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阳”之辨_伤寒论阴病阳病图
时间:2019-01-26 05:02: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摘要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多次论及“阳”,有的是阴阳并举,有的单提阳字,其涵义不尽相同,现仅从“阳”在《伤寒论》中所指病位、脉象、邪气、病证、人身之阳气等方面,结合诸家之观点,加以浅述,使其含义更加明确。
关键词 伤寒论 阳 中医学术发掘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其所阐述的辨证论治理论,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但由于成书年代距今较远,其时所用的文法及措词与今颇有不同,且因成书不久即由于战乱等原因而散佚不全,后虽经王叔和、林亿等人的重新整理而得以保存至今,但亦难以重现仲景之旧,故导致书中难点疑点较多,注家虽多,但意见分歧亦众。现仅就书中多次论及的“阳”字,辨述其多种涵义之所在。
1 阳言病位
1.1 阳言阳经:《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仲景以发病之初发热的有无,来辨发病的部位,但对“阴”、“阳”究竟该如何解释,意见不一。《金匮玉函经》将此条列于首条,钱天来亦认为此条“提挈纲领,统领阴阳,当冠于六经之首”,并将其列于开篇之先,阴阳发病六经统论之下,以发病部位为阴经和阳经来解释论中之“阴”、“阳”,即“发于阳者,邪入阳经而发也;发于阴者,邪入阴经而发也”。尤在泾、李克绍等人均赞同此说,现今之教材亦采用此观点。另一种得到诸多注家赞同的观点是分别以太阳和少阴来理解此处的“阴”、“阳”,如张隐庵云:“此言太阳少阴之标阳标阴为病也”;庞安常云:“发于阳者,随证用汗药攻其外;发于阴者,用四逆辈温其内”;山田正珍云:“其发于阳之始,谓之太阳;发于阴之始,谓之
少阴”。这两种观点虽不同,但基本上都从发病的部位来解释此“阴”、“阳”,且各自均有理可据,只是由于他们理解的角度不同,而导致对原文意义的把握有所偏差,但对我们研究《伤寒论》来说均有启发。
1.2 阳言表:表里是相对的,以阴阳来分,表属阳,仲景喜用阳代指表。如第141条“病在阳,应以汗解之”中之“阳”,从其相应治法来看,是表的意思,即汪苓友所注解的“病在阳者,为邪热在表也”。第23条中“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之“阳”,结合其临床表现,当作“表”解,成无己云:“阳,表也,阴,里也,脉微为表虚,恶寒为里虚”。第269条中“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之“阳”,同样指表,柯韵伯云:“此条是论阳邪自表入里证也”。对第131条中“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之“阳”的理解,争议较多,但结合论述结胸形成的相关原文分析,第134条“太阳病……医反下之……则为结胸”,第137条“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故第131条之“阳”作“太阳之表”的解释较符合仲景之意,张路玉云:“病发于阳者,太阳表证误下,邪结于胸也”。第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对其中“阴阳气”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如成无己从手足三阴三阳经的交接来解释,沈目南从肝胃之间的关系来解释,黄坤载从脾胃的运转联系足之三阴三阳的升降来解释,笔者认为用这些观点来解释厥证总的病机皆不够符合,相对而言陈平伯所言:“盖阳受气于四肢,阴受气于五脏,阴阳之气相贯,如环无端。若寒厥则阳不与阴相顺接,热厥则阴不与阳相顺接也”,从体表之气及内脏之气来解释,更为合理。
2 阳言脉象
2.1 阳为脉象总的分类:《伤寒论•辨脉法》言:“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以阴阳两类为辨脉的总纲。另外,第246条“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以及《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中所述:“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下之,宜大承气汤”,亦是以阴阳来论脉象,脉浮、大为阳,脉芤、紧为阴。
2.2 阳为切脉部位:如第3条所言“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此处“阳”当理解为寸脉,“阴”当理解为尺脉,即方中行所云:“阴谓关后,阳谓关前”。第6条“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第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文中的“阴阳”亦当以尺寸脉来理解,较为贴切。另外,第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中的“阳微阴浮”,当解释成寸脉微而尺脉浮,提示邪微而阳气得复,故预后较佳,即章虚谷所解释的“阳微者,寸微也;阴浮者,尺浮也。少阴在里,其脉本微细,今尺浮者,邪从阴出阳之象”。
2.3 阳为切脉力度:对于第12条太阳中风证当中的“阳浮而阴弱”,从脉象来理解的话,则当以浮沉来解释阴阳,如程郊倩所云:“阴阳以浮沉言”。第245条“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中所言“脉阳微”、“阳脉实”中之“阳”,亦均是指浮取。
3 阳言邪气
