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带上房子走天涯

    时间:2020-07-19 03:44:2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freelee

    在中文语境中,房车是一个需要谨慎厘清的概念。在港澳地区,房车指的是常见的量产轿车,对应于英语中的“Sedan”或“Touring Car”。内地通常只会在涉及赛车的领域,才使用这种“房车”定义。例如国际汽联主办的改装轿车赛事World Touring Cars Championships,中文名就叫“世界房车锦标赛”。

    内地所说的“房车”,更多特指体积、容量庞大、带有一定起居功能的汽车。这类型的汽车在英语中被称为“Recreation Vehicle”,即“娱乐型汽车”的意思。较正式的中文翻译为“旅居车”,表示车子不但是交通工具,还可解决一定的居住需求。车上有可供睡眠、煮食、梳洗的设备,一定程度上兼容了房子的功能,于是也被称为“房车”。

    房车文化的起源甚至早于汽车文化,以流浪而著名的罗姆人很可能是奠基者。用马来拖曳的四轮货车,既是罗姆人家庭经营小生意的“店面”,也是他们的家。在浪漫主义的渲染下,罗姆人居无定所、频繁迁徙的习惯,被赋予追逐自由、放飞心灵的意味。擁有标志性篷子的货车,则成为寄托这种意味的最佳意象。

    进入汽车时代后,大篷车的动力来源从牲畜变成机械,跨越疆界的能力大大升级。房车的拥有者似乎也获得更广阔的自由:拥有一座移动的城堡,用方向盘掌握自己前进的道路。

    流浪情怀

    生于1858年的罗兰德·康克林,有着灵活的商业头脑。他开设的银行,曾是美国在古巴业务的代理机构;他也在古巴办过电话公司和出版公司。

    20世纪初,康克林看中了当时的朝阳行业—汽车业。他创办了罗兰德燃气电器公共汽车公司和美国公共汽车公司,公司总部分别位于纽约和芝加哥。

    1915年8月23日,康克林推出了他的传奇创意之作—“吉普赛大篷车”(Gypsy Van)。这台7.6米长、8吨重的庞然大物采用双层结构,其配置可用“惊为天人”来形容:发电机可提供车内照明;厨房和专门的厨子为乘客提供伙食;堪比火车标准的卧铺;专门的淋浴间;巧妙折叠收纳的桌子、书架和盥洗设备;位于上层的“车顶花园”……

    房车文化的起源甚至早于汽车文化,以流浪而著名的罗姆人很可能是奠基者

    罗姆人起源于印度而非埃及。

    “吉普赛大篷车”从纽约州的亨廷顿出发,前往加利福利亚州的旧金山,展开为期两个月的美国东西部穿越之旅。车子所到之处引发当地媒体和民众争相围观,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发现用“移动房子”旅行的可能性。《纽约时报》当时形容“吉普赛大篷车”的优点:拥有乡村房子所具备的一切功能;无拘无束地移动;自由自在地决定日程。

    吉普赛人正是罗姆人的另一种称呼—现代人认为前者有种族歧视的味道,因为“吉普赛”的意思是“埃及佬”,而“佬”这种说法显然不敬,并且罗姆人起源于印度而非埃及。

    康克林显然从流浪民族的传统特色中找到发明的灵感,但旅行并非罗姆人的专利。西进运动和淘金热,令西部成为北美大陆新移民的热门去向。他们在改造大自然面貌的过程中找到了机遇,同时又对原始大自然产生特殊的亲近感和认同感。野外露营不再只是开拓新疆域时的必要生存手段,同时也成为一项颇受欢迎的娱乐活动。

    早在1901年,亚历山大·温顿就尝试过一次跨越大陆的自驾挑战。温顿开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汽车制造公司,他希望测试自家产品的性能,打算从旧金山出发驾车到东海岸。尽管这段旅途在十天后就戛然而止—汽车在内华达州沙漠中抛锚后再也无法前进—但“自驾梦”的萌芽已经植入当地人心中。

    梦想没多久之后就照进现实。亨利·福特1908年发明“T型车”,汽车实现量产而成为民用消费品。1916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联邦政府拨款支持各州修建马路、公路的法案。自驾出行的条件日益完善。

    1915年,黄石国家公园接待了4万多名游客,乘坐汽车而来的不过7000来人;1930年,公园客流量增加到接近20万,其中驾车旅客差不多有17万。美国自驾游文化此时已经兴盛起来。

