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咀嚼生活的情味_伤感:咀嚼古典情味

    时间:2019-02-06 04:36: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昆曲艺术优雅的文化品位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应是我们民族永恒的记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不可忽略的宝贵资源。上海昆剧团演绎的全本《长生殿》谨守古典风范、不失皇家气派,是以昆曲表演程式的承传为艺术创造根基的一次古典名剧修复工程。伴随着悲欢离合与兴亡之感双线交织结构的渐次展开,在厚重的历史感导引下,创作者在当代昆曲舞台上活体地、动态地勾勒出人类丰富的内心与复杂情感的一尊尊标本,从而更完整、更全面地传达出原作深邃的思想内涵,也在不经意中触动了观者内心深处潜藏的古典情味。�关键词:戏曲艺术;洪�;全本《长生殿》;昆曲艺术;文化修复;人文情怀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
      
      后工业时代,中国昆曲艺术佩戴上了“人类口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桂冠,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始为金发碧眼的西方世界瞩目,在华人世界里古雅昆曲也日渐获得青年学子的文化认同感,这标志着人类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现代意识开始觉醒。
      明清以降,昆曲艺术以其细腻、典雅和蕴藉的情味与文人雅士心心相印、如影随形,于是便有了昆曲艺术昔日的繁盛。昆曲艺术优雅的文化品位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应是我们民族永恒的记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不可忽略的宝贵资源。
      时光流转至21世纪,中国当代知识界的精英们在精神追求中与先辈们一脉相承,他们心头都有着挥之不去的昆曲情结。他们有胆有识,甘当昆曲义工,全身心投入当代昆曲文化生态重建的志愿者行列中来。一如白先勇先生先后为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策划、制作青春版昆剧《牡丹亭》、《玉簪记》;唐斯复女士以女性的纤纤素手去触摸和整理昆曲名剧《长生殿》巨帙浩繁的50出文本,并携手上海昆剧团和上海兰心大戏院,终将全本《长生殿》立体呈现于当代舞台。当代民族文化精英们虔诚地致力于传统文化修复,捧出的分明是一颗颗钟情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赤子之心,他们做出这样的善举与壮举,教人好生感动。
      公元17世纪,诞生于清康熙年间的两部传奇洪�的《长生殿》(1688)和孔尚任的《桃花扇》(1699),是继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牡丹亭》问世之后,我国古典主义黄金时代的压卷之作,也可以说是我国古典主义戏剧最后的辉煌。洪�和孔尚任这两位被誉为“南洪北孔”的古典戏曲巨擘以及他们的旷世之作,在数百年戏曲史的漫漫星空中至今依然灼灼其华。今天,当全本《长生殿》场上搬演的昔日繁盛业已淡出舞台,何时方能窥得全貌,早已让当代昆曲从业者们跃跃欲试。2007年,上海昆剧团演绎的全本《长生殿》终于浮出水面,素有“第一大官生”美誉的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先生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上昆人这一宏大心愿终于如愿以偿。
