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在高校专业教学领域的提升策略
时间:2021-02-05 14:07:0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张中灿
摘 要: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高校专业艺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课题。由于当前教学体制的陈旧与僵化,造成了教学过程中的厚此薄彼,使学生的钢琴专业技能出现了短板。为此,应当从教学体系的各个层面多管齐下,保持在古典、民族、流行等个艺术风格系统中的即兴伴奏知识普及与训练。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多层次课程体系包裹,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学校教育的正确引导与知识输送。掌握这一重要的钢琴技能,可以在社会实践中获得良好的收益。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高校专业教学 瓶颈与不足 多重训练领域 课程体系建设
钢琴即兴伴奏是从属于钢琴专业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中举足轻重。作为一种与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的钢琴技能,即兴伴奏能力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知识储备、应用水平和创想力。相对于视谱演奏的循规蹈矩,千人一面,钢琴即兴伴奏充分体现出个人的艺术素养,独具个性。现阶段,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对于大型作品的演奏被视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即兴伴奏能力往往被严重忽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系统化的教学规划。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美育教育、实践教育,社会文化创意产业将创新力作为职业能力首选的背景下,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必须获得重视,并在高校专业教学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高校钢琴教学领域培养即兴伴奏能力的意义
钢琴即兴伴奏是根据乐曲的风格特性,在一定的规律和技术支持下形成的快速、有效、随性的伴奏表达。即兴伴奏的主要用途在于辅助表演主体完美呈现作品,在声乐、舞蹈或器乐协奏领域得到特有的发挥空间。优秀的钢琴即兴伴奏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用最恰当的方式为一首音乐作品编配伴奏织体,使乐器内容丰富,张弛有度,悦耳动听。这便为演唱者或表演者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支撑力,辅助他们能够良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并激发他们对音乐本身更开阔的想象空间。评价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否优异,其标准并非是能否完成作品演奏,而是以是否能够表现音乐作品之美,能否达到“伴奏”的最高境界。所以说,钢琴即兴伴奏是实用性、灵活性、技术性的完美结合,也是考察演奏者音乐素养的最佳方式。
中国高校的专业化钢琴教学体系初成于20世纪上半叶,在改革开放之后引入了苏联和德国的全面教学系统,形成了技术层面的完整包裹。但是,这种教学系统中并没有将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作为一种内延范畴,而是始终游走于外延领域,成为钢琴教学的一种“附属品”。在综合性的音乐专业建制中,除了钢琴专业,还有大量声乐、器乐、舞蹈方向的学生,他们的日常训练和舞台表演往往离不开“乐器之王”的帮衬。所以,在业余时间的专业交流过程中,钢琴专业学生时常被大量“借用”,需要提供即兴伴奏的支持。这一技术能力考察的不仅是学生的钢琴技术技巧,重要的是对和声知识、音乐见闻、艺术审美、临场应变等方面均提出极高的要求。成熟的即兴伴奏者能够快速反应并弥补表演者的缺憾,尽力营造美好的音乐氛围,使表演者和欣赏者一同入境。久而久之,可以发现,一些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强的学生并不一定是专业演奏水平最突出的,而是音乐素养最全面扎实的。从当前的社会需求来看,钢琴伴奏显然在中国社会的大众艺术生活中更具实用价值,在基层的合唱及音乐节目排演中,钢琴即兴伴奏有着充分的用武之地,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因此,这种具有综合性的素质能力应当得到重视和推广,在高校专业教学体系中凸显能量。
二、影响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增长的主要诱因
当前在市场的教材编配与流通中出现了许多专注于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提高的书籍,分享了作者在演奏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并将所需的知识进行了汇总集成。虽然这些书籍对于提高这一层面的技术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而言,收获优秀的钢琴即兴伴奏素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之所以当前此类人才呈现出匮乏的迹象,并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短板,原因来自于各个层面的综合因素。
首先,钢琴技术水平的薄弱是最重要的短板之一。众所周知,钢琴训练大多出自于童子功,需要多年坚持不懈的训练努力才能够获得最终的成功。但是由于高校扩招的原因,使许多考生仓促训练,并没有打稳基础,依靠短时间内的“拔苗助长”获得升学资格。基础功底的不牢靠在入校学习过程中逐渐得以体现。疲于应付各种演奏作业已经使学生感到焦慮,更没有时间和精力涉足到即兴伴奏领域,甚至得不到足够的锻炼机会。演奏水平的训练基础是即兴伴奏的有力保障,手指能力不足,技术技巧水平欠缺,不具备快速读谱能力,必然会在即兴伴奏领域难当重任,更无从提及熟能生巧。
其次,和声理论知识的匮乏是即兴伴奏能力水平低下的理论诱因。在当前的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技轻艺”问题。在专业课教师的督促下,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到技术练习领域,但却忽视了公共理论课的重要性。作为西方音乐理论中的精髓,和声理论知识在钢琴演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存在价值。优秀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对和声织体必然是了然于胸的,才会在纵向织体结构层面形成美好的和声搭配方式。对于即兴伴奏而言,在落键前的一瞬间,条件反射般出现在演奏者脑海中的必然是和声织体的音响效果。而在当前学习过程中对于这一层面的理论缺失,是造成学生即兴伴奏水平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
