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当年廓然帝未契,一苇渡江天下惊 知干支契人事治天下

    时间:2019-01-19 04:28:4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几千年来,天干地支经过各路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医家等的阐发和升华,构成了中国古代思辨哲学的大本营。世界上一切最深奥、最复杂的东西,都可以用这二十二个最简单的符号表达出来。
      
      传说,在距今约4600年前的远古时期,天下未统,黄帝联合炎帝在涿鹿痛击了妄图北上中原的蚩尤,并由此机统一了天下,确定了他的领袖地位。
      涿鹿一战黄炎虽然大胜,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双方死亡惨重,血流百里,大地都变成了一片枫林,百姓更是民不聊生。黄帝忧民之苦,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上天为黄帝的诚意所感动,遂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成亥十二支。黄帝得之,大喜,立即将十干布成一个像天一样的圆形,将十二支布成一个像地一样的方形,以干为天,以支为地,以此治天下,天下顺矣!
      
      黄帝之后,大挠氏又将十天干、十二地支组合成六十甲子,并正式将黄帝开国之时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从此,神州大地上,皆以此来计时。
      看了这样的一段话,您是不是觉得它和我们的所有神话一样,很神?其实,天干地支到底是怎么来的,传说很多,没有人能真正捋清楚,但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用它来纪年纪月纪日,却与涿鹿大战一样真实。在商朝后期帝乙王时代的一块甲骨上,就刻有完整的
      
      天干地支计时法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组成六十年一循环的六十甲子,并以此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干支纪法,在我们的古代,从黄帝那个时候起,就一直都没有间断过,至今已有78个轮回。
      十天干、十二地支,对于已经习惯了公历的现代人来说,神秘又陌生,可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讲,就像60进位的阿拉伯数字,方便又实用。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这谁都清楚,值得提醒的一点是。以干支纪年,新的一年是从立春交节之后开始的,而不是开始于农历的正月初一。比如说,今年,2010年的立春在2月4日上午6点48分,那么在6点47分还属于己丑年,到了6点48分开始就是庚寅年了,也就是说在这一时辰后出生的人就开始属虎了,虽然这一天还是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一日。
      
      以干支纪法纪月。应该也是一个很容易让现代人迷惑的问题。不过,如果您对源于吉卜赛人的星座计时法感兴趣的话,对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东西两界虽然相隔的距离很遥远,算法却是惊人的相似。
      在中国古老的干支纪法中,与年份相同,不同的月份是以节气为分界的。从立春开始,一月与二月分界是惊蛰,二月与三月分界是清明,三月与四月的分界是立夏,四月与五月的分界是芒种,五月与六月的分界是小暑,六月与七月的分界是立秋,七月与八月的分界是白露,八月与九月的分界是寒露,九月与十月的分界是立冬,十月与十一月的分界是大雪,十一月与十二月的分界是小寒。每一年的正月都是从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
      纪年和纪月,都是根据节气划分的。而节气的交节时间,则是精确观测天象后才能确定的,它反映了太阳系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运行位置。
      以干支纪法纪日就跟节气没关系了,完全是根据六十甲子的顺序排下来的。与公历相对的,每一天的干支,虽然有公式可算,但实在太麻烦了,用时直接查万年历好了,方便又准确。
      纪时呢,与纪日比起来就相对有规律多了。从子时,亦即23点开始。将每天划分为12个等份,也就是12个时辰,顺次代表这12个时辰的就是12地支。与其相配的天干则有一定的求法,在万年历上,可用《五鼠遁日起时法》根据这一天的日干去查,非常方便。
      纪日和纪时,记录的是地球绕太阳运动和自转的情况。
      
