上颚”、“虚领顶劲”,舌尖轻轻贴在上颚处,这个动作要求可以有效刺激金津、玉液二穴,使任督二脉相通;
    “虚灵顶劲”要求是脖子放松,头顶百会穴向上轻轻提起,与会阴穴相连垂直地面,通过两穴位的对拉拔长,有利于任督二脉的贯通;
    “尾闾中正”,在演练太极拳的整个过程中,不论是“进、退、顾、盼、定”哪一步法运行时,都要求尾闾的松沉直竖,尾闾的松沉能够有效的挤压“长强穴”,而“长强穴”正是督脉的络穴,能够起到调通任督二脉的作用。

    其次,太极拳运动要求“用意不用力”、“意念引导动作”、“以意行气”,何为“意”?于志钧先生在《中国太极拳史》中说:太极拳的“意”不是思维,乃是感应,即感而应之。是“意识流”,循行周身,经络之间。如:预备势,意守“丹田”起势,应让“意识流”(气)从丹田顺冲脉向上行至手掌的“劳宫”穴。太极拳的呼吸中,吸气时,“意识流”运行的路线是丹田→会阴穴→尾椎→循腰椎、脊背而上→头顶百会穴。呼气时,“意识流”运行路线有三条,1.从百会下行过脸颊,循胸腹正中线回归丹田;
    2.从脊背延伸到上肢手掌劳宫穴。3.从胸腹下沉到下肢足涌泉穴。

    其三,在太极拳的演练过程中,非常注重腰部的运用,要求腰部螺旋缠绕,这是太极拳演练的重要原则,太极拳理论认为腰的螺旋缠绕可以使气血达于四肢末梢。这正如清代著名武术家武禹襄先生在《太极拳解》中所说:太极拳“其根在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缠绕运动,劲贯四梢”。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经络是以四肢末梢作为终点和起点,和五脏六腑相关的“穴”多数分布于手腕、足背等处。因而,长期习练太极拳可以使人体气血贯通四肢末梢,充盈各经络穴位;
    另外,腰部的螺旋缠绕,以及四肢旋转、收展运动,会对人体不同的穴位产生牵拉、拧挤和压摩等作用,从而疏通经络,畅通气血。

    其四,太极拳动作特点要求松、柔、沉、静。《太极拳论》中:“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提出“懂劲”一词,太极拳也提出听劲、化劲、发劲等要求,在物理学中并没有劲力之说。《易经》中描述为:“感而遂通”,“通”就是通经舒络,为通经活络。

    三、小结

    太极拳在吸收中国传统医学养生理论基础上逐渐丰富了其养生理论,其中经络学说在太极拳运动中有丰富的体现:极拳动作特点要求“松、柔、沉、静”、“意念引导动作”、“以意行气”等要点能够疏通经络,畅通气血。传统医学和太极拳理论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经络 太极拳 学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