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

    时间:2020-08-22 07:56: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屡经考验但从未出现断流,世代相传。我们的文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古圣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典籍,几千年前的思想就可以运用哲学理论科学地认识和分析世界。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表面上的而是流入血液里的,这为我们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论文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展开了深入研究。【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伟大复兴;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11-0106-05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1.1文化软实力的表现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力绵延不绝,是很多国家文化的起源,孕育着强大的内部动能,为国家的复兴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的同时,国家复兴也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曾在《洛杉矶时报》撰文指出:“中国本质上是一个文明国家,其身份认同感源自作为文明国家的悠久历史。当然,世界上有许多种文明,如西方文明,但中国属于唯一的文明国家。”由此可见中华文化是独有的“文明型国家”,这是中华文化强有力的证明,也是中国精神的证明,是一个大国文明最直接的体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这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自豪,也得到了其他国家的认同和肯定。中华民族不能照猫画虎地学习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而是走一条与国家实际情况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本身。

    中国的崛起,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滚滚而来的原动力,在科学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既要取长补短又要不迷失方向,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国内教育国民,国外世界大同的积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通过沉淀、提取、升华而来的已经融入血液的特征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共享的精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被世界所认同的文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继承和发展。继承要科学的、有选择地继承,发展要不忘初心、创造创新。中华文明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是民族凝聚力和价值观的主要构架,是历史的发展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强有力保证。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的,现代化进程是充满荆棘的,如何能够坚持走过这条荆棘密布的道路,就要依靠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强大推动力。所以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振奋。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振奋国民精神,提高国民素质是国家复兴的第一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这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中国要成为世界舞台的重量级国家,必须是经济实力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有着世人瞩目的本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的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同时需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的世界强国才更容易被他国所接受和尊重。

    1.2文化自信的基础

    文化自信的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既反映在对待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方面,又反映在对待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当下的态度上。我们的民族创造过绚烂的文化篇章,中华民族的文化以“古”为源,以“今”为成就,给国人建立了强大的文化自信。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基,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重要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世界的认同、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的提升、人均寿命的增长,使得文化自信给予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精神上、物质上的满足,也为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一是要认清自己本民族文化的本身,弃其糟粕,取其精华,随着文化的发展壮大进行不断的淘汰;二是对外民族文化要不断认知,不能故步自封,要勇于接纳外来文化,了解外来文化;三是取长补短,在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外来文化的精髓,使得本民族文化更科学、更健康的发展。

    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全民族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根源,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培育和践行核,己价值观”和十九大提出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是要在文化建设逐步完善的情况下,主动出击,告诉大家什么才是应该展现出的社会精神面貌,文化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尤为重要。

    有了灿烂的文化还要有优秀的文化继承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培养能够肩负起民族复兴重担的接班人,成为民族的希望。“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先立德才能后树人,夯实文化基础教育,逐步开展理想和信念的培养,要对人们给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树立以德为本的社会意识,净化社会风气,培养良好的社会氛围。

    中华文化想要更好地发展离不开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交流才能互补,交流才能互通。交流中产生碰撞,碰撞掉的就是要淘汰掉的。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我们古为今用借鉴外来文化不断丰富、不断开拓,并以此为基础完成顺应历史潮流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给中文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全世界真正地认识中国。一带一路、奥运会、APEc会议、G20峰会、中非论坛、孔子学院等各种形式的与外界交流,都大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讓世界了解中国,让人民看到了国家的强大,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高端和品牌为树立文化自信、提高中华文化话语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2应对文化迷失的挑战

    2.1全球化的冲击

    “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从而出现了“文化全球化”。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而我们现在的文化就处在这种形成的过程中”。所以“文化全球化”就是指,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在思维方式、思想理念、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生活方式的交互碰撞、交流中所产生的融合。在“全球化”蔓延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既有负面影响,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新理论的出现,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习近平指出:我们就要对当今我国文化在全球化中的情况做深入了解,对汹涌而来的文化全球化大潮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拥有着极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即精神文化。同时,又恰逢中华民族物质世界的低谷。由此所引发的问题就是我们对于外来的物质文化抵抗力不高,对于新鲜事物的了解的渴望使得部分人盲目接受,盲目崇拜。例如,韩国的综艺节目被很多节目纷纷效仿,夸张的休闲服饰和嘻哈风的牛仔裤成为年轻人日常的着装标准,路易斯威登、香奈儿等大品牌奢侈品被大家趋之若鹜,死亡摇滚、重金属音乐充斥着生活。一系列的外来文化冲击着中华传统文化,“愚人节”“圣诞节”“情人节”的火爆,享乐主义、拜金思想、民族自豪感的丧失、个人极端主义的愈演愈烈,不断冲击着社会主义信仰和传统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被同质化已经大有山雨欲来之势。诸多的侵蚀和渗透方式冲击着中华传统文化和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包容,加之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指导方式,这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仍然保持自身发展、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可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包”其根本就在于一个“容”字,“无物不容”是使我们传统文化在多次的历史文化冲击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使得历次冲击都只能成为外来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补充,而不能替代。我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开设“孔子学院”、举办“中国文化展”“中国故宫文物展”“墨西哥中国展”“中国电影周”等活动,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提高民族文化自信、中西方文化互相借鉴、抵抗外来文化侵蚀、形成全球文化多元化,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应对文化冲击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文化对抗文化。第一,我们在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蚀和思想意识的灌输的同时要构建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第二,注重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清自我的同时也要看清对方,要做到去伪存真,不忙盲听盲信。第三,我们在把握宗教信仰方面要坚持“自治”“自养”“自传”的路线,防止任何外来文化以宗教的形式对我国的宗教事务和宗教政治进行干预和造成分裂的倾向。第四,对于外来文学和艺术的过滤,我们要做到真艺术和伪艺术、真文学和伪文学的鉴别,防止不良的、肮脏的、低级的“文学艺术”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2.2国内多元化

