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气横生的学生会,该吃药了
时间:2020-05-09 09:18: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阚莹莹
“主席是你直接@的吗?”
近日,成都某大学学生社团QQ群内,一低年级学生向社团干部询问开会时间,得到了高年级学生干部如此回答,“现在你是在叫学长?我不想再看到第二次。”
隔着屏幕,一股浓浓的官气扑面而来,让人不得不感慨,“打官腔、亮官牌、施官威”这样的官场沉渣,什么时候在本应清朗的大学校园里甚嚣尘上了?
官气横行,魔障丛生?
上述高校QQ群事件发生后,很快有另一所高校的社团成员爆料,自己因写错部长/主席名字被要求抄写50遍、还要“开大会检查”;
而另一学生把社团要求给部长/主席发“节日祝福”的消息截屏发到贴吧,被社团成员找上门要求道歉、追责。
文宣目前是成都市某大学院学生会的一名部长。自网上爆出学生会种种“丑闻”后,文宣自称成了站在“风口浪尖”的人。据文宣讲,自己所在的院学生会,并没有出现过类似事件。“院学生会这种较小规模的学生组织一般都相处得比较好,但在校学生会,据我所知官僚主义是存在的。”文宣的一个同学是另一学院的学生会部长,院级学生会规模小,普遍面临招新干事困难的问题。一次招新,遇到一个合适的新生,问其是否愿意加入院学生会,这位新生的回答让文宣同学“喷出一口老血”——我已经在校学生会的一个部门过了初试,你应该叫我前辈,因为校学生会比院学生会高一点。
网上接二连三地爆出此类新闻,舆论一片抨击,甚至有网友提出“腐败干部预备队”的说法——这些人现在就已经官气十足,一旦走上官场,会将抖官威“信手捏来”,甚至将来有腐败之兆。
让人不解的是,今天真正的官场都正在“去官气”“接地气”,但这些青春校园却为何“背道而驰”“逆流而上”?最该自由奔放的学生社团反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猖獗,如何不让人扼腕?
官气何能窜入校园
今年7月,中山大学发布了一则干部任免公告。在公告中任命了上百名“正副部级”学生干部,甚至还特别注明了“正部长级”“副部长级”。另外,还有媒体爆出,江南大学的学生会仅辅导主席工作的主席助理就多达七名,真是“官帽大派送”。“官气”为何能附身学生组织而侵蚀校园?
校园官气是官本位社会的折射。虽然等级制的时代已经远去,但今时社会的潜主流心理仍“以官为尊”“权力至上”。而今的大学校园早已与社会联通,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尚未成熟,既有对成人世界的向往效仿,也更易被邪风侵入。有的理解上似是而非,画虎不成反类犬;
有的追求精致利己主义,自我中心,虚荣跋扈;
还有的尝到“权力的甜头”,助长追逐名利的隐秘欲望,学生会蜕变成为“仿真官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文宣说,刚上大学时为什么想加入学生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能快速融入集体。“刚上大学,人生地不熟,加入学生会、社团是认识本班以外同学的更快途径。”快速融入集体是其中一方面,但实际上,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只要加入这些组织,评奖学金、入党、保送研究生、找工作都能受益。在很多学校,保送研究生可以用“学生会履历”加分。例如,当了学校学生会主席加2分,院学生会主席加1分,副主席加0.8分,副部长加0.5分。另外,当上学生干部就能离老师更近一些,交流更多一些,一些只有老师能够提供的“机会”——比如就业,也更能把握一些。换句话说,在大学这个“微型社会”里,老师便是“高层”,学生干部是“中层”,只有无限接近“高层”,才能积累更多人脉、资源,为自己谋一个好出路。如此学生会成了权力场,权力则代表着资源、利益;
也意味着竞争、角逐。
之前《半月谈》专门进行了题为“抱大腿混圈子 官场陋习侵蚀部分学生组织”的调查,有的学生会招新塞“条子”,上位靠“裙带”,搞官场潜规则那一套,这样的学生干部充斥其中,“那套话术和玩法,跟官场陋习没啥区别”,难怪乌烟瘴气。
更令人担心的是,学生里的“官气”也不只是在大学里才吹起来的,甚至从稚童就开始“发芽”。今年年初,有媒体曝出,安徽怀远县一小学副班长兼语文科代表,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他多次以检查别人作业、学习进度为由,逼迫学生吃屎喝尿,收受其他学生“贿赂”几万元。他上网上学,有专门的孩子骑车接送,他要来的钱,还有专门的孩子替他保管……虽然这只是极端现象,但从另一侧面说明,反腐、反特权从娃娃抓起,真有必要。滋生官气的社会深层土壤如何改良,挑战更是艰巨。
学生组织应回归本位
细数大学学生组织的罪状,还不只“耍官威”这一项。近年来,学生组织事务过多,喧宾夺主,占据学习的现象受到关注。早在多年前,光明日报就曾发表评论,列举了学生会的“三大不务正业怪象”,除了“学生干部当了‘官”,另外两大怪象则是“进学生会学‘吃喝应酬”和“活动丰富耽误学习”。
“部里面有三级,部长、副部长和小干事。平时部长不能轻易见到,见面大多是组织聚餐。聚餐喝酒是必须的,女生是如此,男生更不必说。第一轮酒要干部干事一起喝,然后才是挨着敬酒,敬酒时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也要提前想好不能出错。部长说话要安静听,部长讲笑话还得一起笑……不笑?那你就是不合群。”关于“吃喝应酬”这一项,虽已毕业多年,但曾加入过学生会的肖笑深有体会。
文宣则是被部里面繁重的日常工作困扰。由于专业原因,文宣平时的学习任务就很繁重,但仍要抽出本就不多的空余时间去处理学生会事务。“比如说开例会,我们每一周要开一次例会,先是部长级别的例会,再是部门会议,传达学生会精神。然后每周要做周总结,每个月还有月报表,报给学校审核。有时候还要被上级强制接一些其他事情,总之就是忙不完。”
而最近让文宣烦恼的是,本来已经计划好周末回家参加一个婚礼,但是由于部门聚餐,“碍于面子”必须得把参加婚礼的计划推掉。但换个角度,他的选择背后,又是不是“官念”考量?
大学学生组织“官气”现象引发热议不久,10月6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41所高校学生会联合发起《学生会、研究生会干部自律公约》的倡议,其中提出:“要牢记自己的首要身份是学生,牢记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坚决反对‘官本位思想和作风,彼此互相帮助、平等相待,不追求头衔、不装腔作势。”四川学联执行主席姚金坤说,省学联将重点完善学生干部纪律条例,加大学生干部作风问题督导力度,接受举报机制,对被举报的学生干部进行核查,对学生干部出现的问题及时责令改正,对情节严重者发函至学校团委并建议按程序免职。。
时光回到1919年,当中国第一个学生会——清华学生会在“五四运动”的洪流中诞生,其中一个宗旨就是通过参加学生会,培养学生的领导、组织能力。同样重要的是,要唤起学生的科学精神与自我意识。朝向未来的大學生,应当离暮气沉沉的官气远一些,离青春明媚的生气近一些;
而学生会,应更多些纯粹,少些世故,更要祛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