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孝顺市场:今年你买多少钱的“孝顺”给父母?:民国二十三年银元推孝顺国内外市场

    时间:2018-12-28 04:54: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随着传统春节的临近,空气中也开始流淌着越来越浓郁的亲情味道,然而,淘宝网上一则出租孝心的启事,却让我们听到了不谐音。在这则特别的启事中,24岁的江西人小田表示“假如您的儿女对您不孝顺的话,假如您想感受一下孝顺的话,不妨租个孝顺的儿子试试。”他开的价也足以让人瞠目结舌:每天1000元。
      当孝顺进入市场,开始像喜糖年糕一样称斤论两,那意味着什么?面对日渐老迈的父母,如果我们真的沦落到了需要老人亲自到市场上去购买孝心的地步,那我们又该如何反思和调整?
      
      PART1现象:当孝顺已成“往事”
      溯源:关于孝顺
      无孝:历史上最初并没有孝顺这一概念,远古时期我们倒存在过杀老、弃老的习俗。在那时,凡是年满60的老人,一律都要被处死、活埋,或被抛弃在荒郊野外任其冻饿而死,这种方式还有挺正式的名称,叫“花甲葬”或是“六十还仓”。在格陵兰,当一个爱斯基摩人老了后,他请求孩子把自己扔到大海中,孩子照做了,但由于浮力的原因他又浮到了河面上。这时他孩子对他温柔地说:“爸爸,把头再埋到海水里深一点,路会更短些。”
      愚孝:以孔子提出的“父慈子孝”为标志,我们开始懂得了孝顺的必要性,但是却常常做得过了火。在漫长的年代里,父母对子女有绝对处置权,所谓”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父母被抬高到空前绝后的地位。在二十四孝里就有这样的故事:晋代人郭巨对母亲非常孝顺,但家境贫因。妻子生了一个男孩后,郭巨担心抚养这个孩子会影响到供养母亲,便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让母亲吃。‘妻子含泪同意,于是夫妇俩就动手挖坑。
      养孝:在近现代,孝顺进入一个相对理性的年代。法律规定子女仍对父母具有在经济上供养、在情感上照顾的责任,其中主要体现在经济供养上。但父母对子女已不再有完全的控制权力,子女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被扩大。比较典型的是近百年前举国震惊的宋孙婚事。因为孙中山比宋庆龄大二十七岁,离异且有三个子女,这桩婚事遭到宋父的强烈反对,但宋庆龄还是坚持把自己嫁了。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她对父亲的孝顺之心,很多年后提起父亲,她还会掉眼泪:“我爱父亲,也爱孙文,今天想起来还难过。”
      现状:缺席的孝心
      然而,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深入民心的孝道,流传到现在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新浪网调查显示:
      59%的市民不记得父母的准确生日
      当学业事业和照顾父母发生冲突时,46.7%的市民会选择以前者等为重;
      当父母重病需要大额医疗费用时,41.4%的市民不能接受为了救治父母而倾家荡产;
      4.8%的市民从不给钱父母或只象征性给一点,37、6%的市民只接受拿出月收入的10%以下赡养父母;
      62%的市民有过或多或少的嫌弃自己父母的念头;
      12%的市民觉得父母是或可能是自己的累赘;
      综上所述导致的结果就是:六成父母觉得子女不孝。
      
      探讨:传统孝道为何遭遇集体“冷场”?
      现代人的生存压力是20年前的25倍,激烈的竞争和忙碌的工作,使子女没有时间关照父母;
      经济负担沉重,买房及抚育孩子的任务艰巨,没有钱关照父母;
      把孝顺简单理解为经济上的给予,认为老人有吃有喝就好,不从精神上关注;
      70后的子女一代比一代更加个性化,和父母观念上有较大冲突;
      成家后的子女因种种原因无法将父母接至身边一起生活,令父母空巢而导致其不满。
      部分家庭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一对夫妇要照顾四位老人,难以做到细致到位。
      
      PART2个案:像他们那样去做
      当然,不论出于何种原因,把父母丢在一边,置他们的感受于不顾肯定不是办法。究竟该怎么在自己的生活和父母的生活之间找到一条阳光大道呢?让我们来看一些实例。
      
