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知人论世”教学观念的应用
时间:2020-12-29 12:00: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黄海波
【摘 要】本文论述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古诗词的文本内涵、作者思想和所处时代环境有深入的了解,达到丰富知识面、提高语文素质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 知人论世 语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B-0121-0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歌以自己的魅力,成为传统文化的精髓。目前,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歌占比非常大,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对古代诗歌考核上,通常是背诵默写和诗歌鉴赏。要提高高中語文课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采取“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
“知人”就是对诗人背景进行研究,包括研究诗人的生活阅历、家世背景、思想倾向、政治遭际、创作个性等方面。“论世”就是对诗歌创造的时代背景进行探讨,包括经济状况、政治环境、社会风尚、文化思想等方面。“知人”和“论世”两者的互相结合,就是既知道人,也能“论”人,也就是知道这一首诗歌的创作时代背景和社会风尚,对诗歌的文化底蕴、情感和主旨有准确的把握,并能加深对诗歌文本内涵的理解。
目前高中语文人教版的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之部”占据了三个单元,依据诗歌的鉴赏方法来编写。“知人论世”,学生对诗人的“身世”有真实性的了解,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诗人的写作时代环境,引导诗歌诵读欣赏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因此,“知人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本文探索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知人论世”,达到拓展学生知识面、补充语文教材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理解力的目的。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背景
古诗词距离今天已经比较遥远,也刻印上了属于那一个时代的烙印。加上每一首诗歌都是诗人独特的思想与个性的表达,学生很难准确地把握古诗词的意蕴。因此,应用“知人论世”,能在某种程度上缩短古诗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在理解诗人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心理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例如学习李商隐的《锦瑟》(高中语文必修三),这一首诗的意蕴优美,内涵也非常丰富。如果学生不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的话,只能透过诗歌的意向来体验其中的意境美,很难清晰地把握诗歌的内涵。为此,教师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通过“知人论世”理解诗歌的多种含义,以及作者的创作背景、人生经历和内涵表达。
在“知人论世”观念看来,诗歌主题可以有咏物说、追溯生平说、悼亡说、恋情说等多种类型。教师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可以先向学生分析李商隐家庭的困境、凄凉的身世对他性格产生的消极影响。在朝廷当官的时候,因为“牛李党争”的瓜葛,他在官场上遭遇坎坷。这样通过分析,学生对李商隐的人生经历就有了基本的了解。
之后,教师可以就李商隐的时代环境,让学生分析诗歌的文学意蕴。李商隐的心理有着沉重的压力,许多情绪互相纠结,在这一种心理下,诗歌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是一种“无端五十弦”的纷乱。教师在介绍李商隐诗歌的意象时,如果老生常谈讲述诗人心造出来非现实的意象,思想内涵方面肯定非常不明晰。诗歌中使用大量的典故,这些典故也不是本来意思,都是作者改造过的,使诗歌含义深奥且难预测。李商隐的诗歌在内容传达方面,也具有很强的跳跃性和缺乏逻辑性。由于这些特征,李商隐的诗歌意境扑朔迷离,内涵也是非常复杂。当应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学生对李商隐的创作特征与生活经历有清晰的了解之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展开多方面分析,就可以总结出《锦瑟》这一首诗歌的主题。通过这些主题,学生可以对李商隐一系列的主题诗有触类旁通的理解。
二、结合文本,理解作者流露的情感
“知人论世”方法的应用,不是随心所欲的信手拈来,需要与文本内容相结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诗歌原意,品读诗歌蕴含的意境,领悟诗歌包含的感情。
在古诗教学中应用“知人论世”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掌握好时机。如上课开始,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思想倾向、生平经历。之后,掌握好时机实施“知人论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流露的情感。如教学《离骚》(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时,由于这一篇文章是先秦时候的古文,时代久远,学生觉得文辞生僻。如果教师在讲述这一首古诗的时候,不与作者的创作背景与人生经历相结合,学生就很难理解这一首古诗。为此,教师可以先介绍屈原的人生经历:他出生高贵,在楚国贵族家庭之中,祖上都是楚国高官。之后,可以向学生讲述屈原的生活经历,博才多学却又生性耿直,怀着美好的政治理想。可惜当时楚国朝廷奸臣当道,屈原忠心耿耿却遭诽谤。这样学生才会理解屈原在诗歌中表达的满腔幽愤和热爱故国的感情。
