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以爱之名,托起明天的太阳

    时间:2020-11-23 12:06: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姜桐

    摘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疏导,已经成为教师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小学生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心理健康做疏导分析。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上健康,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困扰人们正常生活秩序的主要病因。小学生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就像初升的太阳,而儿童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昌盛、民族的振兴,让孩子们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们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青少年的青春期一般从10岁到20岁这个阶段,伴随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认知世界的不断完善,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逐渐產生较多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青春期也被成为青少年性格的“分水岭”有的学生性格脆弱,有的学生性格倔强冲动,有的学生孤僻不合群,有的学生嫉妒心强,唯我独尊,有的学生娇生惯养,经受不起一点挫折,更有的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非常重要,而且也是势在必行。

    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对生活没有正确的认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模糊,缺乏处理问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极容易走心理弯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还应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从某种意义来讲,健康的心理内涵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它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据有关报刊资料表明,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比例越来越大,追溯原因,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当前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危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便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培养具备“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新一代。而能否培养出具有优秀的心理素质、健康人格的新一代,则是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的成败。

    一、教师自身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思想、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高业务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时刻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将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融入到班级管理中。作为小学六年级一线教师而言,在教育教学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心得体会记录在我的班级工作记录本里,只要班级学生心理发生什么变化,我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得到的效果是什么都会被我一一记录下来,根据这些事件的处理,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本班学生发展的健康班级模式。

    2.“创造性”的开展班级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传统的班级管理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所以班级管理必须要有“创造性”,有“创造性”的班集体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也更能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教师应有师爱,时刻温暖孩子的心灵。班级教育中只有人人为班集体争光,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让学生彻底树立“我是班级小主人”的思想,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班级口号为:愿与伙伴携手并肩,徜徉于知识的海洋。建立良好的班级风貌必不可少,班级公约:和谐班集体,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积极进取,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在这样的班级氛围内,同学们意识到身边不仅有自己还有他人,班级是由集体组成的,缺一不可,同学之间相互关系,和平友爱相处。持续强化班风,班级34位同学逐渐意识到处处为他人着想。在班级外墙群和班内板报的布置更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班级就是一个遮风挡雨,成为第二个温暖的家的地方,学生只有通过认知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师生的友爱关系才更有学习的动力,而且通过培养健康的心里,还有意外的收获,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发展,班级中不少在四年级有过这样或者那样问题的同学,通过班风的影响在一年半之后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之前的坏习惯也不见了踪影,作为班主任我并没有可以强调某个人的突出个性与班级班风的冲突,而且从班级的班风发展,班级的管理感染了这些同学,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其实在某些时候,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全部关注以及无时无刻的关爱,表现为可以做一些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表现来吸引教师的关注,这是老师就要有意识的观察,学生是否在学校与同学或者与老师发生了什么,还是家庭因素造成学生的反常举动。只有教师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及洞察力,才能及早的疏导学生内心的焦虑不安情绪。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还要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如果教师本身存在心理问题,又怎么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所以作为教师,要积极调整自我的心态,创造宽容、乐观、和谐的“体内环境”,开辟一块宽敞明亮的心灵绿地,用心去思索学生,竭力寻找他的优点,采取正面的教育,将会从中体会到教育是一种“享受”。学生只有在教师真心、真情、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二、关注学生心理,营造一个良好班级环境

    1.教师时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作为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但还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大多数教师认为小学生心理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迎刃而解。其实,小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他们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工作中一些老师遇到问题儿童时,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原因,把问题移交给家长,而不是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这样往往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信,变得沉默、孤僻,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更多的学生把自己的班主任当做榜样,会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这对学生会产生较大影响。

    2.教师的公平公正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教师办事要公平、公正,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还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差异,对优等生,多看缺点,辩证性的指出错误并鞭策改正。对后进生多看优点。适时适度的进行表扬,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有利于扬长避短。不可感情用事,要认识到只有一视同仁对待学生,学生才会从情感深处,萌发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只有转变心态,以平和的心态,亲切的面孔、充满爱意的眼神,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往,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才能在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向上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不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證,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障。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思想得到认同,心灵得到沟通,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规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得懂、学得好。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学生主动走近老师,和老师成为朋友,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三、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教育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1.深入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最能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就是师生交往,课堂是学生心理成长的主要空间,教师要用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用智慧去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向师性越强,越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有益补充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兴趣不能持久,课堂上所受到的教育如果不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强化,天长日久难免会养成“说一套做一套”的不良习惯,因此,结合学生生理年龄特点,我们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讲故事比赛、跳绳、赛跑、接力、下象棋、转呼拉圈……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同学们心灵受到了陶冶,能力得到了提高。

    3.在班集体建设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传统的班级管理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所以班级管理必须要有“创造性”,有“创造性”的班集体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也更能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只有人人为班集体争光,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让学生彻底树立“我是班级小主人”的思想,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满足学生合理需要,从小树立正确人生观念

    1.合理满足学生正当需要,是小学生形成和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条件

    由于小学生还处于儿童阶段,他们的一些被关爱被重视被需要接受的认知更加强烈,小学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小学生合理的需要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

    2.尽可能地为小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满足其需要

    在小学生满足需要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引导,使之基本能对事物的善恶、美丑、是非进行判断、甄别。小学生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满足需要诱惑的冲动驱使下,受到不健康或不正当诱因的影响,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求得满足,从而导致错误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能根据有关方面的知识,善于识别,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地给予调节、治疗和引导,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无时无刻关注班级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身心健康。

    五、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多层次、全方位追踪学生心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很有必要。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涉及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性格、智力、学习适应性、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家庭情况、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可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学生自己也可通过心理档案更好地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能,扬长补短。

    总之,小学阶段是生长发育的初期,这一时期生理发育很快,而心理则几乎从零开始,尽管孩子入学前受到家庭的一些影响,但是这与学校教育阶段相比,则显得微乎其微,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一个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品质、人格、兴趣爱好及各种技能等都将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人的潜能(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等)也将初步得到开发。我们只有从小抓起,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殷炳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13.

    [2]沈承春.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0162-163.

    [3]覃奇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初探[J].广西教育,2005,(Z1)

    相关热词搜索: 托起 之名 明天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