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数字奥秘
时间:2020-06-19 09:00: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刘德炳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进入预定地球轨道,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也掀开了中国向浩瀚宇宙进军的璀璨篇章。“东方红一号”卫星也与核弹、导弹一起,被称为“两弹一星”,成为中华民族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历经12年的探索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工程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东方红一号”卫星最早在1958年正式提出,代号为“581”工程。这意味着东方红一号卫星工程总共花费12年时间,其间经历了重重难题的考验,包括导弹技术不成熟、无法将卫星送上天以及经济困难等难题,并一度长期搁浅。
2亿元的投入
为了研发“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共拨出经费2亿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字。在1958年,中国的GDP只有1300多亿元,“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发投入在一年的GDP中占比为1/650,在一年的财政收入中占比则会更高。2亿元的投入体现了中央对研制卫星的重视,表达了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决心。
历时42天的“651会议”
由于导弹技术不成熟等难题,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一再搁浅。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与中程导弹的发射成功,1965年1月,钱学森写信给聂荣臻副总理,认为已有条件考虑卫星问题。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主持召开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方案论证会,全国的科学精英共同商讨研制卫星,即“651会议”。这意味着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再度提上议事日程。
173千克的“体重”
1967年底,中央最后审定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方案,规定该卫星不小于150千克,并最终确定为173千克。“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上天,使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5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
某种程度上说,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卫星越重,功能越多,所蕴含的技术要求相应更高。该卫星不仅全部达到了设计要求,而且质量比前4个国家发射的第1颗卫星质量总和还要超出29.8千克。
40秒钟的乐曲
“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是对“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總体要求。其中,“听得到”指的是在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下,“东方红一号”卫星将携带音乐《东方红》升空,并对全国群众进行播放。最终,选择了可靠性高、工作寿命长、消耗功率小、乐音悦耳嘹亮的电子音乐——《东方红》中一段40秒的乐曲。
不过,当时的人们并没有直接听到“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回来的声音。在卫星发射上去后,全国人民听到的《东方红》音乐都是经广播电台转播的卫星信号。
三级接力运载
提到“东方红一号”,就不得不提长征一号火箭。长征一号火箭于1965年开始研制,是为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它的一、二级火箭采用当时的成熟技术,并为发射卫星做了适应性修改,第三级以固体燃料为推进剂。正是第三极固体火箭在“最后一公里”的有力一推,将“东方红一号”提速到第一宇宙速度,实现绕地飞行。
28天的运行时间
虽然原本的设计寿命为20天,但实际上,在运行28天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电池方才耗尽。“东方红一号”卫星上的各种科学仪器实际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设计额定要求,为后来的卫星设计和研制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最终,“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乐曲停止播放,结束了其工作寿命。不过,卫星的轨道寿命并没有结束,至今“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