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乐竞(中国)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脱贫攻坚 > 正文

    政治现代化视域下剖析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时间:2020-08-28 08:45: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政治现代化视域下剖析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摘 要】辛亥革命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以往专家学者多从历史及文化等方向对其进行剖析解读。本文试从政治现代化方面浅要分析辛亥革命失败原因,以期获得新知新意。

      【关键词】辛亥革命;政治现代化;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现代化开端,其对于中国社会由传统政治形态向现代政治形态演变的历史意义是不可磨灭的。但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历史任务不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就一劳永逸了,而是要建立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制度即现代的民主共和政治制度。辛亥革命并没有使中国确立现代政治形态,其在中国走向政治现代化道路上尚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

      一、现代政府权威性不足

      辛亥革命在推翻封建制度之后,企图把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移植到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系。但是,革命后建立的新式制度犹如“旧瓶装新酒”,取代旧制度的是大地主、大官僚、大军阀,传统政治以新的形式复活了。

      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和明确地革命纲领,在当时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异常强大的环境下,成功的革命党人未能捍卫革命果实而很快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政府窃取。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全国统一的政治权威的树立两项任务并没有完成,因此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以上事实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旧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己经走不通了。要想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完成建立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必须依靠新的领导力量、新的革命理论、新的革命道路。

      二、革命党自身建设的不足

      辛亥革命胜利后,政党政治兴起,中国进入了政党政治时代。中国政党政治的形成和发展不同于西方国家,西方的政党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历程,它们多扎根于对法治的信念、亲历代议制的经验及对个人主义的坚持,而中国的政党在社会急剧变化,晚清政治权威不断下降,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客观形势下产生的,是各阶级政治斗争的产物。

      政治变革需要一种政治理论并把这种理论转化为政治心理,从而在政治行为中体现该理论。但在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时,辛亥革命人对政治理论的选择缺少理智并带有急功近利性。他们虽提倡民主共和,却企图通过煽动非理性的狭隘的反清民族情绪来达到迅速实现这一目的。“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的认识同一般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宣传给人印象最深的只有两点:一是反满,一是汉族祖先的光荣传统。”这样革命派本身都没有革命的彻底性。只满足取消帝制和民国形式上的建立,在这样的政治理论指导下,多数国民民主意识淡薄,嘴上虽不反对共和,满脑子里装的却还是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复辟也就成为可能的了。

      三、民众现代政治意识薄弱

      文化的背景对辛亥革命影响甚大,作为这次革命主体成员――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社会下层人民群众的民主主义觉悟程度,他们是以什么样的思想意识状况投入这次革命,对革命的失败产生了很大影响。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意识模糊,而人民群众的民主主义的觉悟水平低,导致了革命的失败。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里,象孙中山这样的“先行者”华竟是凤毛麟角,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也寥寥可数,更大量的是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工人等等的社会下层人民群众。革命的深入程度,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它们的实际活动;而它们的实际活动又不能不受其观念、意识状况――觉悟程度所制约。科学与民主是相关联的。当人们对声、光、化、电――近代科学还很不理解的时候,也就不可能对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共和政治、民主思想发生兴趣。而且,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的摧残,封建伦理道德的锢蔽,和小农经济的生活习性,已经造成了一般群众政治上“保守的”、“沉默的”、习惯于屈从尊长的性格。

      在辛亥革命时期,国人的民主意识是很不足。它不仅导致了革命内部凝聚力的缺乏和工商业者的政治投机,而且造成了立宪派对开明专制的固执追求及普通百姓对革命的冷漠。辛亥革命之时,中国的思想界,民主共和思想虽对专制思想和君主立宪思想形成了猛烈的冲击,但在全国人们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仍然还不知民主是什么。

      辛亥革命失败的其中关键的原因,就是革命党人在对民众在思想和道德建设上有严重缺陷,民众政治意识薄弱,不能够真正改造包括自身弱点在内的“国民性”。

      四、民众政治参与的有限性

      孙中山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一再指出:“革命行动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农民是我们中国民众的最大多数,如果农民不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如果这种基础不能巩固,我们的革命便要失败。”然而,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其他领导人并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的。

      同盟会虽然提出了“平均地权”的纲领,但却不到农村去发动农民与封建地主阶级作斗争,没有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而使革命从根本上失去了群众基础。不仅如此,为了加强与会党的合作,一些同盟会成员在其创立的共进会中,还抛弃了“平均地权”的纲领,代之以“平均人权”。这样,他们就更加失去了农民群众的支持。

      此外,他们也无视城市工人、市民等人民群众的力量。在武昌起义的整个过程中,许多地区的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参加军队、支援前线,组织游击队,破坏敌人的后方。遗憾的是,人民群众的这些行动,都几乎落在革命党人的视野之外。直到孙中山回国后,同盟会也把主要精力花在所谓“罗致硕人,以闳其力”上,完全没有深入和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革命。这样,他们就把辛亥革命,变成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精英革命”。在他们看来,只有中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才是革命的先知先觉和中流砥柱。只要他们这些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志士奔走呼号,抛头洒血,就可以推翻清朝,建立民国,亿万农民就会跳出水深火热之中。当然,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毛泽东在谈到辛亥革命的教训时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革命,从而使“作战的队伍”“极其孤弱”,这也是辛亥革命失败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辛亥革命在政治现代化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和大胆尝试,但由于现代政府权威性不足、革命党自身建设不足、民众政治参与的有限性、民众现代意识淡薄等四个原因,导致了辛亥革命政治现代化的失败。辛亥革命的功败垂成使人扼腕叹息,但今天,我们更应当做的是以史为镜,建设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使权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建设更好的服务型政府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M].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商务印书馆,2009.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