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探讨_锁骨骨折克氏针图片
时间:2019-02-06 04:42: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关键词】 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4-0417-02 中图分类号:R 681.7 文献标识码:B
笔者从1994年4月~2005年12月,收治了105例锁骨骨折病人。对其中的68例采用不同的克氏针固定方法,其中36例采用传统的克氏针内固定,32例采用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比较两种方法,改良克氏针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克氏针固定法。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68例中,男性44例,女性24例。年龄8~76岁。左侧49例、右侧17例、双侧2例。致伤原因:车祸致伤52例,自行不慎摔倒致伤16例。按Allman分类[1]:Ⅰ型骨折61例,Ⅱ型骨折7例。横断型骨折25例,斜型骨折31例,粉碎性骨折12例。均为新鲜骨折,且无血管神经损伤症状。合并其他部位损伤者15例。住院天数最短7天,最长105天(合并有股骨颈骨折)。
2.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手术台,垫高患侧肩背部,消毒包扎患肢,采用颈丛麻醉55例,基础麻醉加局麻13例。以骨折断端为中心,沿锁骨上缘作一横形或弧形切口,长约2~6 cm,骨膜下剥离后暴露骨折端,清除骨折端血肿、肉芽或结缔组织,对连有骨膜的碎骨片尽可能不破坏骨膜。其中:①36例采用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术。即选用2~2.5 mm克氏针从骨折远端逆行穿出,穿出皮肤后继续出针,至克氏针内端刚好露出骨端,复位骨折端,将克氏针钻入骨折内侧端约4~5 cm,对于粉碎骨折或斜形骨折同时给予钢丝或10号粗丝线捆扎至骨折端固定可靠为止。针尾保留1 cm左右,折弯约90°后埋于皮下。术后用三角巾悬吊屈肘90°位。术后次日开始作握拳及屈肘练习。②32例采用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术。即选用2~2.5 mm克氏针从骨折远端逆行穿出,出皮肤前退出克氏针,并将针尖与针尾调转,以便针尖更容易进入内侧骨折端,穿出皮肤后继续出针,至克氏针内端刚好露出骨折端,复位骨折端,将克氏针钻入骨折内侧端,并继续钻入,克氏针将会因锁骨的弧度从锁骨的不同部位穿出,部分克氏针会从胸锁关节处穿出,但也有部份不能穿出髓腔,则放弃本法。或者先从内折段前方皮质穿出,复位骨折后从远折段上后方皮质穿出固定[1]。克氏针两端均穿出髓腔后,沿克氏针两端适当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以便将克氏针填埋,先将近端折弯约90°埋于锁骨表面,然后将远端向外拉紧,恢复解剖对位,如果有碎骨片或斜形骨折加用钢丝或粗线捆扎固定,克氏针尾剪除多余部份后折弯成约90°,埋于皮下。术后用三角巾悬吊屈肘90°位。术后次日开始作握拳及屈肘练习。
3.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功能评定标准[2]:优:骨折正常愈合,无局部畸形,X线片对位对线良好,肩关节活动功能正常;良:骨折正常愈合,术后骨折稍有移位,局部稍隆起,肩关节活动功能正常;差:骨折明显畸形愈合或骨不连和再次骨折,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
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传统组:经随防36例中的33例,有3例因是外地民工术后返回老家,无法联系。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56天~8个月。优良率87.9%(29/33)。克氏针术后26天~35天向外滑出顶破肩部皮肤3例,经用洛合碘消毒后向内送入并用厚沙布包扎,及再外固定5~6周达临床愈合。1例术后2周因过度用力致锁骨断端明显分离,患者不同意再处理,8周后复查已畸形愈合。改良组:经随访32例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2天~6个月。优良率96.9%(31/32),无一例出现克氏针向外滑出皮肤或向内滑脱刺入胸腔或其它部位等现象。相比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改良内固定的并发症较少,但疗效比较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讨论
锁骨系一横“S”形不规则骨,髓腔较细,外侧1/2向后凸,内侧1/2向前凸,这就为骨圆针内固定提供了解剖学基础。骨圆针不易从锁骨肩峰端穿出,而从锁骨肩峰端后侧穿出,复位后,针尖超过骨折线3~4厘米,向内从锁骨内1/3前侧骨皮质出针。肩峰端后侧及锁骨内1/3前侧均无重要血管、神经[3]。
锁骨骨折系一常见骨折,占全身骨折6%左右[4],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固定方法也有很多,但针对广大的农村患者而言,克氏针内固定确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因其固定方法简单易行,且经济实惠,深受广大农村患者欢迎。但由于传统克氏针固定易松动、滑脱,针尾刺破皮肤引起疼痛、感染等,在本组36例传统手术方法中就有3例针尾刺破皮肤发生,有1例向外滑出引起骨折分离。而改良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32例,无一例出现上述现象,由于改良法克氏针两头均弯成约90°埋于皮下,无法向任何一端松动或滑脱,亦不能旋转,达到了稳固固定的目的。何大为等[5]报道,髓内针可自近骨段的一侧骨皮质穿出或嵌入骨皮质内,有助于防止针的移位。缺点是取针时增加了一个小切口,骨折愈合后必须同时切开两端,先行咬断一端弯钩后再从另一端拔除克氏针。这种方法同时也避免克氏针滑脱进入胸腔[6]或其它部位的可能。值得一提的是,术中需要特别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向内侧推进克氏针时一定要把握好针尾的方向,尽量向下压低,让克氏针向近端锁骨前面或侧面穿出,避免从锁骨后面穿出,损伤锁骨下血管、神经。术中应同时准备一根同样长度的克氏针放在锁骨上面作导引,以便及时了解克氏针进入的长度,随时调整其方向及长度。
参考文献
[1]侯春林,王诗波,吴 韬.锁骨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9.
[2]陈树忠.锁骨骨折几种内固定疗效比较[M].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6(5):377.
[3]赵 军.手术治疗锁骨骨折69例体会[J].临床医学,2001,21(9):33.
[4]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06-407.
[5]何大为,张 搏,吏晶晶,等.对38例锁骨骨折保守或手术治疗的比较研究[J].中华医药杂志,2005,2(5):2.
[6]谢庆德.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刺入肺内一例报告[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21.
(收稿日期:2007-04-12 修回日期:2007-07-09)
(编辑:梁明佩)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