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治疗最有效的方法 [癔症38例临床诊治分析]
时间:2019-01-25 05:37: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癔症为一种心因性疾病,多与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有关,临床表现有起病急、症状复杂等特点,很容易误诊。本文收集2005年3~9月我院收治的38例癔症临床资料,就其诊治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38例均为我院周边多所职业专科学校在校学生,其中女36例,男2例;汉族20例,维吾尔族15例,哈萨克族3例:年龄16~20岁,平均18岁;病程1~4小时不等。既往有类似发作病史2~3次者25例,第1次发作者13例,均为第1年入学新生。
临床表现 11例(28.9%)表现为类似癫痫,呈痉挛性发作,发作时突然倒地,四肢不规则舞动,屏气,眼球上窜,神志似乎不清,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上述表现自然缓解,发作终止并清醒不语;9例(23.6%)表现为晕厥发作,持续时间不等,可被唤醒,醒后有头痛、头晕、眼花、恶心、无力等主诉;7例(18.4%)表现为胸闷、胸痛、气憋、张口呼吸状,自觉呼吸困难,有濒死感,表情较夸张;6例(15.7%)呈木僵状态,表现为躯体僵直、沉默不语、呼之不应、双目紧闭,但可见眼球转动;4例(10.5%)表现为表情淡漠、神志恍惚状,问答不应,似有精神障碍;1例(2.6%)表现为情感暴发,呈躁狂不安状,伴大声哭叫不止,数人不能按压控制,发作持续近4小时。
实验室检查 38例患者均行血常规、血糖、肾功、离子、心电图等检查,因我院无脑电图故未查,除4例女性患者血常规检查Hb呈轻度贫血外,上述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38例均有外界精神刺激因素,部分以往有类似发作病史,具起病突然、发作迅速、有夸张、易受暗示的特点,常有癔症性性格特征,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阴性,无相应器质性病变,符合癔症诊断标准。
治疗一经确诊,立即根据不同发作类型给予吸氧,安定肌注或静推镇静,静推葡萄糖酸钙,静滴带颜色药物的液体,补充能量及心理暗示,疏导劝慰及善意的关心同情等方法处理,效果满意,同时予以留观12小时以上,待病情稳定后离院。
结果36例患者经上述方法处理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离院,1例晕厥反复发作者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1例情感暴发者治疗效果不佳转精神病院治疗。本组总有效率94.7%。
讨论
癔症发病常与患者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因素有关,多见于青年女性,常表现为假性癫痫发作,有运动、感觉、自动症、意识模糊等类似癫痫发作的症状,多在精神受到刺激后发病,发作中哭叫、闭眼、眼球躲避、瞳孔正常等假性发作的特点。本组38例均为高中或初中毕业后步入职业专科学校的学生,年龄偏小,大部分为第一次离家,远离父母在校过集体生活,性情较敏感,偏内向型,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心里承受能力较差,遇突发矛盾、事件及情感受挫等因素后不能及时调整心态、缓解压力、解决问题,导致心理压抑、思想郁闷而发病。既往多主张心理疏通、精神治疗为主,笔者认为新时代青少年思想工作难于一时疏导,发病时宜先行药物安慰对症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行心理、精神疗法。同时建议学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等专科学校)针对类似问题进一步加强心理辅导、生活教导及情感引导工作,并可开设相应课程,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引导疏通工作,防患于未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帮助发育期的青年学生身心两俱、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