      郝丁――我自力承担我的一切
      1996年,一份特殊的协议使得年仅20岁的天津男孩郝丁“一夜成名”。在协议中,郝丁向身为社科院专家的父亲郝麦收承诺:将自力承担受高等教育的经费;自力谋业、自己创业;自力结婚成家;自己培育将来的子女。
      协议鉴定后的中专毕业生郝丁立刻投入了四处找工作的滚滚人潮中,一连三个月奔波无果,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份打字员的工作,月薪600元,在兴高采烈兢兢业业地做着这份工作时,他开始了他的初恋,但女孩在得知那份协议的存在后和他提出了分手,因为她觉得要靠他仅仅600元的月薪生活简直是永无出头之日。
      经历失恋之痛的郝丁放弃打字员的工作,先后到酿酒厂及广告公司打工,酿酒厂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羸弱的身体变得强壮,而广告公司的工作则为他日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及人际资源。同时他向父亲借了两万元,开始在南开大学上英语专业的大专班,1999年又考取了经济学的研究生班。
      现在的郝丁已经是一家媒体的广告总监,靠自己丰厚的收入还清了向父亲所借的两万元欠款,买了新房,甜蜜的爱情也如约而至。
      《爱》刊点评:按照法律规定,18岁以后,父母就再也没有供奉子女的义务。而现在很多身为子女者,不仅视父母送自己念书、为自己安排工作为理所当然,甚至还要赖着父母资助自己买房成家,为父母分家产不均而怒目相向。对比自力更生的郝丁,这些变相勒索父母的“啃老族”实在应该感到汗颜。
      
      谢霆锋――怎么办?我的爱情妈妈要作主
      众所周知谢霆锋是个孝子,年仅16岁时就为了替父还债而与英皇签下长约,而之后,孝顺的谢霆锋又面对了另一次人生考验,那就是母亲拉姑不喜欢他的女友张柏芝。
      据传,早在张柏芝介入“锋菲恋”时,拉姑就请相师为柏芝和王菲与儿子合字,结果证实王菲旺夫而柏芝与儿子命里相克,令笃信佛教的拉姑十分忌讳。再加上张柏芝家境复杂,绯闻多多,花钱又大手大脚毫无节制,这都让拉姑相当反感。
      一边是心上人,一边是母亲,很有点爱情孝心难两全的意思。怎么办呢?这时候的谢霆锋显示出了他的机智。他先是先斩后奏,与张柏芝秘密结为连理;等生米煮成熟饭后,再大造声势向拉姑又是公开道歉,又是请吃中秋大餐,又是赞其宽宏大度;张柏芝也摆出洗新革面的架式,开始向闺中姐妹讨教育儿心经,发表存奶粉钱的宣言。虽然拉姑并未领情,而是一飞机飞到了新加坡,但可以想像,在如此强大的亲情攻势加舆论攻势前,最后必然还是做母亲的举起白旗。
      最新的消息是经过谢霆锋的精心调和,拉姑已经和张柏芝煲起了电话粥,这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既抱得美人归又赢回母亲心的谢霆锋,目睹如此温馨场景必定乐得合不扰嘴吧。
      《爱》刊点评:因为“审美眼光”的不同,在挑媳妇或女婿时两代人发生矛盾的事,简直数不胜数。是为了父母放弃爱情?还是为了爱情而不顾父母?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选题。而谢霆锋给出了一个巧妙的解决之道,也在类似问题上为我们做了示范:如果父母和我们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答案是你可以坚持自己的立场,但一定要给父母铺垫好台阶,让他们输得体面而心甘。
      
      范冰冰――和母亲一起成长
      四小花旦之一的范冰冰,是影视圈里炙手可热的人物。然而一回到母亲身边,她就变回了那个言听计从的小女孩,她看着母亲的目光永远是欢喜里带着崇敬,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妈妈就是我永远的老师和情人。”
      范冰冰的母亲张传美年轻时候也是天生丽质,做了很多年演员的梦,但始终机缘不对,这也是母亲最为遗憾的事。成名后的范冰冰,经纪人便是自己的母亲,哪部戏拍,哪部戏不拍,哪个角色应该争取,哪个角色不合适,全部都是母亲一手打点;在公司为范冰冰安排了专业经纪人后,怕母亲寂寞的范冰冰,又费尽周折地办起了影视艺术学校,由母亲亲自出任校长。这些也算是为母亲某种程度上的圆梦吧。
      除了给母亲提供足够大的生活空间外,范冰冰在细节上也非常注意,如果不拍戏的时候,她回家的时间很少超过晚上十点,“我知道她在等我,我就是玩也不安心。”而如果外出拍戏,则必定每天打一个电话汇报;至于有什么绯闻之类的风吹草动,她也总是托妈妈全权处理。可以说,母亲遥控着女儿的一切,因此虽然女儿长年在外,“一个月在家的时间不超过三天”,但母亲仍生活得相当充实。
      《爱》刊点评:对大数人来说,让父母吃饱穿暖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问题是怎么让父母过得幸福。父母最害怕的,莫过于看到自己逐渐衰老,退休后社会不再需要他们;而长大后的儿女也不再需要他们。作为子女,在这时候就应该对症下药,第一是想方设法让父母拥有自己的生活圈――我们给父母开不了艺术学校,但至少可以让她去参加腰鼓队或业余剧团;第二是与父母保持紧密的沟通,让他们感到你仍然需要她。
      
