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吹响冲锋号
时间:2020-09-24 08:42:0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山城吹响冲锋号
2014年底,重庆市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18个,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14个、市级4个,贫困村1919个,贫困人口165.9万,贫困发生率为7.1%。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闭幕后,重庆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山城”吹响了脱贫攻坚冲锋号。
落实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
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以后,重庆市委于6月19日召开135次常委会(扩大)会议,随后召开工作推进会,对脱贫攻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决策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切实强化脱贫攻坚责任担当。
市委书记孙政才、市长黄奇帆带头落实党政“一把手”责任制。三进武陵山区,农历小年看望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城口、巫溪、奉节、巫山、秀山、酉阳、黔江、彭水、武隆等贫困地区都留下了孙政才的脚印。2015年以来,他先后11次深入重点区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会研究部署全市脱贫攻坚工作。黄奇帆多次深入贫困区县调研指导,主持召开金融扶贫等专题会议,推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
35位市领导带头深入区县开展专项督查、调研、指导280余人次,切实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张国清任组长,市委常委、秘书长张鸣,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曾庆红和市政府副市长刘强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达到39个,覆盖全市主要经济、民生部门。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具体工作。
在充分考虑贫困现状、工作基础和发展态势等因素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2017年基本脱贫,2018年做好扫尾工作”的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即2017年基本完成18个重点区县、1919个贫困村、165.9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2018年完成扫尾工作,再经过2年的巩固,确保2020年全市稳定脱贫,全面高质量补齐全面小康短板。
在市委、市政府的密切部署下,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围绕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制定完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扶贫产业发展规划、旅游扶贫发展规划等,并细化年度目标任务,倒排工期。贫困区县切实承担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市级各部门主动担当,积极配合,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创新方式方法,落实有效举措助推脱贫攻坚。
落实责任不是一句空话。重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督导考核。督查指导上,建立《重庆市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健全集中督查、重点督查、专项督查、社会舆论监督“四位一体”常态化督查监督体系。集中督查采取1个明查组、多个暗访组相结合,暗访为主、明查为辅,相互印证。对政策不落实、帮扶不到位、“造盆景”等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督查。2016年以来,全市共开展7轮次集中督查,查找出4个方面共性问题和160余条个性问题。所有问题全部建立台账,通过“点对点”通报、“面对面”指导、“一对一”约谈,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并建立了脱贫攻坚“不严不实”负面清单精准管理、强化驻村工作队管理等规范性制度。
信访办理上,建立重大涉贫事件处置、报告、反馈机制和扶贫系统矛盾化解调处机制,抽调专人组建信访工作组,强化信访研判和跟踪办理,及时解决合理诉求、化解矛盾、疏导情绪。
考核评比上,出台《区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票否决和捆绑考核。凡是未完成年度减贫任务计划的、违反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规定的、脱贫退出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扶贫领域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凡未完成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的,取消区县党政领导班子、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资格,同时取消相关市级扶贫集团成员单位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评先评优资格。
创新机制 整合各方资源集中攻坚
在脱贫攻坚中,重庆始终坚持创新推动,不断完善攻坚机制。
建立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机制。严格按照“六进、九不进、一出、三不出”方法进行精准识别,以因灾、因病、因学为重要因素,以低保户、残疾人家庭为重点对象,确保应扶尽扶。2016年,新识别贫困人口5.7万人,及时清理不符合标准的“四类”人员17621人,使扶贫对象更加精准。
建立扶贫对象精准退出机制。重庆率先在全国建立区县自查、市级抽查、第三方评估、民意调查“四位一体”的贫困退出检查验收体系。今年进一步结合中办、国办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和重庆市检查验收工作实践,细化完善了贫困退出检查验收办法。
建立助农增收利益联接机制。重庆以改革试点为突破口,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的意见》,探索建立股权收益扶贫、基金收益扶贫、信贷收益扶贫、旅游收益扶贫等助农增收利益联接机制。在重点区县,农业产业资金30%以上用于股权化改革,选择一批水电、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试点。
建立金融扶贫机制。扎实推进金融扶贫,与农发行、国开行、农行、重庆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扶贫小额信贷为主要抓手,通过免抵押、免担保、财政贴息、风险分担等措施,为贫困户提供3年期限、5万额度的扶贫小额贷款。目前全市金融机构扶贫贷款余额200亿元。同时,安排财政资金8850万元,建立以区县为主的风险补偿机制。
建立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建立扶贫资金十项监管制度,落实扶贫资金项目民主决策、公示公告制度,强化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村级义务监督员监管责任,签订扶贫领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出台《脱贫攻坚工作中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的意见》,形成内部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群众监督等多位一体监督体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