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惊呆了!”爆款基金注水?背后竟是银行的“小算盘”
时间:2021-01-23 22:08:0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李岚君
近期,爆款基金密集出炉,资金蜂拥入市,大有牛市风范。A股却波澜不惊,未见牛气冲天。
某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林天(化名)一语道破天机:部分爆款基金在打开申赎后,就会遭遇密集的赎单,规模迅速下降。这背后,是赚得小利后,银行等渠道引导客户赎回基金,并追逐下一个爆款。银行等渠道热衷于这种“左手倒右手”游戏,目的则是提升中间业务收入。
“这样一来,表面上看,场外资金迫不及待地入市,产品特别好发,但剔除赎旧买新的‘注水部分,实际冲进A股市场的资金,没有大家想象的多。”林天说,“银行等渠道热衷这种游戏,给基金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数据佐证了林天的说法。从Wind数据统计来看,截至6月16日,4月至今,与一季度比较,股票型基金的总份额不升反降, 但从发行数据来看,4月至今股票型新基金的首发额已有513亿份。
5%的止盈线?
不止一位基金公司的销售人员反映,今年以来,银行等渠道劝客户赎旧买新的动作明显较以往频繁,而且不少客户经理遵循“5%止盈线”的原则,即产品盈利达到5%后,就劝导客户赎回,将资金引导到潜在爆款的新基金发行当中。
基金公司的销售人员猜测,这可能是今年经济环境特殊的背景下,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考核压力增加,导致短线投资基金的风气开始弥漫:每一次基金产品的申赎,都如同券商交易佣金一般,会提供申赎费用,而这些,都有可能转化为银行等渠道的收益。
不仅如此,在短线操作盛行的背景下,银行等渠道对基金公司的话语权也陡增,以瓜分管理费收入为主的尾随佣金比例也有望提升,这是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
而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新基金销售时赚取的认购费普遍高于存量基金带来的尾随佣金,因此,银行更愿意引导客户赎回老基金,认购新基金。
这似乎已经成了业内的普遍现象,记者从多家渠道了解到的情况都证实了这一点。
某银行的支行负责人在交流中,并不认可“5%止盈线”的说法,但他坦承,客户经理引导投资者基金配置的活跃度在增加。该负责人认为,中间业务收入确实是重要的考核指标,但客户经理努力引导客户变换资产配置,最终目标也是让客户能够获得赚钱效应。
“招商银行在财富管理业务端的迅速崛起,给其他银行以巨大的压力,如何给客户提供赚钱效应以留住客户,也是银行员工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该负责人说,“A股又是反复震荡的走势,赚了钱就落袋为安,也是投资者很容易产生的想法。”
基金业内人士对这种现象极度反感。林天指出,增量资金进场其实不如预期,不少投资人在银行引导下甚至形成了基金打新心理,不少“爆款基”、“日光基”形成背后是发行市场的虚假繁荣。说到底是投资者对基金不够了解,而抢购爆款后,往往由于过高的业绩期望落空,再次造成大额赎回恶性循环。
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银行等渠道引导客户赎旧买新的状况,不仅发生在部分爆款基金中,而且业绩刚有起色的一些老基金产品也频遭冲击。
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就透露,此前一个几十亿规模的基金产品,最近有十几个点的业绩后,赎回的单子突然汹涌而来,规模一下子就跌到十亿附近。
“基金经理惊呆了!”该市场部负责人说。
“短”与“长”的激烈碰撞
越来越倾向于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基金经理们,对于银行等渠道助推短线交易的行为,颇感无奈。
上海某管理百億级规模的基金经理就表示,从表面看,银行等渠道引导客户短线频繁操作基金买卖,只是影响了基金公司的份额变化,但这种风气弥漫开来,成为基金持有人的普遍心态,那必然会传导至基金经理,迫使基金经理在个股进行短线交易。
“道理很简单,一旦较大规模的赎回出现,那基金经理必须卖出股票来应对赎回要求。如果基金经理是基于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布局个股,那这种大规模的卖出就会显著冲击基金的业绩。所以,我们也很烦恼‘爆款的出现,它有可能会逼迫我们调仓。”该基金经理说,“而且,如果这种短线交易的风气壮大,那我就不得不多留一些现金预防流动性风险,这对于基金产品的运作显然是一种浪费。”
而短期大量资金的涌入和流出,也对“爆款基金”的基金经理造成了苦恼。一位基金经理甚至抱怨称,如此巨量的资金,按照自己原有的操作风格,无法配置到合适的个股上。“投资能力是有上限的,我了解的个股就那么多,资金涌进来,单一个股多配几个亿,都能把股价打飞了。”该基金经理说,“最后只能增配基金经理,分担一下压力。”
林天也指出,即便是明星基金经理,也有投资上限,更何况是市场经验有限、因为短期业绩突然名声大噪的年轻基金经理,他们承接资金的能力远低于爆款时涌入的资金。林天强调,如不具备“爆款”资质的产品在发行市场大热后,只会导致投资人权益受损,长此以往,不利于基金行业稳定发展。
尤其首发“巨无霸”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它们的建仓和调仓难度都远大于正常规模的基金,业绩和运作风险也往往会受到影响,如何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成为难题。
摘自《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