      孔令文――面对外遇的父亲
      由于歌唱演员王静介入并怀上孩子,1991年,棋圣聂卫平与结发妻子孔祥明分手。那一年,两人的儿子孔令文才刚满10岁。“离婚当天,10岁的他在办事处大声哭喊,不让我们离婚,他的眼泪让我的心都碎了。”(聂卫平语)
      父亲的背叛无疑在孔令文心里留下了阴影,以至于小小年纪的他公开表示:他要刻苦学棋,日后打败父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理智而冷静地面对父亲。他由衷地敬佩父亲精湛的棋艺,直言“他是大师,我永远也不可能超过他”。已经随母亲一起东渡日本的他,每次来中国参加比赛,都会和父亲见面或电话交流;有一次老聂所在的贵州卫视队缺少参赛选手,老聂很着急,孔令文知道后拍着胸脯向他保证说:“放心吧,没有人我给你找。”结婚成家生下孩子后,孔令文又专程携妻带子前往北京拜访父亲,并逗留一周之久,全家围着火炉吃饭的大团圆场面,让聂卫平感到心里美滋滋的。父子俩还一起逛街为孩子选礼物,一起切磋棋技,温馨的场面打动人心。
      儿子的不计前嫌也让聂卫平开始正面和孔祥明之间的往事。他不止一次地公开对媒体表示:“我确实对不起孔祥明”并称赞前妻“她(孔祥明)是个好人,你们要替我问候她”。
      《爱》刊点评:父母外遇了孩子怎么办?有个叫王静的女孩就做出与孔令文完全相反的选择,她在根本没有确证父亲外遇的情况下,“不屈不挠”上访并给中纪委写举报信,并开办了一个“父亲不如西门庆”的网站。很多人认为,姑且不论其父包二奶之事是真是假,即使父亲有不对的地方,做子女的也不应采用如此极端的方式。调解而不是激化;即使伤心但绝不伤害;有所立场却绝不主观行事;这才是我们面对父母纠纷时应持的理智态度。
      
      PART3分析:专家谈孝顺之道
      A关于孝顺,我们曾经有很多误区
      父母都愿意和子女生活在一起?
      对1285名老年父母进行调查发现,54.4%的老人不希望同子女住在一起。“就算你有心‘孝敬’,我也不愿意一起生活,因为两代人之间差距太大了。”的确,这年头,无论是子女还是父母,谁也不愿意委屈自己了。
      父母年纪越大对子女越依赖?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老人对子女依赖程度愈高,心理健康愈差,且也愈不快乐。因此,父母并不愿依赖子女,在今天,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又享受退休金的老人,而且生活能够自理的话,更愿意独立生活,多数会选择与子女分开过。只有无力自我供养的父母才会考虑与儿女住在一起,这部分人与其说是对子女依赖,不如说他们是对未来的生活完全无法掌握而感到恐惧。
      父母喜欢带孩子?
      南京白下区调查证实,近八成老人不同程度地遭到子女“揩油”,包括子女“常回家吃饭、常回家拿用、常回家送孩子”,还美其名曰“怕父母寂寞”。其实,越来越多的父母渴望自己有精彩的老年生活,而不是长年累月当免费保姆。因此,“常回家看看”的子女,最好记得给父母交生活费,并且记得走的时候把自己的小孩一并带走。
      
      B综上所述,孝顺儿女应该给父母提供的理想生活包括:
      1:保证父母的生活水平线在城市最低线以上,如果父母退休金不足,子女应按月提供生活费;
      2:一周不少于两次的电话通话;一个月不少于一次、一次不少于两个小时的会面;
      3:定期为父母做体检,尽可能保证其身体健康;
      4:与父母产生矛盾时及时沟通,任何时候不与父母发生激烈正面冲突;
      5:鼓励退休后的父母参加到团体生活中,并帮助他们培养至少一种可以打发时间的兴趣爱好;
      6:在父母经历疾病、丧偶等需要帮助的人生大事时,给予经济支援及照顾陪护;
      7:在父母丧偶后,将其接到身边生活或送至设施完善、护理到位的养老公寓,不令其独居,或帮助其找个老伴;
      8:有条件的子女可以带父母旅游、购物或去高级娱乐场所,让晚年的父母尝试崭新的时尚生活。
      至于儿女在确实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花钱买孝顺,专家认为这并不重要。因为只要出钱的人是子女,那么这种买孝顺的行为等同于为父母购买一种高级家政服务,是老人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重要的是,我们不可以用这种购买孝心的方式来完全替代自己的当面尽孝。毕竟,你亲口唤出的那句“爸”或“妈”,她亲耳听到的那句话;你亲手奉上的那碗汤,她亲眼望见的那个人;才是他们最深切最长久的渴望。
      