    双向发展

    汽车给人带来出行的自由,但不容易带来舒适。1902年,摄影师奥利弗·利平科特受邀测试一款名为“托雷多”的新车。他从亚利桑那州的弗拉格斯塔夫出发,前往107公里外的大峡谷。由于这是一款蒸汽驱动的汽车,利平科特路上要花时间寻找水源。原计划三个半小时完成的旅程,最终花了三天,而且最后几公里不得不动用马匹来拖车。同行的《洛杉矶先驱报》记者温菲尔德·霍加布姆形容这是“地狱之旅”。

    1915年8月23日,康克林推出了他的传奇创意之作—“吉普赛大篷车”

    对于老派的西部开拓者来说,路途艰辛倒也是乐趣所在。他们发明了“艰苦地上吧”(Rough it)这个名词,形容以最少、最简单的辅助工具完成野外旅行。但汽车商人意识到,更多顾客看重出行的舒适性。

    1910年被不少美国的房车文化研究者视为“房车元年”。这一年的纽约麦迪逊大道车展上,皮尔斯箭头汽车公司展出了一款“旅行小车”(Touring landau)。车后座可以展开成床铺,另外还有可收纳洗手间。

    洛杉矶拖车工厂和坎普汽车装备公司则开发出挂在汽车后面的拖车斗。在宣传广告中,坎普公司宣称自家产品“完全是轮子上的家”,仅需5~7分钟就可以利用拖车上的装备,搭建起一个可供过夜的营地,床铺、厨房等一应俱全。

    房车文化研究者大卫·伍德沃思说:“在舒适度方面,1910年的房车当然完全无法和今天的大型房车相比。但前者实现了出行自由,车上的人还可以安心过夜,以及享受自主烹饪的乐趣。”

    “旅行小车”与拖车斗,恰好代表了房车在未来的两种发展方向。前者发展成“移动房屋”(Motorhome),也就是说“房子”直接建在车上,是整台车的从属部分;后者发展成旅行拖车(Travel trailer),“房子”的部分本身没有行驶能力,需要汽车牵引才能移动。

    群众娱乐

    房车走红起来后,房车俱乐部也宣告诞生。

    1919年,“罐头旅行者”(The Tin Can Tourists)在佛罗里达州举行了第一次集体自驾之旅。俱乐部的名字来源于他们路上以罐头为主要食物:把车停靠在路边,支起火炉,把罐头食物烤热。俱乐部壮大得很快,创作了会歌《更常来相聚》(The More We Get Together),设计了入会仪式,到30年代中期时已拥有30万会员。

    另一家房车俱乐部人数、声势比不上“罐头旅行者”,但成员都是大人物。托马斯·爱迪生、福特、哈维·费尔斯通三位当时的美国工业界巨头,加上博物学家约翰·巴勒斯,在1913-1924年,每年都会相约一起野营。他们改装了一台林肯小货车,以“流浪汉”(The Vagabonds)的名义上路。名人效应吸引了不少媒体关注,但对汽车工业来说,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将房车旅行变成时尚潮流。

    打好底子之后,美国房车产业即使因为30年代大萧条一度受到打击,也依旧在积蓄能量。1936年,飞行家格伦·柯蒂斯玩“跨界”,设计了一款采用了飞机流线外形的拖车,名字直接就叫“飞车”(Aero Car)。

    1910 年展出的“旅行小车”,车后座可以展开成床铺,另外还有可收纳洗手间

    “飞车”走奢华路线,起居区域有一张大沙发以及三张航空椅,车尾的独立厨房则带有三炉头燃气灶、冰盒、水罐。30-40年代更流行的是一种叫“水滴”(Teardrop)的拖车,同样采用流线设计,体积较小、质量较轻,适合普通家庭汽车拖曳。时至今日,依然有厂家生产水滴形状的房车,满足主打轻便的用户的需求。

    “旅行小车”与拖车斗,恰好代表了房车在未来的两种发展方向。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房车再迎来新的发展高潮。50年代,多家如今名声卓著的美国房车品牌诞生,例如假日漫步者(Holiday Rambler)、温尼巴哥(Winnebago)。20年代创立的清风(Airstream)曾在战时关停,到这个时期也卷土重来。

    战争还把房车文化带到欧洲。二战期间,军车用途多样,包括充当战地诊所、临时监狱乃至灵车。汽车生产商要为车型加装各种功能部件,这都成为日后的房车配置升级的“技术储备”。