    国内的文化多元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形成的主流文化;二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统称,但是我们的每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的传统文化,彰显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三是中国的五大宗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兰教,都是曾经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中华民族特有风范,具有较大规模性和区域性代表的,其余小的宗教派别,如萨满、东巴等,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宗教文化多样性的国家;四是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以最大的民族汉族为例,南方和北方的文化特征就有着很大的差异,仅从语言就有着很强烈的差异对比。由此可见,中国是一个既统一又各具特点的多元化文化格局。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的文化能够无往而不胜,最主要的就是把握住了多元性文化共存互补,利用文化的多元性协调发展、健康发展。

    第一,新中国成立后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新的意识形态核心被确立起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国家的主流文化,并且将长期成为主导文化。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得到全国人民的接受和认同,才有了文化大国的根基,才能实现文化大国、文化强国的梦想,能够得到社会各个价值主题的肯定的统一的主流社会价值,就要对各个价值主题进行改变。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多区域、多宗教、多民族的融合,古代思想和现代思想的融合,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都导致中国的主流社会价值是多元化的、多样性的。

    第二,人们对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认同是解决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统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是社会的精神风向标。我们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改善,让人民群众感知到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诠释生活在主流文化中的对人本身的影响的重要性,并形成认同。我们利用马克思主义形成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同时也赋予了对中国国内多元化的文化情况“兼容并包”的时代特性。

    第三,多元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给民族文化带来冲击。但是具体到我国的实际情况,这种冲击已经基本不会动摇社会主流文化在文化方面的地位。我国经历过上千年的多元化融合,加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化。已经形成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多元文化变成多资源化,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养料。多元文化就像生物链的平衡一样,每一种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种文化无时无刻不在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发展。每一种文化的消失都是对多元文化生态平衡的破坏,损失了资源,所以为了全体文化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多元文化,维护文化生态平衡。

    第四,多元文化是由每个地域、民族、宗教独有的文化特质组合而成,所以极具自身特色,深得区域性认同,在处理地域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的情况下多元文化的优点就显而易见了。每一中文化都是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員,无论年轻还是年长,强大还是弱小,都是平等的。对于民族关系的和睦,国家的稳定发展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

    3传统文化自身的问题

    3.1传承发展体系的缺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在“十二五”时期提出的,是我国在“十三五”时期构建文化宏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体系”的提出,一方面反映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今社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体系的缺失的现状。

    传统文化体系的缺失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第一,日常社会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体系的缺失。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理念的氛围营造不足,宣传力度、社会责任感的建立都出现了严重的滞后现象。精神文明的建设远不及物质文明给大家带来的冲击更直接,更强烈。使得5000年的中华文明在当代面临着逐步流失的困境。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文字一脉相承,但是书写文字的方式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毛笔、钢笔变成了我们今天的键盘、鼠标;由一撇一捺变成了今天的各种输入法;由偏旁部首变成了拼音、五笔。

    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例,如新年、上元节、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等,都已经被大家变得不像以前那么重要。具有4000年历史的春节,在大家眼里也逐渐变成一顿年夜饭那么简单。传统形式的祭祖神、祭祖先、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等一系列的活动都不再出现。中秋节的月饼价格虽然还是居高不下,但是真正还想着吃月饼的人却越来越少,更多只是用来节日礼品的赠送,这些情况的出现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大家不再渴望过节来提高生活的物质要求,另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的精神建设不足。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价值观或态度都发生了变化。

    第二,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体系的缺失。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门的开放,近40年来随着西方文化流入中国,人们在认同西方物质文明的同时,西方的文化也随之被认同。两种完全不同文化的撞击中,好奇心使得社会上很多人更愿意接受西方文化,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略显尴尬。传统技能被大家认为是浪费时间,却忽略了文化传承的真正意义。社会的浮躁,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接受西方文化变成了崇洋媚外。