      天干地支与五行
      
      文以载道,是睿智的中华民族的传统。如果我说天干地支仅是用来计时的,恐怕话还没说完就要被板砖拍晕了。
      其实,从我们开篇的神话故事里您就可以看出,天降干支于黄帝,并不是让他拿来计时的,而是用来治天下的。计时,大概只是后人,如大挠氏衍生出的一种实用技巧罢了,可以说是副产品。
      想当初,黄帝之所以以干为天、以支为地就是由于干所承载的是天之道,支所承载的是地之道。以干为天,搭载的是八天之通道;以支为地,建成的是法地之通道。天道、地道决定着人道,故黄帝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
      天道、地道决定人道,这样的道理听起来既大、又玄、更是神秘,以它来治天下,恐怕只有黄帝那样的神人才行,对于正常的人来讲,似乎还应该更具体点。可怎样具体呢?好像也不用现代人操心,4000多年了,生存下来的不可能都是神人。
      在我们先哲的宇宙观里,世界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分为阴阳的五行生生不息地循环化生而来的,世界的发展也是阴阳五行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结果。天干地支,既存在于世界,自然也离不开阴阳五行。而将天干地支落实于社会生活中,靠的就是阴阳五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源远流长,而在这源流中不间断发展了几千年的天干地支体系,法天象地。经天纬地,其内涵之深厚,决不是几本书就可以说得清的,在这里,更是不能。我呢,就妄且将这极其有限的篇幅当做天干地支扫盲园地,做一个最简单的介绍。
      
      我们知道木火土金水这五行也是分阴阳的,而天干恰好是十个,因此,二五一十。正好相配。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地支与五行的配合稍微复杂点,寅、卯、辰属木,巳、午、未属火,辰、戌、丑、未属土,申、酉、成属金,亥、子、丑属水。
      天干与地支虽都与五行相配,但配合中也有不同。首先,天干中的五行之气比地支的五行之气强一些;其次,因天干地支有阴阳之分,所以同属五行之一的天干或地支也有不同。如同属木的甲、乙,甲是阳木,为栋梁之木;乙是阴木,为花果之木。而在地支中同属木的寅、卯、辰所代表的亦不同,寅为初兴之木,卯为极盛之木,辰为渐衰之木,代表了所属五行的发展变化;再次,地支除本气之外,还包含一个或数个天干的成分。如寅的本气是甲木。还兼有丙火、戊土等等。阳刚阴柔,阳健阴顺,非常的复杂。
      除了天干地支和五行的这种配合,还有一种配合方法就是把六十甲子和五音十二律结合起来,形成一律含五音,总数字六十的“纳音五行”。具体的可见《纳音五行表》。
      “纳音五行”与前面所讲的正五行,虽同为五行,也还有不同。通常来讲,以五行为经,纳音为纬,就如《命理探原》中所说的那样:“看日元之强弱,定用神之得失,皆以正五行为主。若欲补偏补弊,酌盈济虚,又当参看年、月、日、时之纳音。”
      
      天干地支的相生与相克
      
      按照我们古人的观点,世界就是在阴阳五行的相互作用中变化发展的,天干地支既然与五行相配,自然也要在相互之间发生各种关系。这些关系很多,拣紧要的列举一下。
      
      天干五合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这五合指的是五组天干因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变化,如丙辛合化水,指的就是天干丙遇到了天干辛,丙本是火,辛本是金,但这两者相互作用就发生了反应,变化成了水,两者如化学反应一般,性质已变,生成新的性质。当然了,这种合化就如化学反应一样,也是有条件的,并非丙辛一见就认为是化成了水。
      
      地支六冲
      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成冲和巳亥冲被称为地支六冲。它们指的是地支之间的生克变化,如地支子遇见地支午,两者相;中,互相都受到损失。这冲,单从字面上看肯定是不好的,但运用到实际中,则需要全盘推论,不能简单地说是好还是坏。
      
      地支三合
      亥卯未合化木、巳酉丑合化金、申子辰合化水、寅午成合化火被称为地支三合,它们的道理与天干五合相似,是地支之间因相互作用而发生性质变化,如亥卯未三个地支聚在一起就变化成了木,当然,这变化同样是有条件的。
      天干地支之间其他的相生、相克与相互变化还有很多,如地支半三合、地支六合、十二支相害、相刑等等,非常的复杂,有兴趣的可以研究一下,一定会受益匪浅。
      几千年来,天干地支经过人们不断的加工锤炼,除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外,还被赋予了大量的内涵与外延,如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亥子北方水,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辰成丑未四季土的干支方位说,甲乙寅卯木青色,丙丁巳午火赤色,戊己辰未成丑土黄色,庚辛申酉金白色壬癸亥子水黑色的五色说等等。
      一滴水都含有三千大千世界,每个干支更是含义无数,大无不包,细无不化。它们经各路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医家等的阐发和升华。构成了中国古代思辨哲学的大本营。世界上一切最深奥、最复杂的东西,都可以用天干地支这二十二个最简单的符号表达出来。只要读懂、读通、读精由天干地支组成的六十甲子,即可契天地人事之运。

    相关热词搜索: 干支 人事 天下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