有一些诗歌学生在初读之后,会形成对诗歌的整体性感知。教师指导学生赏析诗歌中的文句时,可以结合相关知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诗句。如教学《琵琶行》(高中语文必修三)这一节课时,对于“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一句,学生通常也不太理解。这时候,教师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诗人创作的人生经历和背景。如在元和十年(815 年),白居易由于生性耿直奏事触犯了朝廷权贵的利益,然后被贬为江州的刺史。之后,白居易又因为《赏花》《新井》这两首诗被奸臣诬陷为伤了儒教,又被贬到了江州司马。当时,江州乃是流放犯待的地方。白居易由于远离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以及熟悉的亲朋好友,苦闷的内心无处排解。于是,琵琶女的悲惨境遇和白居易苦闷心情是非常一致的。这样,学生对文章诗句含义有了深入的理解,自然也理解白居易的心境,从而更会领悟诗句中白居易无辜被贬的愤懑心情和同情琵琶女的心境。
三、恰当运用“知人论世”,链接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
教师可以应用“知人论世”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分析学情。如分析哪些是学生已经知道的,哪些是学生不知道的却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然后恰当应用“知人论世”教学,使学生能够链接初中知识和高中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杜甫的《蜀相》这一篇诗文,创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年),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时代背景是“安史之乱”。当时,“安史之乱”在全国还没有平息,杜甫在成都建了草堂,在洗花溪畔定军,生活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安定。初中生也学过《出师表》和《春望》,接触过“安史之乱”,对杜甫诗歌中表达的诸葛亮政治愿望和重心也是知道的。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教师可以讲述杜甫的人生经历和官场生涯,让学生了解杜甫的政治抱负,使学生深化对古诗词的认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如陆游的《书愤》,学生之前已学过陆游的绝笔诗《示儿》,可经对陆游表达的爱国热情和希望国家统一的理想有了认识,因此教师在讲述《书愤》时,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先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然后让学生回忆初中时学过的《示儿》,这样使学生了解作者抗金保护疆土的民族情感,了解其中喷薄而出的郁愤感情。通过知识的迁移与对比,学生知识面得到了拓宽,丰富了知识,达到了古诗词教学目的。
四、“知人论世”,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应用“知人论世”教学,能让学生对诗歌的主旨有深入的理解,使学生从艺术角度深入挖掘诗歌的内蕴,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同时,也能丰富诗歌文本的内涵,培育学生思维,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2015 年高考试题有韩偓的《残春旅舍》这一首诗歌,古人认为这一首诗的额联乃是晚唐诗人创造诗句的“巧句”,那么“巧”在什么地方呢?可作简單的赏析。对于高中生来说,韩偓这个作者在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和必修教材中都没出现过,是一个“陌生人”。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知人论世”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如从诗歌文本的含义出发,理解“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这一颔联的意境。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理解在额联中的三个字“忆咸京”,就知道表达的是对帝都春光的美好回忆。然后再从诗句中寻找“树头”“蜂”“池面”等字词表达意象,紧扣其中“吹”和“抱”这两个动词做全面分析。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体验,在脑海里浮现一幅生机盎然和浓墨重彩的画面意境:在柳树红花的风景中,一只蜜蜂在花须中随着花飞落,鱼儿在水中吐着泡沫,水上飘着柳絮……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赏生活中的常识,如落絮、飞花都是一些残春景物。蜜蜂在其中的“抱”,鱼儿的一“吹”,就给平淡无奇的湖面增加了生机,没有一丝伤春惜别的落寂感。这样,通过对作者创作背景“知人论世”的分析和解读文本,学生对诗歌的语言、结构、关键字、意象有着准确的把握。
总之,古代诗歌和现代生活存在某种隔阂,学生要深刻领悟作品的内涵,语文教师可以应用“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思允.知人论世在中学语文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上),2017(11)
[2]黄助昌.诗歌教学:“新批评”与“知人论世”有机兼容[J].语文建设,2017(5)
[3]胡 丹.“知人论世”的误区与超越[J].语文教学通讯,2018(1)
(责编 李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