      PART4展望:孝顺一词将成过去式?
      名导李安说过,美国人的观念中没有孝顺,他们只有GOD。的确,在欧美国家,孝顺这样的词语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国家的法律,只有父母必须抚养子女长大成人的义务,而没有规定子女对老人应尽的义务。
      换句话说,他们只用对下一代负责,不用管父母,是一种单向接力式的家庭关系。而不像我们,我们中国家庭是双向反哺式,小时候父母养我们,长大了我们养父母。所有成年人都承担着既要养老又要养小的双重责任。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由于欧美国家的经济比较发达,国家代替家庭承担了起了养老功能等。以美国老人为例,55岁或60岁以后,他们便可以住进由政府提供的租金相当便宜的养老公寓,那里各项健身设施齐全、医疗保障完备,老人们集中在一起从事各种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丧偶的老人还很容易在团体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新伴侣。不过,这并不代表欧美子女就会完全将父母丢在一边,他们也会隔三差五给父母打来电话,或者带着孩子一起来看望父母,节日送些小礼物。由于欧美父母没有指望子女的习惯,所以子女为他们稍微付出一点就足可以让他们惊喜;而另一方面,由于父母不对子女构成任何经济压力,子女也乐得经常与父母团聚,倾听他们免费提供的人生经验。
      虽然中国社会暂时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水平,但从双向反哺走向单向接力,是必然的,而且已经为期不远。老年公寓的出现、两代人关系的疏离、传统孝道的失落,都集中体现着这一趋势。到那一天,没有人会再为了孝顺与否的问题而焦头烂额――子女孝顺固然锦上添花,不孝顺也不会给父母的生活带来关键性影响,“孝顺”这个词也许将像在美国一样,渐渐地从我们的人生视线里淡出。
      当然,有没有这个词语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父母,还有总有一天也会老去的我们,都能够生活在幸福之中。
      
      PART5链接:2006年度孝顺人物榜
      黄来女
      这个年仅21岁的女大学生,带着她病重的父亲走进大学校门。一年里,父亲6次脑溢血、脑梗阻,右肢一度瘫痪,今年初又查出糖尿病、膀胱癌。苦难没有压垮单薄的来女。她一边学习,一边做家教勤工俭学给父亲挣医疗费和维持生计。难得的是她的功课也一直很优秀,去年还获得国家奖学金。面对病情愈演愈烈的父亲,她坚定地说:“我绝不会放弃!能守着爸爸,照顾爸爸,我觉得很幸福。”
      倪东艳
      一个寒冷的冬天,父亲走了,留下8岁的倪东艳和她瘫痪在床且有先天智障的妈妈。就这样,这个小人儿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每天匆匆忙忙从学校跑回来后,她就开始做饭、洗衣、扫地、劈柴……周而复始。曾经有人要收养她,也曾经有镇干部要将她的妈妈送往福利院,可都被她一口拒绝了。因为“妈妈说什么只有我明白,我不放心别人照顾她。”
      何淑惠
      20年前,第一任丈夫董国强因病去世后,何淑惠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与婆婆一起生活。再婚时,她对第二任丈夫周康惟一的要求就是:“要接受我,就要接受我婆婆和两个娃。”周康也是二婚,有一个儿子。然而10年前,周康也因病离开了人世。何淑惠的坎坷和善良打动了第三任丈夫的心,就这样她带着婆婆和继子再次改嫁,组织起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这个家里的10个成员有7个姓氏,她一个人分别扮演着女儿、媳妇、婆婆、母亲、妻子、后妈、岳母、奶奶、外婆9个角色。
      周丰
      “父亲去世得早,为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特为我母亲征一位能共度晚年的老伴。”这则在天涯社区发布的特殊征婚贴引来众多关注,发贴人重庆青年周丰(化名)表示,他在部队工作的父亲八年前去世,母亲独自抚养他成人,饱尝生活艰辛。现在他已经成年,能够自食其力,但始终放心不下的就是母亲的生活。而小周的妈妈涂女士虽然对这种新潮的方式并不赞成,但却充分感受到儿子的孝心:“他希望我遇到一个有缘人,能一起走完人生路。”
      李洪文
      种田、养羊、做饭、照料瘫痪在床的老人,这便是已经61岁的李洪文的生活日程。而躺在床上的老人并非他的母亲,而是他的岳母,他去世了13年的妻子的母亲。在李洪文数年如一日的精心料理下,现在这位92岁高龄的老人奇迹般地能下床走动。有人问李洪文这样做图什么,李洪文答:“人活着就图个良心。”
      
      责任编辑罗啦啦
      责任校对曼曼

    相关热词搜索: 孝顺 多少钱 你买 父母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