《伤寒论》中有些原文以“阳”代指邪气,如第46条论述太阳伤寒当汗失汗,久郁不解,以致“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对此仲景自注曰:“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此处“阳气”,非指一般意义上的阳气,而当作邪气解。对此诸多注家看法比较一致,如成无己云�:“邪气不为汗解,郁而变热,蒸于经络……阳气重者,热气重也”;尤在泾云:“阳气,阳中之邪气也”;秦之桢云:“其所以然之故,以太阳经热邪重”,钱天来、强健等注家亦从此说。除此之外,第48条“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中“阳气”之意与第46条同,亦当作邪气解,所谓“解之、熏之”,即是针对邪气而言;第111条的“两阳相熏灼”中的“阳”,虽然也是从邪气解,但是此“两阳”指风邪与火邪,程郊倩云:“风,阳也,火亦阳也”。第134条“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之“阳气”,作表邪解,“阳气内陷”即表邪内陷之意。
4 阳言病证
《伤寒论》中还将“阳”作为病证的名称,如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其中“阳微结”指的是存在大便秘结,但热结程度较轻的一类病证,成无己云:“热结犹浅,故曰阳微结”。至于其中“阳”的解释,又有不同。柯韵伯云:“邪在少阳,阳微故不欲食,此谓阳微结,宜属小柴胡矣”;而沈目南认为:“微邪搏结于三阳经络,故为阳微结”。笔者结合具体证候分析,以后者所言更为合理,但其治总在少阳,因少阳为枢,服用小柴胡汤,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而解”。此外,第130条“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之“无阳证”,是概指外无烦躁潮热等阳热见证,因脏结是邪结于脏而为阴,五脏之阳已竭也,而非如成无己、方中行等所言,特指太阳表证。观《伤寒论》中其他原文,如第4、5条都明确为阳明证、少阳证,第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也明确为阳明证。故此处未明确说是何阳证,当理解为概指阳经见证为妥。
5 阳言不同之阳气
《伤寒论》中之“阳”,也有与今之用法统一之说,即指人身之阳气,具体又分一般意义上的阳气与特指之阳。
5.1 一般意义之阳气:如第58条“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第29条“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第30条“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第153条“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第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第286条“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第342条“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等等,其中的“阳”,均是指一般意义上的阳气。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5.2 特指之阳:除去上述一般意义上的阳气之外,《伤寒论》中尚有某些“阳”有所特指。如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其中之“阳”可作卫阳解释,卫阳浮盛与外,故见发热,成无己云:“阳以候卫,阴以候荣”。而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之“阳”,又当作心阳解,亡阳指心阳外亡,从而导致心气浮越,尤在泾云:“阳者心之阳,即神明也。亡阳者,火气通于心,神被火迫而不守,此与发汗亡阳者不同”。另外,第122条“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之“阳气”,又可作上焦之阳解释,程郊倩云:“误汗不特虚中下二焦之阳,且能虚上焦之阳。上焦之阳在膈,诸阳从此受气者也”。
6 难解之阳
《伤寒论》中尚有些原文中所论及之“阳”,其义晦涩难懂,而各注家各执一词,如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成无己作为注解《伤寒论》之第一人,对此处“无阳”也未作任何解释。喻嘉言云:“无阳二字,仲景言之不一,后人不解,皆置为阙疑”。后世诸家对“无阳”的解释,大抵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从阳气虚解释,如柯韵伯云:“无阳是阳已虚而阴不虚,无阳不可发汗,便是仲景法旨”;钱天来云:“无阳者,命门真阳之气衰少也,故云不可发汗,汗之则阳气必败矣”。第二种观点是从邪微解释,如吴人驹云:“微乃微甚之微,非微细之微,但不过强耳。无阳者,谓表之阳邪微,故不可更大汗”。第三种观点是综合了以上两种观点,即既有阳气的不足,又邪气亦轻。如徐灵胎云:“此无阳与亡阳不同,并与他处之阳虚亦别。盖其人本非壮盛,而邪气亦轻,故身有寒热而脉微弱,若发其汗,必致有叉手冒心,脐下悸等证,故以此汤清疏营卫,令得似汗而解”。第四种观点是从津液亡失解释,如喻嘉言认为此无阳“乃亡津液之通称也。故以不可更发汗为戒”;汪苓友云:“不可发汗,当是不可大发汗,因其人脉微弱,无阳而津液少耳”。王子接云:“无阳者,阳分亡津之谓”。第五种观点认为无阳是无表证。如陈修园云:“论中无阳二字,言阳气陷于阴中,既无表阳之证,不可发其表汗”。章虚谷独辟蹊径,认为“此条经文,宜作两截看,宜桂枝二越婢一,是接热多寒少句”,原文语序这样调整以后,当以第一种解释于理为顺,即是与第38条大青龙汤证“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之意相近。若语序不调整,随文解释,结合方药分析,当以第二、三种观点较为贴切,即从邪微解释其义,因桂枝二越婢一汤虽是大青龙汤以芍药易杏仁而得,但相对大青龙汤而言,其各药剂量极小,故其发越的力量亦较微。
收稿日期 2007-01-1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