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和高血压病所致早中期慢性肾衰竭中医症状学比较研究|慢性肾炎和慢性肾衰竭
时间:2019-01-14 04:39: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摘要】 目的 按原发病不同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进行中医症状学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所收集的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综合分析中医症状特点。结果 慢性肾炎所致早中期CRF前10位症状以腰酸膝软最多,其后依次为夜尿频多、急躁易怒、倦怠乏力、腰痛、畏寒肢冷、口干咽燥、失眠、胸闷心悸,最少为肢体困重。高血压所致早中期CRF前10为症状以夜尿频多最多,其后依次为腰酸膝软、倦怠乏力、腰痛、口干咽燥、皮肤瘙痒、面色晦暗、失眠,最少为畏寒肢冷和急躁易怒。结论 慢性肾衰竭早中期,肾虚症状(腰酸膝软、夜尿频多)普遍存在,慢性肾炎所致慢性肾衰竭早中期以腰膝酸软最为常见,高血压病所致慢性肾衰竭早中期以夜尿频多最为常见。�
【关键词】
慢性肾炎;高血压病;早中期;慢性肾衰竭;中医症状学
�
慢性肾衰竭(CRF)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早中期若不及时干预,多数会在短期内发展为终末期肾衰。临床证明,中医治疗慢性肾衰往往能取得一定疗效,因此研究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证治规律就显得十分必要。目前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辨证分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按照原发病的不同进行中医证侯的研究较少。基于此点,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各项相关资料,按照原发病的不同进行中医症状学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门诊及住院患者127例。其中慢性肾炎所致早中期CRF 64例,高血压病所致早中期CRF 63例;男82例,女45例,男女比例为1.82�∶�1;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82岁,平均年龄(58.33±15.18)岁。�
1.2 诊断标准
根据1992年黄山会议座谈会纪要,慢性肾衰竭分为四个阶段[1]:①肾功能代偿期。②肾功能失代偿期。③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④尿毒症期。具体见下表:�
表1
慢性肾衰竭分期
�
CRF分期Ccr(ml/min)Scr(μmol/L)Scr(mg/dL)
肾功能代偿期50~80133~1771.6~2.0
肾功能失代偿期20~50186~4422.1~5.0
肾功能衰竭期10~20451~7075.1~7.9
尿毒症期[2],并进行专家咨询和可行性分析得出主要症状,将其包含的观察指标编制成统一的调查表。�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将数据导入,采用统计描述方法及卡方检验方法,P0.05,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前10位症状分布差异不显著。�
表2
慢性肾炎所致CRF前10位症状统计表
�
症状人次频率(%)
腰酸膝软4671.9
夜尿频多4164.1
急躁易怒3859.4
倦怠乏力3656.3
腰痛3453.1
畏寒肢冷3351.6
口干咽燥3351.6
失眠3250
胸闷心悸3250
肢体困重3148.4
3.2 高血压病所致CRF
高血压所致早中期CRF共63例,位于前10位的症状统计结果:夜尿频多最多,为51例,占81%,腰酸膝软次之,为46例,占73%,其后依次为倦怠乏力、腰痛、口干咽燥、皮肤瘙痒、面色晦暗、失眠,最少是畏寒肢冷和急躁易怒,各有31例,各占79.2%。卡方检验P[3]等人通过对11年来我国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后发现频数居前10位的症状为:乏力、腰膝酸软、纳呆、浮肿、恶心、呕吐、小便少、头晕、腹胀、畏寒。赵宇[4]等人通过对460例CRF患者研究后发现前20位的症状分别为倦怠乏力、面色晦暗、腰酸膝软、食少纳呆、气短懒言、水肿、肢体困重、口干、恶心、腰痛、头晕、咽干燥、五心烦热、呕吐、畏寒肢冷、头痛、抽搐痉厥、口苦、胸水、腹水。在李志更和赵宇的研究中,腰酸膝软出现频率均位于前列,这与本课题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肾虚症状在慢性肾炎和高血压病所致CRF早中期普遍存在,在临床治疗时,不能忽视补肾治法。但在两位学者的研究中,腰酸膝软等肾虚症状出现频率并没有位于第一位,与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分析原因,两位学者的研究对象为所有慢性肾衰竭的患者,未考虑原发病及临床分期的影响,而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则为慢性肾炎和高血压病所致早中期CRF的患者。这也表明按照原发病和临床分期的不同对慢性肾衰竭进行中医证候学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
3.1 慢性肾炎所致CRF
本调查发现慢性肾炎所致慢性肾衰竭早中期以腰膝酸软最为常见。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肾在体为骨,故腰膝酸软为肾脏功能失常的常见症状。可见慢性肾炎所致慢性肾衰竭早中期以中医所说的肾脏功能失常为主。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在此出现了对应。这也为中西医结合指明了接点。现代医学[5]认为慢性肾炎反复发作,肾脏受到长期持续性进行性的破坏,肾小球出现硬化和纤维化,肾小管萎缩消失,致使肾脏功能失常。周恩超[6]结合中医理论认为肾脏之正常形状结构破坏消亡为中医所言的肾之精气匮乏,肾小球硬化和纤维化成为无细胞成分和结构的物质,为中医所言的痰浊瘀血内停。故周氏认为慢性肾炎所致慢性肾衰竭的中医病机为肾元亏衰,痰浊瘀血内停,亦指明慢性肾炎所致慢性肾衰竭早中期中医病机以肾脏功能失常为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2 高血压病所致CRF
本调查发现高血压病所致慢性肾衰竭早中期以夜尿频多最为常见。现代医学将将高血压性肾损害分为三个阶段:第1阶段:血压轻度升高但不稳定。肾血流量(RBF)和肾小球滤过率(GRF)均增加,盐负荷后有钠利尿现象。第2阶段:血压持续稳定升高,但舒张压110 mm Hg。RBF继续减少,开始时出球小动脉收缩、张力增加,GFR和球内静水压尚能维持,以后GFR开始下降。可见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肾损害的第2阶段以夜尿增多为主,这与本次中医症状调查结果相吻合。关于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病机,有中医学者结合现代医学,提出新的认识,邓宝华[7]为:Ⅰ期(微量白蛋白尿期):中医辨证以肝阳上亢型、痰湿内盛型为主。Ⅱ期(临床蛋白尿期):中医辨证以阴虚阳亢、肝肾阴虚、肺肾阴虚、心肾阳虚、脾肾阳虚为主。Ⅲ期(肾功能失代偿期):中医辨证以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肝风内动、湿浊瘀毒内阻多见。可见中医对高血压肾损害的认识和现代医学有相似之处,两者都认为高血压肾损害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逐渐加重的过程。中医学认为此过程是证候虚实夹杂向以虚为主兼见各种变症的过程,西医学则认为此过程是肾小球及肾小管受损逐渐加重的过程,肾小球由局限的血管硬化发展到全小球血管硬化,同时伴有肾小管的萎缩及间质的纤维化。�
参 考 文 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49.�
[2] 王钢,陈以平,邹燕勤.现代中医肾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49�850.�
[3] 李志更,王天芳,赵燕.慢性肾衰常见中医症状的文献分析.辽宁中医杂志,2006,33(4):407�408.�
[4] 赵宇,占永立,饶向荣.4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分析.中医杂志,2009,50(5):446�448.�
[5] 李玉林.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8�249.�
[6] 周恩超.慢性肾衰肾脏病理中医辨识.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2):49.�
[7] 邓宝华.高血压性肾损害早中期的中医证治体会.光明中医,2009,24(1):111�11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