      切莫以为古典名剧《长生殿》的全本搬演只是整理改编而已。实际上,上昆演绎的全本《长生殿》共37出(分为四本),除了常见的《定情》、《酒楼》、《絮阁》、《惊变》、《埋玉》、《迎像哭像》、《闻铃》、《弹词》等8出常演折子戏之外,大都空无依傍,其舞台呈现纯属原创。这是以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去靠近、揣测和拿捏古人的心情,尽可能精准地传达出历史人物瞬息万变的复杂情感,并以昆曲表演程式的承传为艺术创造根基的一次古典名剧修复工程。这是要求浑然一体、趋向完美的创造性劳动,不仅音乐曲牌、表演程式、人物行当、场面调度、服饰造型、舞美灯光方方面面,必须统驭在古典昆曲独有的艺术风格之中,更需为演出注入昆曲独有的古典情味。这一要求显然颇具难度。因为古典情味的体验与表达,首先要求现代人对昆曲艺术的认知与把握,由“概念”进入“体验”,由“粗放型”的理解进入“细密型”的精研,而后方可调动唱念做打表演程式来演活历史人物,传达角色情感和情绪,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务使体贴入微、神情毕肖。由是,便可以在当代昆曲舞台上活体地、动态地勾勒出人类丰富的内心与复杂情感的一尊尊标本,也由此获得与当代人的心灵对接。
      可喜的是,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剧组调动了最强大的创作班子和老中青三代同台的演员阵容,有总导演曹其敬,执行导演沈斌、张铭荣,作曲顾兆麟,舞美设计刘元声的强强联合,又有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张静娴、计镇华等等老当益壮的领衔,再有魏春荣、沈�丽、余彬、张军、黎安、吴双、�斌、袁国良等昆曲新锐的精诚合作,谨守古典风范、不失皇家气派的演出足以让人惊艳。
      与折子戏演出相比,古典名剧的全本搬演,无疑是最重要的昆曲传承方式之一。此番上海昆剧团演绎全本昆剧《长生殿》,首先比之常演的零散折子戏,能彰显出更加震撼人心的戏剧性,对戏剧冲突、人物性格等戏剧因子的展示,更加从容不迫、跌宕起伏。同时,伴随着悲欢离合与兴亡之感双线交织结构的渐次展开,在厚重的历史感导引下,既以抒情的笔调剥茧抽丝般细腻地展现剧中各色人物内心情思,又大开大阖地铺陈社会政治倾轧的宏大场面,从而更完整、更全面地传达出原作深邃的思想内涵。其实,昆曲艺术之精髓所在,不仅有聊备文人雅士案头把玩的文本,更有待于场上的立体呈现,有待于低吟浅唱、一唱三叹、载歌载舞的表演艺术带给观众的审美感受和古典意趣。尤其是,场上昆曲表演那严谨规范的唱念做舞中一颦一笑、举手投足、婀娜多姿、柔和静雅的美感形态,更能在不经意中触动观者内心深处潜藏的古典情味。
      中国传统美学有“物感说”,其起源可上溯到先秦。“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论》)在此美学观念影响下,中国戏曲艺术形成了在情景交融中写意的艺术风格。这与西方亚里斯多德等人的“模仿说”奠定的“纯客观写实”的戏剧艺术迥然有别。由此观之,中国古典戏曲作品无不渗透着创作者自身丰富的情感体验,渗透着创作者明确的主观意志,甚或渗透着创作者生活于其中的那个时代独有的普适性价值、观念及社会思潮。此所谓“诗言志”是也。作为剧诗,中国古典戏曲秉承传统美学“诗言志”原则,大都遵从在抒情造境、情景交融中“言志”的创作手法,不知为后人留下了多少名篇,也为子孙万代遗留下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300年前的落寞文人洪�,伤感、沉郁、孤独、疏狂,明清易代,山河破碎,家国不幸,自身又政治失意,尤增其对现实的极度不满与怨愤。中国古代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往往寄情歌场以求心灵慰藉,洪�概莫能外。他有感于“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见”,“借太真外传谱新词”(《传概》),在长达十年之中三易其稿,《长生殿》传奇一出,朝野轰动,文人雅士、皇胄权贵争相一睹风采。洪�采用双线并置结构,将唐天宝年间李隆基、杨贵妃的帝妃情缘,置于“安史之乱”和唐王朝由盛而衰这样更加宏阔的社会生活视野中予以观照。剧作铺叙钗盒“情至”,感叹社稷兴亡,纵横挥斥,借唐人酒杯浇胸中块垒,抒发心中郁愤之“志”,寄托郁结心底的精神寂寞。洪�心中积郁着太多的伤感,一部《长生殿》洋洋洒洒50出,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内心深处刻骨铭心的伤痛,也隐约吐露出他对“情缘总归虚幻”的无限感慨。