    中国传统情人节七夕节变成了西方的2月14日的玫瑰花,新年变成了圣诞老人大聚会,哈日、哈韩的风气几乎弥漫着整个社会,对于西方文化的接受程度正日渐超越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年轻人喜欢耐克、阿迪,对于穿传统布鞋被视为非主流、老龄化;家具喜欢选择“大欧”、宜家,对于使用中式家具被视为笨重、落伍;餐饮喜欢麦当劳、披萨饼,而放弃川鲁粤准阳;我们的拱手礼也逐渐被淡化,常见的只有握手和拥抱,甚至连电视节目上的拱手礼“左搭右”都变成了白事的“右搭左”;新东方、一对一,大家对于外语的学习热情远远超过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文化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我们的“节节败退”。

    面对这一切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曾要求党员干部不过“洋节”,“不过洋节”是“初心”的要求;“不过洋节”是“信仰”的要求;“不过洋节”是“责任”的要求。要求党员从自身做起,肩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的群众,以点带面,恢复传统文化体系。传播传统文化意义,对外来文化冲击给予有力的回击。

    3.2生机与活力不足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屡经考验但从未出现断流,世代相传。我们的文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古圣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典籍,几千年前的思想就可以运用哲学理论科学的认识和分析世界。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表面上的而是流入血液里的,这都为我们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但是中华文化也和所有事物一样存在不足,自身的生机和活力不够强大。

    首先,在中国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儒学方面。从汉代董仲舒提倡独尊儒术后,儒学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于影响着我们社会的理论与政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宗法专制的中国的最好体现,但是这确实与当时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也相符合。可这却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套子,循规蹈矩,社会的动力都在完成人生的作业,而不是发现、进步和看到明天。

    其次,专制制度和儒家的结合,使得我们的理念更多的是在尊长还是尊礼的选择下,我们的思想灌输是尊长。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我们的封建社会和欧洲的不同,我们的是家长制,而西方的是契约关系。这就使得我们的“封建制度”不完善,在我们历经最长的社会制度下应该建立起来的契约制从未成型,导致我们在社会中违上是被看作极大的错误,而事情本身的对与错此时已不重要。

    第三,无条件地服从是我们儒家思想的特点。美国《独立宣言》和宪法都赋予了公民为随时抵抗暴政而持有武器的权力。而孔子曰:“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班固的《白虎通义》,传统文化核心思想,三纲六纪,服从尊长。虽然符合了当时年代的需要,但是唐宋明清的法典没有突破地继承造成了思想上不能打破的枷锁。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方面存在不足。中国传统科学中最多的是应用科学而没有纯科学也就不存逻辑规则,如同我们的历法,世界三大历法,太阳历、太阴历分别是以太阳和月亮的周期定制的立法,而只有我们的农历,是以农业需求为制定原则的,包括《易经》,只是归纳总结了很多的客观现象,但是却没有严谨的论证。利玛窦的《中国札记》和杨振宁都提出过我们传统文化中没有严谨科学的情况。

    我们再反观西方,古希腊拥有着完整的形式逻辑理论,西方的情况则不同,他们有逻辑学,不但古希腊已经有完整的形式逻辑理论,早在西方中世纪就有了逻辑课。我们有值得骄傲的古天文台,有丰富的天文知识;地动仪,可以预测地震。可那都是为了皇帝服务,看看是否有上天对皇帝的惩罚。我们只读四书五经,不用做实验、不搞发明就可以当官,导致了思想禁锢,丧失了生机和动力。

    4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近代根据中国实际国情又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更是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的发展更科学,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有了坚强的思想基础和根源。

    从中国近代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为了东方睡狮的觉醒,毅然决然地挑起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需要组织的发展壮大,带领全国百姓保存家园,所以宣传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的担当精神,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任务是提升国力,带领人民奔向小康,我们又发扬了传统文化中“仁”的思想,40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当下,随着经济的增长,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崇洋媚外”在社会中开始出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树立正确的家风、社会风气,正面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定国安邦中的作用。

    一次又一次的经验告诉我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用的方法。在社会风气方面,我们提倡尊老爱幼、诚信为本、礼义廉耻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理念;在党的建设方面,廉政为民、以德治国、勤政爱民等,都是往圣先贤治国的精髓;在教育方面,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是传统文化对于人才培养的经验的总结;在国际问题方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反对霸权主义,不干预他国内政,得到了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国家的认同,无一不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传统文化能够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同样也要以国家富强为根基,二者相互作用,彼此扶持,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未来挑战中的关键作用。所以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的需要,是国家的需要,是党的需要,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

    相关热词搜索: 中华 传统文化 传承 时代背景 优秀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