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时间:2021-01-28 08:08:1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摘要:生态文明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中自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重要概念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分析中国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以促进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良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科学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继从十二大至十五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后,党代会政治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意义十分重大。生态文明的提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子孙后代和世界负责的庄重承诺。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并不断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人类对长期以来主导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的深刻反思,也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科学总结与不断升华。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即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将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存在和进步的需要,应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的精神信念。二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即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人类的生产劳动要注重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物质产品的生产,在原料开采及其制造、使用和废弃的整个周期中,要以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及其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为目标。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即倡导“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与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喝的却是受到污染的水,呼吸的是受到污染的空气,吃的是受到污染的食品,且因忽视生态文明使我们及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那么现代化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因此,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放在突出的位置。
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我们对能源资源的消费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各类污染物产生量也将不断增多,这使我们面临的生态压力和环境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必须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堵施,使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使生态环境得以显著改善。
再次,建设生态文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国已进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也往往是资源和环境矛盾日益凸现的时期。如果以过量的资源消耗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的增长将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资源和环境密切相关。资源条件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因为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而且我们的经济增长依然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上的。
目前,中国巳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铁矿石、氧化铝和水泥等资源的消耗量巨大。中国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高消耗换来的增长,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中国单位GDP的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即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量随之增加,中国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压力还会继续加大。据有关预测,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到201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只有24种,到202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仅有6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
长期以来,GDP增长率是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不成文标准,导致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律。其结果是,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问题,它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留下了长远的隐患。我们只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经济因素。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
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忽视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处于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体具有统一性,增加了规范的难度。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放任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地方利益),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
2.人文社会因素。第一,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生态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应有一个适当比例。人口问题与生态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人口数量快速的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可以这样说,我国的人口问题是短时期内很难扭转的最大社会问题之一。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绝对短缺,因而出现了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的现象,同时伴随着惊人的浪费,给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第二,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据调查,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乏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2000年“世界环境日”前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意识较弱,且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的特征。第三,生态问题与贫困等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生态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富国的生态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而穷国的生态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得多。我国的生态问题也有类似情况,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生态问题主要以环境污染为主,如今经过不断治理已逐渐有所缓解;而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环境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十分严重,且日益呈现出生态问题与贫困同步深化,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
三、解决我国生态问题的对策思考
第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发展不仅要与现有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看来,科学发展观并不是简单地要求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安全,而是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平衡置于发展的本质问题上,以人与自然的和谐求得人类社会的发展,以经济社会的发展来促进生态平衡的实现。可以说,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第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不断提升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重新认识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人对自然的统治关系变为伙伴关系、共存关系;由单纯的索取变为在索取的同时给予自然补偿;由人类支配自然的权利和对自然应尽的义务相分离变为二者的统一。其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使人们认识到人既可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善待自然,增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我们要转变以往旧的道德观,打破狭隘的视野局限。树立崭新的生态意识。为此,必须有计划地加强公民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资源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使人们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和资源容量观;建立和完善生态教育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广泛而持久地宣传绿色产业、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起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道德情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三,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的生产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排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通过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而资源供给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和自然承载能力却是有限的,若不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将会激化,生态危机将会加剧。因此,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人、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这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与发展建设的基本状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
第四、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一是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一方面要修订、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切实解决法律法规空白、失当、乏力、自相矛盾、操作性差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有效改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正常现象。三是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建立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温家宝总理指出,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实现历史性转变,即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四是积极稳妥地实行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核算和考评制度。抓紧建立地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手段,开展绩效考评并实施目标责任管理,将考评结果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并认真落实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节能减排的责任制和问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