      有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又云“愤怒出诗人”,此言不谬。《长生殿》这部标志着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趋于成熟的代表性作品中,不知浸泡着剧作家多少深刻的人生体验,字里行间无不是洪�内心无限伤感的抒发。十年锤炼,十年心血,点点滴滴都是泪,洒向人间都是怨!“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占了情场,弛了朝纲”;“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朱薨碧瓦,总是血膏涂”等等,这不无批判精神的犀利笔触,这一句句直指人心的灵魂拷问,在作品诞生的年代里,具有多么振聋发聩的思想力度!由此,后人不难辨析,《长生殿》的作者对历史、社会、现实和人生给予了何等深入的洞察,并赋予了怎样的哲理思考。当然,站在今天的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的认识高度来看,由于时代的局限,作品中某些思想矛盾也在所难免。
      毋庸置疑,帝妃之恋本身已被涂抹上浓重的政治色彩。白居易《长恨歌》中那个“回眸一笑百媚生,三千粉黛无颜色”的绝色佳丽杨玉环,不仅天生丽质,舞姿轻盈,而且柔情似水,一往情深。杨贵妃与唐明皇同样精通音律、不乏烂漫气质,两情相悦,珠联璧合。尽管其间也曾有过虢国夫人承幸、梅妃旧情复燃、玉环忿争固宠的一波三折,但杨贵妃还是以自身的美貌、青春与才情博得了唐明皇的专宠,以至于“从此君王不早朝”,“占了情场。弛了朝纲”。李隆基最终失了美人也丢了皇位实属必然,李杨情缘与政治纠葛不清,悲剧结局早已注定。马嵬兵变,“渔阳颦鼓动地来”,杨玉环香消玉殒,“美”被政治斗争摧毁,成为谋求一己私欲血腥厮杀的牺牲品。
      先前,李杨卿卿我我、缠缠绵绵时,曾有过“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山盟海誓终成虚幻,曾经的恩恩爱爱、轰轰烈烈之恋,到头来只落得生离死别、执手相看泪眼……似这样的大悲剧,似这般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戚戚,怎不让人撕心裂肺地痛!洪�笔下为杨玉环“乐极哀来”的悲剧结局一掬伤心的泪,也是为自己的“身世浮沉雨打萍”伤感落泪,更是为现实回应历史,再现唐开元、天宝年间权奸构衅、江山易主、社稷兴亡、盛衰无定而痛心疾首。
      洪�《长生殿》原作50出的后25出,有大量借用象征手法来抒发人物情感、剖析人物心理的段落。如《闻铃》一出,贵妃既已捐躯,唐皇空余“情悔”。“无边落木响秋声,长空孤雁添悲哽”,“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点点滴滴又一声”,“一恸空山寂,铃声相应,阁道嶙�,似我回肠恨怎平”……以景写情,触景生情,风声、雨声、铃声、雁鸣和着人物的悲凉心境,把年迈的李隆基对杨玉环无尽的思念和痛彻心脾的悔恨之情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将中国古典戏剧抒情造境的美学原则阐发到极致。这些戏剧情境的营造,在上昆全本《长生殿》的演绎中,于场上昆曲的呈现中,更凸现于蔡正仁先生精湛的“大官生”表演中,已给予观众足够的视觉、听觉感知,也让观众深刻地领略到中国古典主义戏剧以抒发人物情感见长的艺术特质。
      艺术的力量是以事晓人,以情动人,以理喻人,以形象感染人进而引发思考,而艺术欣赏的过程其实是感性和理性浑然一体的。《弹词》一出,流落民间的宫廷艺人李龟年琵琶弹唱【九转货郎儿】套曲,“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的直抒胸臆,真让人仿佛听到了洪�自己悲痛欲绝的呼号。这种深切的人生体悟,何止让人鼻酸,赚人眼泪,简直可以让人心碎!一部《长生殿》,三百年来又不知牵动了多少读者、观众的心,触动了他们的软肋,撩开了他们深藏心底的隐隐伤痛。痛定思痛,于是链接了他们对历史、社会、人生以至生命的思考,于是就有了人文精神的一代代赓续。这不仅是文学的力量,更彰显了场上昆曲的艺术魅力所在!