    居住型房车的市场体量很大

    战后,欧洲车厂也加入房车生产行列。其中德国的威斯特伐利亚(Westfalia)以改装大众的小型房车而闻名。《赛车总动员》的角色“辉哥”,原型就是一台大众Type 2/T1。Type 2凭借内部空间充裕的面包车体,具备改装为房车的扎实潜力。在威斯特伐利亚的改装品中,最经典的设计莫过于可倾斜展开的车顶。这首先便于车内的人直立,烹饪或者换衣服时就更加活动自如;另外腾出额外空间安排二层床铺。

    自由国度

    当房车文化在大西洋两岸同时迎来发展浪潮时,它的功能定位也有了更明确的区分。对于一部分客户来说,房车是生存工具;对于另一部分客户来说,房车是娱乐产品。

    以居住为主要目的的房车,主要兴起于二战时期。当时山姆大叔大发“战争财”,军火公司的用人需求剧增,大量工人进入相关行业。为了给这些工人提供住宿,1941年,担任“国防住房协调员”的查尔斯·帕尔默,向美国国会申请675万美元经费兴起临时简易房屋,其中拖车房屋是选项之一。

    相比最早的房车以旅行娱乐为目的,50年代,居住型房车才是大市场。战争时期,大众已经基本认可以房车作为一种替代型的住房方式;战后,中低收入人群买不起房子,更倾向于把房车作为折中的选择。

    1953年,美国的拖车客车工厂协会宣告拆分为两个独立的新组织—移动房屋生产协会和旅居车协会,两家协会分别代表居住型房车和旅行型房车的生产商。

    《蜜月花车》剧照

    居住型房车成为大市场,还和其消费体量有关。1954年,派拉蒙出品的喜剧片《蜜月花车》,讲述一对新婚夫妇在购买了居住型房车后,闹出不少笑话。第一个笑话就体现在购车成本方面:两夫妇原计划以1800美元的预算入手一台房车,然而他们看到实车时发现空间十分逼仄。他们后来看中另一台更宽敞的新月(New Moon)牌拖曳型房车,但这台“心头好”售价高达5345美元。

    当时的美国人已经意识到,居住型房车与旅行型房车,给消费者的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而电影中的夫妇闹笑话,正是由于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电影片名直译意思就是“长长的拖车”(The Long, Long Trailer),这台新月房车实在太庞大,要么急转弯时转不过来,要么跑山路动力不足。

    居住型房车更注重居住舒适,车体自然不能太狭隘。但这使得车子的“身材”十分臃肿,耗油量大而且不易停靠。旅行型房车则讲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轻易上路又能随时驻扎。

    然而,无论是居住型房车还是旅行型房车,都承载车主的“自由梦”。在《蜜月花车》中,两夫妇上路时高唱《就这样吹着风吧》(Just Breezin" Along With The Breeze)。这首20年代的名曲讲述一位流浪汉享受漂泊的情怀,“快乐地活着,活着真快乐”(Pleasin" to live, livin" to please)的歌词点明了电影意旨:即使对真正的房车学问懵懵懂懂,两夫妇依然梦想以车为家,因为他们梦想拥有周游大地的自由。

    热爱房车的人正是如此实践。在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个叫作“板城”(Slab City)的地方,是美国大大小小的房车营地中名气最响的一座。60年代,嬉皮士们占领了这片曾是美军训练基地的地区。他们将朋克味道和无政府主义挥洒于此,城中没有任何水、电、公共服务和法律,只有充斥于各种搭建物和地表的涂鸦,随心所欲的废物利用艺术,一座顶部树立着十字架、名为“救赎山”的小山丘,以及零散分布的房车。这里有的房车的“年龄”比车主还大,因为上一任主人可能选择在离世前将爱车转手。

    板城通过2007年上映、西恩·潘执导的传记片《荒野生存》而广为人知。主角克里斯托弗·麦坎德利斯,放弃上流生活、选择浪游。他来到板城后说:“我喜欢这里的自由气氛,给我1000万我也不会走,因为我就住在自己的乐土。”这可能是各种嬉皮主义爱好者的心声,还可能是更多有房车情怀的人士的心声。

    60年代的“垮掉的一代”、90年代的“婴儿潮一代”到如今“千禧一代”,都先后成為美国房车消费的生力军。无论是不时驾着车远离烦嚣,还是干脆投身到“在路上”的生活模式,房车承载着人们认可为“家”的物质存在,也承载着他们奔向自由的美好愿望。

    相关热词搜索: 带上 走天涯 房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