此外,音乐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的不足,也抑制了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拓展,无法灵活自如的演绎优美动听的旋律。钢琴即兴伴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力和驾驭能力。在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储备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如要做到妙笔生花、游刃有余,最重要的当属阅历的丰富。只有在日常的积累中多听、多看、多想,才能将美妙的旋律信手拈来。
三、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在多种音乐形态中的训练
就当前音乐专业学习的具体环境与知识传播渠道而言,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增长,必须通过具有创新性的专题领域思考与学习来获得。不同的音乐形态背后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支撑,所显现出的音乐感官也是截然不同的。作为钢琴即兴伴奏的演绎者,不能单单凭借单一的演奏套路生存,必须紧密衔接各种音乐形态的特征,才能演奏出与之相对应的旋律线条。
在古典音乐领域的知识学习和储备中,应获得对于纵向和声织体的全面认识理解。钢琴出自于西方音乐,同步落键的数量决定了其具有明确的和声属性。在古典音乐的视域下,“即兴”体现于对和声织体的娴熟运用,能够对各种古典风格和时期的作品特性显现出正确的观察视角。与此同时,应当在欣赏审美维度充分涉猎古典音乐文化的各个领域,除了对交响乐、室内乐、协奏曲、钢琴曲等乐曲体例结构有所认知,还应着眼于歌剧和舞剧的背景音乐创作,思考其如何为表演主体伴奏烘托。这些知识内容对于良好驾驭钢琴即兴伴奏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于中国传统音乐领域的艺术风格探索与思考,是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文化归宿。中国高校所培养出的艺术人才,归根结底是为中国大众服务的。许多钢琴专业的学生热衷于西方音乐,对传统音乐不屑一顾,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中国传统民歌和民乐有着璀璨的文化历史,并在世代传承和沿袭中历久弥新。就当代民歌的表演来说,许多传统作品急需要钢琴即兴伴奏的加盟。民歌悠扬自由的旋律线条也为钢琴伴奏提供了许多遐想的空间。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悉心采拾既具有使命感,也具有实际价值,不容忽视。
流行音乐领域对于音乐旋律的重组与新解同样值得关注。钢琴音乐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现代钢琴作品中不乏爵士布鲁斯和蓝调音乐的身影,也涌现出了许多爵士钢琴大师。在当代娱乐节目和表演舞台上,钢琴即兴伴奏往往独当一面,为流行歌手的演唱营造色彩缤纷的艺术环境。在针对流行音乐的钢琴即兴伴奏学习中,主要学习的重点在于如何驾驭流行和声的独特风格,表现音乐的时尚性。这种模仿和改编的能力在学生未来的职业领域会大有所为,能够显现出创想力与音乐个性气质。
四、教学课程体系对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提升的保障
即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养成不是凭空出现的。作为教育者,应当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程体系包裹。牢牢把握住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丰富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组织,促使学生能够尽快掌握要领,进入到自主学习和历练的氛围中。
首先,钢琴技巧课与专题的即兴伴奏课是最为核心的课程设置。教师将钢琴技术技巧、和声知识、伴奏原理等内容有机穿插在一起,通过集体课和多媒体课程的方式,使多名同学在同一授课环境中得到相互之间的学习比较。课程内容分阶段对包括古典音乐、民族传统音乐、流行音乐在内的风格进行讲解,让学生得到最直观的理解。
其次,曲式和声理论课程的专项讲解。此类课程以西方和声理论与曲式分析内容为基础,具有针对性的分析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织体的写作方式,梳理逻辑规律。在诸多典型案例的启发下,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写作谱例的方式进行理论训练,从案头工作开始,为实际演奏夯实基础。
此外,音乐欣赏课的定向开展,也是辅助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提升,尤其对形成個人风格有着极大益处。音乐阅历的提升及对知名钢琴伴奏案例的欣赏分析,对于形成独立训练中的创想力有着重要的帮助。学生往往找不到有效地解决途径,作为教育者,应当利用当前互联网媒体技术的发达,收集大量具有实用性的案例进行学习。丰富的资源储备可以促使学生活学活用,掌握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即兴伴奏技术。
结语
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教学培养,可以塑造学生开放自由的音乐意识,是当前高校专业教学领域亟待解决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这一教育课题的振兴,应当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学生的自我表达意识,鼓励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拓展,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艺术人才的目的。音乐之美可以在钢琴即兴伴奏领域得到随性的流淌,拥有这一出众的才华,也为艺术人才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增添一枚宝贵的筹码。
参考文献:
[1] 丁菲菲.高校音乐专业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2] 马津,马东风.音乐教育学概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
注:本文系安徽省省级规划教材《钢琴即兴伴奏写作与演奏》,项目编号:2018tghjc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