      中国古典戏曲作品在情景交融中对人物情感的抒发,不仅能让读者、听者、观者透过某种历史生活的认知,去体验、感悟闪烁其间的创作者主观意志,常常能掀动接受主体内心深处的缕缕情丝,甚或能触发审美主体的“情感境界”,达到最理想的审美意境。“情感境界”这一概念隶属美学范畴,系叶嘉莹先生率先提出。近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王安祈教授《生命风格的复制》一文,谈京剧须生余(叔岩)派艺术的传承,行文中对“情感境界”提法多有推崇并予延伸。
      先前,叶先生以之评析古典诗词。她认为,汉语言文字于人类情感负载具有象喻性功能,可触发读者体悟人生。王安祈教授则试图将其挪移借用,阐发审美主体在欣赏京剧流派唱腔过程中可能进入的一种状态,聆听京剧大角儿的演唱,韵味醇厚,气韵生动,可以触发、感染或唤起观者、听者综合的人生体味与深广的联想。王安祈先生认为,在这种状态下,审美主体有可能从沉浸于现实景物情事的审美幻觉中抽离出来,由剧中人当下处境与特定的戏剧情势中跳脱开来,疏离戏剧叙事的表层,转而进入对人生普遍情感体验的更深一层境界。
      我也试图理解两位先生所憧憬、所心仪的“情感境界”。这是何种理想的审美状态呢?欣赏上海昆剧团演绎的全本《长生殿》,场上昆曲抒情唯美的风格所传达出的古典情味简直让人陶醉!昆曲表演细腻雅致的韵味,更能唤醒你的全部经验记忆和丰沛的想象力,让你进入戏剧时空与人物情感对位的意境之中。这种美妙的艺术感受,还能引领你去咀嚼一种似乎只能意会不便言传的人生况味,并使你由此获得一种顿悟。顿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体验方式。在这一审美接受过程中,审美主体再创造的加盟,甚至可以达至更加丰美、更加悠远无限的意境。这,或许就是叶氏所指“情感境界”的蕴涵?
      上海昆剧团演绎全本《长生殿》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一部《长生殿》通篇曲词优美、曲调动人心弦,既具有诗化的意境美,又具有音律美,真乃是“爱文者赏其词,知音者赏其律”。然而我以为,场上昆曲演绎全本古典名剧,更是磨砺接受主体兼具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犀利的洞察力,由此哺育新一代昆曲观众群体的一条通途。这,或许就是昆曲传承和昆曲文化生态重建之急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修复和人文情怀延绵不绝之急需。(责任编辑:郭妍琳)
      
      Sentimentality: Appreciating Classic Emotion-Full Version Changshengdian
      Performed by Shanghai Qunju Opera House Touching the "Emotion World"
      WAN Su
      (Art Department, Ministry of Cultur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722)
      Abstract:Kunqu opera, with its elegant cultural taste and unique aesthetic value, should be the eternal memory of our nation and it is also the indispensable precious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 Full version Changshengdian performed by Shanghai Qunju Opera House sticks to the classical style and keeps the royal loftiness; it is a project to renovate the classical play with Kunqu performing pattern development as its root of artistic creation. With the gradually display of the double structure of love and patriotism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found historic sense, the creator vividly depicts various samples with rich thoughts and complex emotion on contemporary Qunqu stage so as to convey the deep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work more completely, meanwhile touching the classical emotion hidden in the audience" inner mind.
      Key Words:HONG Sheng; full version Changshengdian; onstage Kunqu; classical emotion; emotion world; cultural renovation; humanistic idea

    相关热词搜索: 咀嚼 伤感 古典 情味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