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运动会发展形式和管理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时间:2021-03-16 07:54: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摘 要 高校运动会是丰富大学生高校体育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与形式。由于传统的高校运动会组织形式与管理体制的弊端,导致在比赛形式上单一、参与人数相对较少、不能实现运动会应有功能,导致每年一届的普通高校传统的运动会已在大学生心中的分量也己逐渐消退,违背了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违背了当前的体育教育改革的宗旨。
关键词 高校运动会 发展形势 管理体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早在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体质健康是人们未来工作基本前提,是民族素质的重要体现。学校体育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该决定为中国素质教育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基调。
高校运动会做为丰富大学生高校体育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与形式。由于传统的高校运动会组织形式与管理体制的弊端,导致在比赛形式上单一、参与人数相对较少、根本不能实现高校体育运动会应有功能的发挥,“以学生为本”的指导原则也无法体现,所以每年一届的普通高校传统的运动会已在大学生心中的分量也己逐渐消退,违背了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违背了当前的体育教育改革的宗旨。
1 改革高校运动会具有非常重大并且深远的意义
1.1 是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需要
体质健康是健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领袖毛泽东在上世纪50年代就说过: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工作第三。说明了健康是一切学习和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保障。有关大学生体质日益下降的问题,受到国内专家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同时,党中央、国务院也三番五次的强调学校体育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做为高校体育教育表现形式之一的高校运动会,是很好的实现这个思想的重要形式,是大学生展现自我体育能力的舞台,培养终身锻炼意识形成的机会,高校运动会的举办必须围绕“健康第一”这一宗旨目标,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认知目标。健康意识如何培养?健康如何实现?这些问题的解决在高校运动会中必须得到体现,不能使高校运动会成为少数“精英”同学表现的舞台,也不能造成运动员多于观众的尴尬局面。
1.2 是营造校园体育文化的需要
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运动会是渲染高校体育文化的手段。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难题,体现在:体育运动氛围不浓,参与人数与一所大学的总人数相比,只是“凤毛麟角”,一方面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略显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另一方面在课余时间有时候经常见到体育场地器材的过分闲置。这些现象说明了,当今我们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不浓,在多数的大学生心目中,体育可有可无,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进程远远落后于其它文化的步伐。通过影响力较大的高校运动会,可以很好的加强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有利于体育文化建设影响力的加强,有助于体育文化建设。
1.3 传统高校运动会的弊端是当前改革现实要求
当前我国高校运动会总体表现为:参赛人数少、项目单一、竞技性强、娱乐性与趣味性不足等特点。从最近几年的文献资料和现实情况看,虽然学者和专家也都提出了许多改革的建议,但效果不甚明显。继续加大高校运动会的改革力度,使高校运动会成为高校全体师生的娱乐性、竞技性、教育性融为一体的功能,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4 管理体制创新是贯彻高校运动会改革与实施的重要保障
最近几年有关我国普通高校运动会研究的理论资料较多,但是为什么会造成“雷声大,雨点小”的事实呢?那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当前我国高校对于运动会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地位高校在运动会操作中与国家体育教育部门要求相差甚远,执行力度严重不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加强高校运动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对保障我国当前运动会改革一定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高校运动会管理体制创新改革的具体内容
作为一个事物发展的系统,其系统中的每个组织对事物的发展都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高校运动会管理体制创新内容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环节:
2.1 创新高校运动会的组织机构
在调查山东省十所高校运动会组织机构看,基本上只有各个学校的体育部进行组织开展。单一的组织机构不可能完全照顾全校几万人同时参加有限的体育运动项目。鉴于此,笔者认为:在高校中增加运动会的组织机构是实现运动会广泛参与的前提。
2.2 创新举办模式
克服传统运动会的弊端,实施新的举办模式也实现高校运动会目标的途径之一。在此笔者认为两种模式可供参考:第一体育文化节模式。可以保证不同爱好、不同体能需求的人群要求,在举办次数上可以多次,克服运动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第二综合性运动会。在一次运动会举办中,以田径竞技性运动会为主体内容,增加球类、舞蹈类、趣味类项目,但其同样对场地器材、组织要求太高,所以建议各个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校情进行设置。
2.3 创新运动会竞赛中的评价标准
高校运动会等级属于基层体育运动会,在评价标准上,笔者认为可以适度降低竞技性的评价标准,根据高校师生参与者实际能力进行评价,以此达到完成比赛任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 1999-6-13.
[2] 景忠伟等.对新时期下普通高校校运会模式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8(12).
[3] 许月云,郑志丹.对高校传统校运会改革的理性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6(12):26-29.
[4] 杨远波.高校运动竞赛的改革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 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