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十五讲》个人读书感想
时间:2023-03-23 16:21: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马克思主义十五讲》个人读书感想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人民出版社特邀请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xx教授编写此书,以问题为导向,对理论领域和实际工作中最为关注的十五个问题进行讲解,说理透彻,行文流畅,拜读之后令人茅塞顿开,久久不能平静。难以压抑将好物分享的强烈冲动,以浅显的角度总结个人读书感受,万万不敢自称点评,只是读到如此精彩的著作,难以抑制胸中翻涌的情绪,希望更多人接触到真正科学的、永恒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讲指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此讲以朴实的言词,通俗的表达方式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成就、时代需求、存在方式。特别是点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根本特征,即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完整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强调了最终目的是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再次强调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不明白马克思主义的来龙去脉,不明白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不可能对马克思主义真心认可、真正信服的。而不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很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走到最后。
第二讲指出“姓马”容易而“信马”不容易。这一讲挑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是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因为专业可以变成单纯谋生的手段,而信仰是一种精神追求。同时,详细解释了科学信仰和宗教信仰的区别,摒弃共产主义理想,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但是同样坦诚地表示做一个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是很难的,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恰恰是不畏惧困难的。
第三讲阐述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在自然科学从日新月异到进展乏力的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明显显现。哲学社科是治国理政的底层逻辑和重要手段,书中重点强调了哲学社科工作者或者信仰者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的能力和热情。
第四讲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本讲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是严谨的科学体系,具备开放性、自我革新、永恒性的特征。正是其科学性和自我革新塑造了当代中国,在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才能充分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第五讲提出哲学关注现实的方式。马克思主义是透过经济理论问题与现实对话的,是切实的解决历史提出的课题的手段,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第六讲强调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性。在中国,指导思想问题是关系党的性质的根本问题,是旗帜问题,是道路问题,必须毫不隐晦。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斗争激烈的现代,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入的了解,就会落入西方普世价值的理论圈套。同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不会导致学术贫困化、理论一律化,马克思本人就主张学术自由,真理像燧石,只有敲打才能发出火花。
第七讲阐明当前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或者信仰者需要自信、自强,我们从事的研究或者信仰的价值不次于其他任何领域。同时,xx也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需要避免抽象化,经院化,不能搞形而上,需要与实际情况密切联系。
第八讲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马克思唯物史观是我们观察当代一切问题、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果脱离唯物史观我们很难得到正确的结论。由于历史是被记述的,存在很强的主观性和时代性,没有历史事实根据的所谓历史史实是不足信的。历史的真实性有两个层次,一是历史的真实性,这一点我们无法达到,因为无法成为当事人。二是规律的真实性,而唯物史观可以给我们科学,严谨的答案。
第九讲分析了事实评价和价值评价。我们评价某个个体或者某个政体,必须立足实际,充分考察后给予评价。枉顾事实或者一味地肯定或者否定都是不正确的。xx在本讲中引用马克思曾经的言论,指出一些所谓的道德批判,往往是把激昂之情和庸俗之气滑稽地结合在一起,自称只关心问题的本质,但又经常忽视问题的本质。一百余年后,西方世界的某些论点可谓完全符合了这段话。
第十讲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xx指出,一种学说的生命力取决于三个因素:是否有社会需要、是否包含真理性因素、有无实现学说的力量和传人。在中国,我党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传人,具备力量。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也需要中国。在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可以说只有中国化才可能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中国化。
第十一讲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问题。我们应该站在社会形态更替的高度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其实是不谋而合的。强调联系实际,强调王道、仁政。但是在现在的世界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变革中国社会,和而不同的思想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不会排除其他思想,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会被如此广泛和迅速接受的核心原因。
第十二讲指出存在某些人和论点一直在强调历史周期律。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我国目前的政体打破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律的原因,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受益者是广大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第十三讲要求我们树立新财富观。小国寡民与安贫乐道曾经是中国古代财富观的重要观念,但是这种观念只能存在于农业生产方式。贫穷不是共产主义,新中国解放生产力和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没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共产主义也不过是空中楼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但是财富分配中的分化现象几乎难以完全避免。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保证的实际状态,这是其他政体无法做到的。
第十四讲分析了普世价值与共同价值,二者最容易混淆。普世价值是形而上的,脱离实际情况,目前西方世界以此为武器无非是意图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价值共识不同,价值共识不是脱离现实情况的概念,而是在人类文明进步中,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中逐步形成的对某些共同价值的认可。
第十五讲谈到了哲学与人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哲学就是人生观,是对个人行为的规范。而马克思主义可以给人提供一个确切的目标,不同于宗教所提出的虚构的千年王国,而是通过科学的分析,确切的手段能够实现的最终目标。
xx教授以通俗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极大的热情鼓舞我们去真正深入地了解和信仰马克思主义,以严谨的逻辑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诚然,新中国迈向共产主义的路程尚远,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